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解读岳飞

编辑推荐 解读岳飞


作者:火淼 童生,68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54发表时间:2017-03-29 08:41:23

要解读岳飞,首先就必须要解读岳飞写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首句的“怒发上冲冠”,用的妙,妙在表明一种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写得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写出了作者的胸襟和识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写的是勉语,字字掷地有声,是雄壮之语。“踏破”“饥餐”“渴饮”三词联合一写上,就畅达了一个时代的豪情,尽显了一种民族的气势。“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写出了满腔的忠愤,一颗丹心碧血倾出肺腑,这种神气十足的豪情,实在是令人神往。整首词脉络通达,情趣深婉,是振兴中华之歌声。
   岳飞勤奋好学,他的书法以行、草为主。他的书法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传世书迹有《书谢朓诗》《前后出师表》《吊古战场文》等。
   岳飞青年的时候,他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刻铸着“尽忠报国”四大字,字字都深入了岳飞背肤肌肉里。这四个字不但成了岳飞的人生之路,而岳飞的母亲,因为在岳飞背上的刻字,成为了英雄母亲的佳话。
   岳飞是中国南宋的抗金名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和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特别是岳飞被秦桧、张俊等人诬陷,被捕入狱,把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连同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一同杀害,铸成了千古奇冤。岳飞的功绩彪炳史册,众所周知,所以我就不解读岳飞的优点了,因为这样有些景上添花。今儿就来解读一下岳飞的缺点,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从而对我们的人生有所帮助。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秦桧,秦桧生于1090年,进士学位,力主宋金议和,1131年拜相,次年被劾落职,后深得高宗宠信,1155年病逝后被赠申王,谥忠献。
   岳飞在《题翠岩寺》里认为农民起义和土匪之类不足虑,不过是“蜂蚁之群”,而“沙漠群凶”和“金酋”才是最大的敌人,“复三关,迎二圣”才是当务之急。当时,社会并不是安定的,人民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可见,岳飞骨子里是封建王朝的愚忠思想。
   岳飞在《题鄱阳龙居寺》里写道:“……我来嘱龙语,为雨济民忧。”意思就是岳飞嘱咐“龙”应该赶紧下雨,既然能呼风唤雨的“龙”在这里居住着,为什么不降雨呢?此句从好的方面解读就是岳飞忧国爱民,但按当时的情况应该解读成岳飞“嘱咐”皇上赶紧下雨,在封建王朝的政治思想文化里,岳飞凭什么“嘱咐”皇帝呢?单凭此句,若不是还需要岳飞去打仗,可能岳飞已经就该被杀头了。可见当时的岳飞锋芒毕露,军权在握就有些言不谨慎,以致冒犯了天威冒犯了同僚还不自知。
   我们不要看艺术化了的电视剧和小说,我们通过岳飞写的一些诗词里就会发现:岳飞好杀戮,好大喜功,好权位;轻视绿林好汉的意义,轻视同僚的功绩;恃才傲放,政治城府浅。
   岳飞的这些优点和缺点放在当时作为一名抗金的低级军人身上,那就是金光闪闪的,所以岳飞很快就能出类拔萃。后来岳飞官至枢密副使,且不说功高会震主,且不说功高会遭同僚嫉妒,单岳飞的优点和缺点就成了岳飞生命的杀手锏。
   岳飞的仕途对手是秦桧和张俊,秦桧比岳飞大十几岁,我们通过岳飞和秦桧写的一些诗词可以看出秦桧比岳飞老练成稳得多,秦桧言语不多,但说话做事很谨慎,有政治家的风范;我们再来看张俊,说句公道话,张俊也是当时的名将,虽然最后张俊没有岳飞的战功大,但张俊资历老,张俊做将军的时候岳飞还在穿开裆裤,因此,岳飞数次顶撞张俊是不明智的。我们再来看当时的吴磷等将军,他们也是战功赫赫的,为人更是虚怀若谷的……
   秦桧等人是奸臣,这不是我要讨论的话题,奸不奸忠不忠,历史自有评说。秦桧等人成了历史的奸臣,但奸归奸,放在当时,秦桧的做人做事是滴水不漏的,而且也是很成功的。而岳飞,成了历史的英雄,但英雄归英雄,放在当时,岳飞的做人做事是确实有一些粗糙的,不然,武功高强手握重兵而且又是战功赫赫岳飞岂会被秦桧整倒呢?
   而事实上,真正整倒岳飞的是皇帝,我们细细的去研究当时的历史就会发现,秦桧等人只不过是替皇帝背着“黑锅”而已。岳飞的“奇冤”只是封建王朝大环境下的一个缩影,历史上岳飞似的悲剧人物实在是太多太多……
   所以一个人即是能力很强,功劳很大,也一定要修心养性。一个心智强大的人,他一个意念,就能拿下一群打下了一座城的人。

共 18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探讨岳飞的功过得失,不是要再次评价岳飞,而是从岳飞的命运历程中揭示出一个值得我们今人借鉴的道理。文章开篇解读岳飞的《满江红》,肯定了岳飞人生中感人的一面,然后,从为人处世的角度,引述岳飞诗句指出了岳飞在这些方面的粗糙和不足之处。在具体论述中,作者把岳飞与秦桧、张俊做比较,得出了作者的观点。文章结尾对能力和功劳大者提出了警告和建议,作者的这一观点,是有积极意义的。【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车路河        2017-03-29 14:36:29
  好文章!关于岳飞必须死我有一点浅见供老师参考。
   第一:高宗事情朝廷财政年收入只有1000万贯,而岳家军每年军费就要700万,朝廷已经打不起这场战争了。而且,在中原作战,岳家军步兵还能占主场优势,可是要想直捣黄龙,在东北和金军作战,宋军步兵显然不敌金军骑兵。更何况后勤补给和老百姓支持都是大问题。所以当时,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可能是最明智的选择。
   第二:刘光世交出兵权时,岳飞非要皇帝把刘光世的军队交由自己指挥,岳家军占了宋军的七分之五,加上岳飞本人战功卓著,深得民望,让人不得不防。有一次高宗说岳飞真是忠臣,秦桧接过话茬就说太祖皇帝当年也是忠臣。高宗马上警醒了,就算岳飞不想发,他的部下逼着他反怎么办,不如杀了。主疑臣则诛,臣疑主则反,历来都是这样的。我们再来看看中兴四将其他三人:刘光世交出兵权回家养老了,张俊帮着高宗陷害岳飞,最后被罢官,韩世忠闭门不出,与所有部下断绝往来以避祸,得以善终。而岳飞不知收敛,引起高宗猜忌。只要皇帝猜忌你威胁皇权,那臣子只有死和反两条路。既然不想反那就只有死了。
  
   杀岳飞的主谋是高宗,秦桧只是黑手套而已。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