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最好的”与“最不好的”

  “最好的”与“最不好的”


作者:纪岩 秀才,1117.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54发表时间:2017-04-01 06:38:48
摘要:“最好的”与“最不好的”。


   据报载:有位法国专家在中国工作3年后要回国了,欢送会上人们照例一定要他讲话。
   专家答应了。他说:“我就讲讲中国最好的和最不好的吧。中国最好的是10多亿人有饭吃,最不好的是人人都讲假话。”
   这位洋人言重了。然而,他的话又实在令我们国人脸红、尴尬。在中国,不是人人讲假话,可确实有为数不少者正在讲假话。所不同的是,有的假话程度大些,有的假话程度小些,有些讲的是大假话,有些讲的是小假话。
   其实,这位洋人也言偏了。倘若最后那句加上三个字,变成“最不好的是人人都讲假话、办假事”,似乎就全面些了,尽管仍不准确。
   之所以如此加上,理由是有的。其一,“讲假话”与“办假事”毕竟是两码事。“讲假话”本身虽然就是在“办假事”,因为“讲”就是“办”的一种;但“办假事”者,有的并不“讲假话”,什么都没说,大概是出于保密所致,就将假事办了。讲假话是毛病,没讲假话却直接将假事办了,也是毛病。其二,有些人的“讲假话”,其目的是为了“办假事”,并不是对“假话”仅止于“讲讲”而已。就这一点而言,“讲假话”与“办假事”,似乎也是同病相怜,割裂不开,落一不可的。
   不过,这位洋朋友关于“最好的”提示,我以为还是简洁而准确的。十几亿人有饭吃,且温饱,这是伟大的,人民感谢党,我们也因之而感到自豪。
   这里要说的是,作为一个外国人,尤其是能在欢送会上,给我们留下关于“最好的”与“最不好的”真诚之言,着实令人感动。依照我们的习惯,一般情形下,临别之前,情切切,意绵绵,留下的恐怕只有“好听的”、“动听的”,可他怎么却来个“最不好的”之说呢,不是太出乎意料了么?
   两相比较,我觉得,不是暴露了洋人的不对,而是显出了我们的不是。习惯于听好话,讲美言,也自然会斤斤计较起来听“坏话”的场合的。
   感谢这位洋人给予的启示:一个国家无论大小,其本身总有“最好的”与“最不好的”东西之分。感谢他的动脑,感谢他的真诚,感谢他的勇敢,说出了他想说出的肺腑之言。
   作为国家有“最好的”与“最不好的”东西,这当然是无争的事实。但能够将二者统一于一体,并进行客观、具体、准确地剖析者则不多,尤其作为一个外国人。这既需要一定的内在热情,也需要一定的为人责任感。一个缺乏进取意识者,无论如何,是不会去考虑“最好的”与“最不好的”这一问题的。
   一个国家有自己“最好的”和“最不好的”东西,知道“最好的”,可以引以自豪,坚定一往直前的信心和勇气;知道“最不好的”,可以引以为戒,抓住要害,奋力除弊。倘若优劣不分,混为一谈,那么,该发扬的和该遏制的,必然都将力度不够。作为整体的国家是这样,作为集体的单位是这样,作为个体的每一个人也是这样。所不同的,只是各自“最好的”与“最不好的”有些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罢了。但只要我们勤于反思,善于总结,严于剖析,勇于正视和改进,那道理、那意义,则是完全相同的了。
  

共 12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虽然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是这位洋人的话的确有些道理。十几亿人都有饭吃,的确不容易,这些都是建国以来的伟大成就;人人都说假话,既严重了,也有失偏颇;在我国社会里,说假话的人的确存在,说假话的原因各式各样,总而言之,似乎都是为了一个面子,或者是自己的利益;这样的风气的确不好,因此作者在最后提出了善意的有益的建议。对于这些有失偏颇的话,也要注意倾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4-01 06:39:19
  全面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