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三月的心思

编辑推荐 三月的心思


作者:香草的天空 白丁,4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46发表时间:2017-03-30 08:57:35

三月的心思 俗事儿是扯不完的,该放松时就得学着清空自己。但有一样心思,不能放下——牵挂公园里那些主角们。平日忙碌,只能利用下班时间去拜访一下咯。脚步匆匆,三月,是它们粉墨登场的季节,不容错过。
   月湖南岸靠近老影剧院那边,临水几大丛迎春在风中舞动,绿意舒展,蔓生的枝条缀满金黄小朵。花冠裂成五角星、六角星,好像被春天点亮的眼睛,耀眼醒目,热热闹闹。细长枝条不能承其重,柔软弯成拱形,把那串串嫩黄挤进兄弟姐妹之间。围着这个兴旺的大家庭转了几圈,看不见它的老干,嗯,肯定有年岁了吧?蓬蓬勃勃,连绵占下好大一片地儿,成了一面花墙,伸长脖子在三月春风里临水照花,水波踏着小碎步,揣测这烂漫的心思。
   堤岸柳——多么好听的名字!诗意尽在不言中。柳枝吐翠,三两片嫩叶一簇,啁啾着尖尖嘴,像小姑娘跟你淘气,憋不住要笑——哦!是一串笑,许多笑,花枝乱颤了!在风中尽情扭腰打滚,撩起一头长发,给你满怀的妩媚。
   梅花现在正是宠儿,红红火火的开。它是最不愿意招蜂引蝶的,却不能挡住春光外泄,暗香浮动。赏梅花的人络绎不绝,不外乎拍照啊,嗅香啊。眯上眼睛醉心一嗅其香的人也会跟着美起来。爱美,总是有好处的。
   沿着一条红色细沙铺就的小路,蜿蜒前行,一片老松林在路两旁长成灌木的样子,知道这是松树,却不知具体应该叫什么松。也是有年岁的老人了,在小路两旁长得粗粗大大,旁逸斜出,遮天蔽日。虬曲老干皴裂横生,伸手可以轻松揭下布满灰尘的老树皮,打扮一下也许会好看一些。可是没有人愿意去打扮它。许多枝桠恣意生长,探头探脑侵上小路——挡道了。路过的人们毫不留情折断。老茬、新伤历历在目。谁让它不长眼色,伸展错了地方呢。
   摘下一片松叶嗅了一下,年少时过清明节的情景,在那股味道里弥漫开来。
   年少时不懂事,过清明节只知道吃鸡蛋,荡秋千。清明早晨,惯例是必须要早起的。据母亲说,早早起床一年会头脑清明着呢。趁着太阳没有出来之前,赶到村南两棵高大的松树之下,爬树或者攀上树旁的墙头,摘取几块儿松枝,那股浓浓的松脂味儿,随着断裂的枝条溢出来,把春天的清新密密铺满心头。女孩子最爱臭美,缠着母亲在集市上花几分钱买朵红红绿绿的纸花,扎在小辫子上,配上这片松枝,美的不得了呢。
   玉兰也是不畏寒的先驱者。初绽者张开一瓣,其他瓣围绕花心轻轻聚拢着,胀鼓鼓的似乎装满了蜜。那花瓣厚实润泽,或粉红或洁白,如荷似莲,没开放的花苞裹在毛茸茸的外衣中,只露出一抹粉白色尖角。
   前几天看见连翘时,花期好像不靠谱。枯黄的枝条上,零零散散垂挂一些瘦弱细小的东西,像刚炒好的芽茶,虽然带点绿意,却失水干枯。走到跟前细瞧,原来是花骨朵啊!如此瘦弱不堪,可怜兮兮低垂着脑袋,怎能满树的金黄灿烂?不料几日后再见,那四瓣金黄开始崭露头角,轰轰烈烈的开了。小花儿金黄,花瓣质感如丝绸般滑润,沿着枝条走向,朵与朵之间彼此亲密挤在一起。为处在万物萌动时期的早春,添一抹亮色。
   俗事儿能放暂且放下,抽点时间,不用很长,顺路赴一个春天的约会,了却三月的一个心思吧。
  
  

共 12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万物欣欣向荣,天地间充满生机,在这样子的日子里,作者抛下俗事,去赴春天的约会,自是惬意无比。作者笔下的迎春,堤岸柳,梅花,各具魅力,尤其是对玉兰的描写,极富神韵,作者笔下的玉兰花瓣厚实润泽,或粉红或洁白,如荷似莲,没开放的花苞裹在毛茸茸的外衣中,只露出一抹粉白色尖角。特别是这一句:玉兰也是不畏寒的先驱者,写出了玉兰的高洁伟岸之精神!玉兰飘香,千古流芳,令人感佩!我也经常去月湖赏花。祝创作愉快!【编辑 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3-30 09:05:16
  我经常想起来在千年古都西安读师大中文系时图书馆两侧的玉兰花,幽香高洁,沁人心脾。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回复1 楼        文友:香草的天空        2017-03-30 14:36:34
  谢谢老师美评!春天快乐
2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4-01 14:39:35
  遇到老乡很高兴,祝春天快乐!有空看看发给您的飞笺。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