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轻舞征文】读《当“诗和远方”成为矫情与恶俗,我想起了海子……》(锦瑟·作品赏析)
读丁小村此文,认为此文属散文体裁。
文章以女作家张爱玲和海子悲惨的故事为骨架,以作者性情的抒发为血肉,饱满地构造出——“伴随着海子一起离开的,是真正的诗和远方——在海子之后,没有了‘诗和远方’。只剩下恶俗和矫情。”
以“张爱玲说过一句有名的话:成名要趁早。”作为全文开头的第一段,釆用的是“留悬念式”写作方式,也属于不问的一种“设问方式”。
作者第二段紧接着答惑:“这句话带着一贯的张氏尖刻”,带出结果——“速成的同时也是速朽”。紧接着夸赞张爱玲的老辣——“她看透了世俗的俗艳与虚浮”。老辣的张爱玲为什么说“成名要趁早”这句话?目的是“粪土一代当红人物。”
两段话的目的是为了引出“粪土一代当红人物。”
这里为什么要用“粪土”,“粪”和“土”是两个名词,两个名词叠加在一起构成一个词组。作者让这个词组起到了动词作用,作谓语用,谓后面的宾语“当红人物”。
“粪”和“土”是名词,但“粪”是臭的,又起到了形容词作用,并逼着“土”也起到了形容词的作用——你当红么?最终“土”土你也。
文章以两小段作为开头,包括标点符号在内区区六十余个字。语言精练地几拐几弯,拐弯出最终“粪土一代当红人物。”
“粪土一代当红人物”,从文章看,是张爱玲的话。张爱玲说过么?
张爱玲说过么?并不重要,这是文学艺术,创作上允许。就算张爱玲没说过,那她没想过么?也算她没想过,作者不能替她想么?
“粪土一代当红人物”,从文章看,这是作者代替张爱玲说的一句叙述性语言。通阅作者文章,不也是作者在“粪土一代当红人物么?”
两小段文章的重点是“粪土”,全文的重点也是“粪土”。作者开始隐喻地借张爱玲“粪土”而“粪土”。既是文学的需要,也是文学的体现。同时给文章增强了历史厚重感,让文章庄重而又严肃!
全文是张爱玲和海子两条明线构成,“粪土”之情是第三条线,也是主线,左冲右突!
两条明线的主人公早已“粪土”,故事客观地摆在那里。是“粪土”第三条线激活两个主人公,激活两个故事。作者借两个故事进一步“粪土”,构造出一篇忧伤、悲壮、庄重而又严肃的散文。
散文体裁是主调,文字精练意蕴得没有诗的味道?不带杂文的犀利?
“粪土”是两个名词叠用构成一个词组,改变了词性,既有了动词性,也有了形容词性。让文章生动、活泼、惊惑,“粪土”词组不是丁小村的语言创新么?
“粪土”贯穿全文,让读者好像坐在飞机上阅读着又俯瞰着天下;好像站在繁华的立交挢上阅读着又凝望着来去匆匆的行人。飞机上俯瞰天下,立交桥上凝望行人,让人五味杂陈!
人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物质性承载着精神性。物质的人要住房子,精神的人要住房子么?
历史流传“身在曹营心在汉”,老师责问学生“你的心到那里去了?”成语“心不在焉”,都是说的心。身要住房子!心,也需要住房子么?
物质性即人的肉身性,精神性即人的心性。肉身要住房子!心不要住房子?皇帝的养心殿,殿不就是房子么?只有皇帝的心要养?只准皇帝的心住殿?
作品,文学艺术化,就叫文学作品。文学艺术是修饰词,起修饰作品的意义。文学艺术性越高,就是“大家”之作品。当然,只要是“大家”之作品,肯定就文学艺术性高。
丁小村文章是作品,是文学艺术作品!房子不是作品么?不同样体现了开发者的文学艺术性么?
唉,身栖房地产开发的作品,心栖丁小村开发的作品——安居乐心!
人是由肉身构成,肉身里住着一个“心”,肉身病了要吃药,要看医生——但医生医不了“心”死之人,“心”很重要!
“心”病了,有药吃么?
读丁小村文,心情开朗!既让心往高蹦,也让心往宽展!丁小村文是“心”药呼?
唉,一九八九年春天的某一天海子死去。可惜哟!海子如果读了丁小村文,也许就“可以换一种活法,也可以换一种死法。”
海子的年龄跟我差不多,痛惜海子哦!
我,既没有海子的才,也不会什么“诗和远方”,身住房地产开发的物房,“心”住丁小村开发的心房,不也美美一人生?
啊!没有你美?
没有你美?不“粪土一代当红人物”么?
“一代当红人物不粪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