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心愿】樱花烂漫时(征文·散文)
如果你想欣赏美丽的樱花,那就去武汉大学吧!因为武大的樱花是樱花的海洋。
武大的樱花,在每年的三月都会吸引千千万万的樱花爱好者前去游赏。武汉大学也因此被称为“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美誉。
武汉大学的樱花是何等美景?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们也一起去武大看看樱花吧!三五知己便好。
今年3月18日,四个要好的文人相约的周末,开始了一次去武大赏花说走就走的行程。
当夜,22点22分,心随飞快的列车向着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飞驰。
第二天凌晨7点左右,我们顺利到达湖北武昌。虽然天空飘着多情的绵绵春雨,路面还有点湿滑,心情却漾着可人的清新。
上午10点30分上了驶向武汉大学附近的“728”号公交车……
“叔叔,您坐吧。”公交车上—位学生模样的年轻小伙起身让座,声音里透着甜甜的温馨。
“啊,谢谢了!”
“叔叔,不客气,您坐下吧。”
环顾车厢周围,我没有坐下,而是让给了最后一个拖着大袋小包上来比我更需要座位的农民工。
初识武汉,这美好的一幕,犹如一个盛情的礼物,给了我一个樱花般美丽灿烂的好心情!
武汉大学这所百年历史的名校,不仅有浓厚的学术氛围,而且美丽的武大校园更是名声在外,被誉为全国最美的大学校园。而樱花当属武大最为美丽的一景!
武大樱花开于三月,下旬最为鼎盛,樱花花期较短,仅半个月左右。每年樱花盛开之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访客如织如潮,樱花纷飞,美不胜收!
赏樱哪里好?怎样赏樱?
在武大校园里多处皆有樱可赏。而最佳的赏樱地点,还是莫过于“樱园”,这片直接以“樱”命名的园区了。樱园一带以小日樱花为主,收集了早樱、晚樱和垂枝樱等共6种10余个佳品的樱花,花色丰富,绚丽多彩。
盛开时节,樱园酷似花的海洋,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至,留连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意趣。
2011年武汉的樱花仅26日就有20万人拥入拥有“最美樱花”的武汉大学。有网友发出疑问,凭什么武大的樱花要收门票呢?武大靠樱花敛财么?对此,武汉大学校办负责人对此做出回应,尽管每年进武大赏樱的游人达百万人次,但真正买门票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
武汉大学作为一所大学校园,教师和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有学者来访、师生亲友探望以及学校间的合作,因此不可能向所有进入校园者都收门票,武大校友、现役军人、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士等凭相关证件或证明可免费。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买门票者,肯定是与武大无关者。一个樱花门票的事儿,不是什么大事,可就让人犯糊涂,心不平,人纠结。
查阅武大赏樱花有关信息得知,2017年武汉大学樱花开放期间实施免费限额预约参观。初花期在3月13日左右,盛花期在3月17日前后。樱花开放期间,该校教学、科研、办公场所和学生宿舍、食堂等不对游人开放,参观车辆谢绝入校;进入校园内的参观人数,将采取适当措施控制。
其实,早在2月4日,武汉市旅游局就已发出通知:“近日我局收到武汉大学来函,为做好樱花开放期间武汉大学校园管理工作,武汉大学研究决定:2017年樱花开放季节武汉大学将继续执行2016年实施的网络实名预约、限量免费、双重核验管理方式,对社会公众不收取费用,通过网络实名预约(不接受任何团体预约)、限量免费(工作日1.5万人,休息日3万人)、双重核验的管理方式,合理控制游客总量、加强规范管理、杜绝安全隐患,确保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安全有序。
因为提前预约定在19日下午看樱花,在为首老韩哥的建议下,梁哥、小姚和我一行四人自19日早上9点出发,由小姚负责随时查看随身携带的一张武大校园地图引路,我们首先游览了武汉大学美丽厚重的校园。
一路走来,我们被武汉大学秀丽的风景和精美的建筑,以及浓郁的文化深深感染着、激动着、畅谈着!
武大校园依山环湖,古朴典雅的古典式建筑群巍峨壮观,造型别致的亭台楼阁和现代化的高楼错落有致,气势雄伟。武汉东湖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是杭州西湖的6倍,全国首批“AAAA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居其西南一隅的珞珈山就是武汉大学所在地,周边环境和自然条件可谓得天独厚。校园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地势蜿蜒起伏、错落有致。珞珈山挺立于校园中央,我们登高远眺,顿觉视野开阔,满目湖光山色,绿树成荫、花香流溢,气象万千。
武大校园的绿化美化更是美妙绝伦,设计独具匠心,四季有景,处处见景,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这一片片浓浓的绿阴,繁花点缀,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也着实调节了校园气候。珞珈广场参差古树,青翠碧草,徜徉其中,流连忘返,心旷神怡。珞珈山校园建筑,更是随着步移景异,就像流动的音符,韵味十足,乐趣无穷。
校园学生生活区环境最为优美,用各自集中栽植的特色花卉或绿化植物的名称命名,按春、秋、冬的顺序依次有樱园、桂园、梅园三大本科生宿舍区,尤其是樱园,以樱花为主,花色丰富,绚丽多彩。
游园不知累,不觉间却到了吃饭的点。小姚建议去最近的武汉大学南门品尝武汉特吃武昌鱼,“哈哈,好好!”嬉笑间大家一致通过。
饭店老板甚是热情,没等我们拿起菜谱,便滔滔不绝介绍其饭店的招牌菜。他说,因毛泽东“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的词句,使武昌鱼更为闻名遐迩。他说店里会烹制武昌鱼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十分讲究,其中最负盛名也是他最拿手的是清蒸武昌鱼,用一公斤左右的鲜活樊口鲂鱼作主料,辅以火腿、香菇、冬笋、鸡汤等十多种配料调料,上笼清蒸,严格控制火候,使之恰到好处。蒸好后再在鱼上缀上红、绿、黄各色菜丝,使之色彩艳丽,香味扑鼻,鱼肉细嫩,汤质鲜美。除清蒸外,他还会油焖、红烧、花酿等三十多种做法。
“那就来道清蒸武昌鱼!”四个人几乎异口同声。
哈哈,美味佳肴,其能少了酒。
点好菜品,没有商议,没等招呼,老梁哥便主动去附近超市买来当地特产美酒“黄鹤楼”和“毛铺”酒。
细品清蒸鱼,小口咂着酒,简单幸福的惬意里,不经意间山东人那种豪情爽朗如经年老酒般芳香四溢,久久在饭馆荡漾,如春日里明媚灿烂的阳光……
酒适量,饭吃饱,我们就去赏樱花。
赏武大樱花,更要了解她的历史。
武大的樱花历史悠久,更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关于武大樱花多数人并不很清楚。
1939年春之前,武汉大学校园内并没有樱花。这之后,侵华日军从本国运来樱花树苗,1939年日军当年从本国运来樱花树苗“小日樱花”不超过30株,在武大珞珈山校园里种下了象征日军国耻的、最早的一批樱花树,至今那些日军栽种的樱花树都早已老死。
1973年,有关部门将日本友人赠送给周恩来总理的20颗“山樱花”转赠武大,由学校栽植于珞珈山北麓的半山庐前。当年,武大农场又从上海引进了一批山樱花,同时再次更新了已老化的樱树。
1989年春,武汉大学还从东湖磨山植物园引进了16株原产于我国云南的“红花高盆樱”,栽植在校医院旁。1992年,在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际,日本对华友好人士赠送200株“日本樱花”树苗,栽植于人文科学馆东面的八区苗圃。1995年,武大校友、湖北省农科院研究员张朝臣研究出试管樱花,大大缩短了樱花的生长、开花时间,很快受到园林部门的青睐。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间,武汉大学在文理学部校医院至图书馆道路两旁、人文科学馆周围、工学部迎宾路等地栽植了云南早樱、日本樱花、冬樱花等3个植物学种类的樱花树共计260株。武大赏樱又添新去处。
武大还经常将自己繁殖培育的各种樱花品种赠送给其他兄弟院校和社会单位,武大园林部门正在继续努力采取有力技术措施,保护樱花,并不断繁殖和培育新的樱花品种,以求更进一步地美化珞珈山校园。
自1939年樱花在珞珈山落户,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多年来,武大几代园林工人对其精心培育,并为此耗费了大量心血。樱花的栽培管理、育种已成为武大园林工作者传统研究方向,并在人为“延长”樱花花期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目前,武大校内樱花约1000多株,这些花既有侵华日军当年所留下的“国耻之花”,也有中日恢复邦交后由日本友人多次赠送的“友谊之花”。
有人说武大因樱花而美丽;也有人说樱花因武大才迷人。
……
今年赏樱花,武汉晚报还采用新颖的直播方式,“飞”上天俯瞰武大樱花大道与10万网友一同零距离赏花。这种别致新颖的全方位赏樱,就是你不在现场,也会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直播首次使用无人机、单反与手机协同拍摄,结合单反镜头的精美画质和无人机的鸟瞰视角,通过导播切换,直播画面同步输出到多个主流直播平台上,当场就有10万多的播放量。直播期间,不少网友关心的今年樱花节如何预约,何时结束,看花是否可以免预约,来武汉除了武大樱花还有什么景点适合游玩等信息。这些疑问,主播都一一进行解答。
“走”在繁花似锦的武大樱花大道上,跟着如织的游人,摩肩接踵的赏花间,我们随时不忘拍摄下精彩的瞬间。大约一小时后,我们循着樱花大道行至武汉大学古朴的学生宿舍,登上富有历史感的建筑楼顶,俯瞰整个武大美景,观赏樱花又有了新的味道和诗情画意。
极目远望,大道宛若一条镶满樱花的玉带,靓丽绵延让你看不到首尾。花下游人优雅的品赏情调,在这阳春三月里是一幅醉人的春光图,让人在清新淡雅间心旌摇曳,一幅幅照片定格在浪漫瞬间……
依依不舍从楼顶小步走下来,再次回到美丽的樱花大道上,我们还看到了不少默默服务的武汉大学生志愿者帮游客拍照留念,或指引行程方向,偶尔遇上淘气摔倒的的孩子还会伸手扶起。
“麻烦您给我们留个合影好吗?”我走近武大志愿者。
“好,再靠近点,我数一、二、三,武大樱花美不美?”
“美!”
“哈哈,呵呵,嘿嘿……”
樱花般甜美灿烂的笑,漾满樱花烂漫的春天里……
“本文开篇点题,铺垫后文,吸引读者兴致,跟着作者细腻的笔墨一起去武汉大学赏樱花,在公交上,一位学生主动让座,而“我”将座位让给了更需要的人,温暖人心的一幕充盈在“我”的心中,人与人之间那份和谐友善犹如樱花般美丽灿烂,这是作者巧设伏笔,增添后文的感染力。到达武大之后,映入眼帘的是全国各地的游人、花海般的樱园,情景交融,人与樱花的完美融合,更有灵韵,令人陶醉。随后,作者详细叙述了武大樱花赏樱的最佳地点、武大每年在樱花盛开之际,如何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武汉大学校园内樱花的来源历史、赏樱的过程,全文采用象征借代的方式,借用樱花来传递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友谊,更凸显中国人伟大的胸襟。全文笔调欢快雅致,语言凝练,构思巧妙,将樱花之韵美淋漓尽致展现于文字中,主题积极向上,充满积极正能量,佳作力荐共赏,感恩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