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文学】守土有责
在谁的地盘上就由谁管理!
“非典”肆虐,危难之时,生死关头,守土有责。
为官不为,岂能敷衍了事?一分政策,九分落实。
县区基层是“软肋”,缺人缺设备,情急似火形势严峻。
县区快速反应,举全县、区所有资源,不惜一切代价防控救治!
一场声势浩大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县区、乡镇、管区、村庄打响……
尽全力保农村,交通要塞全面盘查,境内各个路口严阵以待,有人试图不经过消毒和办理有关手续就过关,没门!
胆敢阻碍防“非典”工作,拘留!
“堵、查、管”多措并举,切断病源传播途径……
“三个到位”,切断返乡人员“非典”传播链……
利用成熟的计划生育网络,摸清各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名单,对所有返乡务工人员进行信息调查,登记造册……
乡镇“五统一”集中隔离外返人员。凡有外返人员的村,都选择通风条件好、视野开阔的林地,统一无偿搭建了野外隔离观察棚,并划定了隔离带,统一供饭,统一供水,统一测量体温,查询身体症状,对隔离区统一消毒。
每天抽调4-6名乡镇干部,2名卫生院医务人员,对隔离区隔离人员实行24小时轮流陪护。
做到外返隔离人员安心,家人放心,群众省心,使其感到家乡党委政府的温暖。
“哪里来的,先消毒体检再进村!”返乡人员必须隔离。
“隔离,我能理解。”疫区返乡的小郭说:“隔离不是歧视,是为我好,也是为家人和全村人好!虽说个人受了点委屈,但非常值得。”
“预防‘非典’,大喇叭里天天讲——勤开窗户,勤晒被窝,勤洗手。”一位正在村头地里放羊的老汉乐呵呵地说。
大街上很难见到闲人。
村里的小卖部前,几个年龄稍大的妇女聚在一起。县里的同志带来的防治“非典”宣传材料,很快被她们抢了个空,几个识字的妇女,还认真地学了起来。
我们无需恐慌,莫“揪心!”群防群控,实行分级作战,树立必胜信念。
心与心相印,手与手相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抗击“非典”疫病的强大合力,防、治、控已高度统一。
任“病魔”猖狂来袭,我们已筑起了铜墙铁壁……
一、严防死守“南大门”
A县在防治“非典”战役中,行动快,措施力,效果好。
想蒙混过关,没门!
为了打好打赢防治“非典”这场战役,A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指示精神,专门成立了防治“非典”工作领导小组,19个县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并从机关于部中抽调12名精兵强将,组成防治“非典”工作办公室,设立了公开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同时,责成卫生部门组建起防治“非典”协调指挥中心,下设预防和治疗两个小组,并制定出了防治预案,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疫情接报、疫情控制、消毒打药和物资供应四个办事机构便可迅速行动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播和及时救洽患者。
另外,全县乡镇、县直各部门,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防治“非典”领导机构。县乡卫生部门更是严阵以待,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立医院都全力做好了收治疑似“非典”病人的各项准备工作。A县还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宣传攻势,使广大人民群众对“非典”防治工作有了清晰认识,并采取一切得力措施严防“非典”疫情传入我市。
在县境内,各个路口都有严阵以待地防治“非典”,检查人员在认真地检查车辆和行人,如果有人试图不经过消毒和办理有关手续就过关,没门!
不经检查,任何人不能放行。
梁堤头防治“非典”检查站位于该县的最南端,与已发现“非典”病人的河南商丘疫区紧紧相邻。为抗击“非典”侵入我市,县委、县政府选派精兵强将在这里严防死守。
检查站负责同志用沙哑的声音介绍说:“在这里,一个班10多个小时下来,不知要说多少话,人人都会累得破喉咙哑嗓,但再累也得干,咱这里把的可是我们市的南大门啊!”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支配下,路过这里的车辆和人员,不经过严格地检查、消毒和登记,谁也别想过这一关。
县直的几位科局级干部到商丘办事回来,其车辆照样被反复消毒,人员照样留下体检和观察。
“路过我们这里,没有特例,不管对谁都一视同仁,必须进行检查和消毒,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行。”来自县防疫站的工作人员表情严肃认真,话语铿锵有力。
站小力度大。
有一个检查站处在河南省民权县到该县的—条乡间公路上。按照以往的客货车流量,这里每天过往的车辆不足100车次。但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因为这个站点小而放松警惕。全站工作人员每天分三班轮流上岗,24小时不间断。
在检查中,他们不管是车辆还是行人,只要来自邻近的民权县疫区,一律都要严格检查、消毒和登记。
检查站工作人员说:“最近几天,有些外地车辆看到大路上检查很严,就想从这些小路上钻空子闯过去,结果没有一辆能够逃脱掉。”
在该检查站,一位来自河南信阳市的货车司机边接受检查边说:“原来以为大路上查得严不好过,谁知你们这小路上查得更严,你们山东防‘非典’防得真好,真到位啊。”
“非典”防治措施再加强。
一是加强对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和商店的管理。从5月2日起,各饭店、宾馆、招待所一律不准接待婚丧等大型宴请(5桌以上),城内的夜市摊点及所有的歌舞厅、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要—律暂停营业:经营食品的商店,每天消毒一次,营业员要持健康证上岗,一律戴手套、口罩营业。
二是严把死守,看好南大门。对来自疫区的各种车辆,认真检查登记,监护过境。发往该县的疫区车辆是县务工人员的,通知所在乡镇就地领走;外地人员责成就地驾车离境。
三是认真做好疫情调查。实行乡镇、卫生院双线报告制度,乡镇每天下午3:00前,要向县“非典”防治办公室报告务工返乡人员情况;乡镇卫生院每天向卫生局报告返乡人员查体情况,卫生局汇总后,于每天下午3:00前,报县“非典”防治办公室。
四是组织精干防治队伍。定点医院抽调精干医护人员组成防治队伍,并加强训练演习,发现疑似病例,是城区的,急救车要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是乡镇的,要在40分钟内赶至现场。
制定“非典”防治应急预案。
为应对“非典”疫情的传播和扩散,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了“非典”防治应急预案。
预案对“非典”防治的组织、机构、人员、技术、物资、资金、制度等作出具体规定,并组建了3个“非典”防治应急梯队;县人民医院、庄寨中心卫生院、公费医院为第一梯队;韩休中心卫生院、曹城镇卫生院为第二梯队;县立医院、县中心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为第三梯队。每个梯队配备队长1人,副队长2人,医生11人,护理27人,均已落实到人,全体防治队员处于一级战备状态,达到了防、治、控的高度统一。
全力以赴支援“非典”防治医院建设。
该县确定在郑庄乡卫生院改建“非典”防治医院后,在全县卫生系统迅速引起强烈反响。县卫生局机关20多名工作人员和全县30多家医疗卫生单位300多名职工自备工具、自带干粮,先后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据不完全统计,几天时间,卫生系统干部职工通过义务劳动,完成了40多间业务用房的内外粉刷、吊顶,并为每个房间安装了电灯、排气扇、纱窗、门帘,硬化路面500米,清扫垃圾100多吨,打压水井4眼,安装水管400米,栽黑槐30棵,冬青近万株。
为弥补“非典”救护设备不足的情况,全县各医疗单位除组织志愿者到改建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外,还结合各自实际,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设备出设备,紧急援助给非典医院一大批急需的医疗器械、防护用品及后勤保障物资,总价值55万元。
为医疗单位负责人划定“红灯”禁区。
县卫生局与全县6家县级医疗单位、28家乡镇卫生院和3家民营医院的院长签订了“非典防治”责任状,为前线指挥员划定了12个禁区。
一是拒收、推诿发热病人或疑似病人,致使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救治的。
二是发热门诊和隔离观察区建设不完善,达不到标准要求,起不到隔离作用的。
三是放走隔离治疗期间的病人或医学观察期间的密切接触者,造成疫情传播的。
四是对外来和返回人员,健康追踪不认真,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疫情扩散的。
五是对发热病人救治不及时,治疗措施不到位,贻误病情的。
六是疫情上报不及时,不准确,或故意瞒报、谎报、缓报、漏报疫情的。
七是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医务人员继发感染和疫情扩散的。
八是不经上级批准,私自上路乱设消毒点,乱收费,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九是医院内部不卫生,不能及时治理污染源,存在疫情隐患的。
十是不能保证预防救治值班和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给救治工作带来影响的。
十一是抗击“非典”期间,凡有院长参与赌搏,出入娱乐场所的。
十二是对上级安排的工作顶着不办、拖着不干、不服从统一管理和调配的。
发现有上述情况之一的,指挥员就地免职,情节严重的,将依法严肃处理。
书记夜察“防非站”。
5月2日深夜23时左右,县委书记夜察防治“非典”检查站。虽然已是深夜,但防冶“非典”检查站上仍然十分忙碌,工作人员有的在为车辆消毒,有的在给过往人员和车辆仔细地登记,有的在疏导交通,有的在向需要留下观察的群众讲解有关政策和防治“非典”的知识。
据检查站负责人介绍,由于东部的105国道和西部的220国道都正在修路,不能行走车辆,这里就成了从南部进入我市的车辆和人员的唯一通道。因此,这里每天过往的车辆超过3000辆,仅长途公共汽车就有260多辆。
县委书记发现检查站和其附属的人员留检站分离开后,相隔300米,联络极不方便,便立即与随行的县委政法委书记商量,决定从县公安局调用6部对讲机,配给防治“非典”检查站。
当留检站的群众看到县委书记到来时,不少人提出要先回家看看,再回来接受检查的要求,书记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县委也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外出多日谁不想早点回家?但是,现在是个非常时期,为了对大家负责,也对你们家人负责,更是对全县人民负责,请大家暂时委屈—下。通过体检和观察,只要是大家的身体没有什么毛病,马上就可以回家。我代表县委、县政府感谢大家能够支持我们的工作。”
县委书记一行,在处于疫区最前沿的检查站,一待就是一个多小时,现场解决了多个防治“非典”检查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即将离开时,他还一再嘱咐检查站工作人员既要保护好自己,又要做好工作。
他十分动情地对检查人员说:“你们是战斗在最前线的勇士,是咱们市南大门的守护神,现在真可谓是一身系天下安危。你们辛苦一点、危险一点,我们县和全市人民群众就安全一点。我们要以对人民对党和政府高度负责的精神,严防死守南大门,让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放心。”
迅速开展模拟救护演练。
5月17日下午l时2之分,刚刚建成的县“非典”防治院急诊值班电话铃声骤然响起,电话是县“非典”防治专家组打来的,说是在安居小区东北处一建筑工地发现了一名“非典”病人,要求医院马上派人接诊。
1时24分,救护车开出医院大门,1时39分,救护车到达指定地点,随车医护人员按要求迅速为“病人”戴上了口罩,穿上了防护服,并对“病人”脱下的衣物进行了消毒处理。随后到达的防疫专业人员,对“病人”用过的物品、住过的房间进行消毒,并组织对密切接触人员实施隔离查体。
2时02分,“病人”被送到“非典”防治院,经绿色通道直接安排到重症病人抢救室进行抢救治疗。
就在接诊的人员刚出发不久,1时32分,“非典”防治院急诊值班电话再次响起,县立医院报告,他们接诊的一名发烧病人有“非典”症状,需要马上转入“非典”防治院进行治疗。
20分钟后,“病人”被县立医院的救护车送到了“非典”防治院发烧门诊,值班医生对其进行了认真检查和详细询问,并做化验、拍片等一系列检查,初步诊断为“非典”疑似病例,2时14分,病人被送到留观区进行观察治疗。
整个演练过程历时4个小时,经专家组现场评估,认为符合技术要求,演练获得圆满成功。
这次演练由卫生局“非典”防治领导小组直接指挥,来自全县23个医疗单位的70多名医护人员和评估组的20多名专家参加。县领导观摩了这次演练。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县中医院的护士巾帼不让须眉,她们自发组织起来,一大早由护士长带队,来到正在紧张建设中的由乡卫生院改建的县“非典”防治医院,参加义务劳动,她们搬砖、扫地、擦玻璃,哪里最脏最累,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汗水湿透了她们的衣襟,拿惯了注射器的手磨出了血泡,浑身溅满了泥巴和涂料。她们奉献的不仅是汗水,还把中医院领导拨给她们的护士节活动经费1000元,一分不少地捐给了医院,用于购置抗击“非典”的防护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