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茅山法术

编辑推荐 茅山法术


作者:湘西古痴 秀才,2462.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71发表时间:2017-04-04 10:17:52
摘要:这些故事不足相信,我搜集几则有趣故事仅供读者欣赏,欢迎看过的朋友点评留言。


   一、单丝悬机台
   “搅条”(外号)曹家界人,年轻就会一些茅山法术。谁家在取酒他就搭“阴涧”在自己家狂饮。谁家杀年猪,他在那里经过,不叫他来吃肉,猪毛退光了,准备开膛破肚时,猪就跑到树林里面去了。“搅条”有一门织布的好手艺,常年在外为好人家织布。
   有一年,他在河边一家富户织布,已经织了半年。富户家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富户早就许了愿,小孩度过三岁就还一次“宝愿”。初冬就是还愿的期限,主人没通知“搅条”暂时让出堂屋。
   很远就听到吹牛角的“嘟嘟”声,还愿的老师来了。老师到了塔岘开台又吹了几声牛角,就径直走进堂屋,也不向“搅条”打招呼,将牛角往壁上一摁,牛角稳稳的生在壁上了,他就将包袱衣伞挂在牛角上了。“搅条”见来人无礼,知道他有一套,装作没看见,只管低头织布。天快抹黑了,还愿也快要开始了。“搅条”也收拾东西收工,他把织布的梭子仍到大梁上,用一根单棉纱将织布机吊起来,离地约三尺,稍有风吹那机台在空间微微飘动。他自己就去别人家去聊天,等候老师来找他说好话。
   老师吃了夜饭,开始准备还愿。到堂屋一看,机匠不但没让地方,还用一根单线将机台吊在空中,才知道机匠是个厉害人物,也知道自己怠慢了机匠。“先到为君,后到为臣”。是自己傲慢无礼。怎么办呢?只好亲自到处找“搅条”。
   老师找了很久才找到“搅条”,恨不得要下跪,说不尽的好话。“搅条”当众训斥了老师,说;“我们都是吃江湖饭的,最起码要知道尊师重道,你这人怎么一点江湖规矩都不懂呢”。老师脸红了,心里知道‘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最后还是摆了酒席赔礼道歉。
   注释;河边---指的是沅水边一带地方。塔岘---原意是岩塔的边缘,泛指刚进院子。
  
   二、打铁
   铁匠刘库的家住在大路边。有一年三月,他在自己家的堂屋安炉打铁。开春了,很多人都要修理农具,铁匠铺的生意特别忙,都是打造锄头刀斧。
   一天下午,他正在不停的忙碌。正在将一块烧红的毛铁锃上挥锤打造,突然铁锃从中间裂开一条长缝,锃子破了(不可能的事)。他知道有人在施他手脚,赶忙停了下来,找来几匹长茅草把铁锃箍起来,再将一块烧得通红的毛铁从炉窝里取出来仍在铁锃下面的地上,不动声色的继续打铁。这时候门前的大路上没人行走,只见张家潭拐上有一个人急匆匆地下来了。
   到铁匠铺不远了,能看清人的面目。那人面孔很生,不是本地人。恰好有一个妇女,背着背篓上去,迎面碰到那陌生人。她见那陌生人走得很急,面色苍白,心里正在犯疑。那人与她擦肩而过时,她又回过头看他。只见那人背后有很大一个洞,能看见里面的肺。妇女大声惊叫道;“那人,你的背后有一个大眼啊”。话音刚落,那人就倒在地下死了。
  
   三、无声斗发
   以前,阳山坪大屋来了两个新化佬的泻匠,专门泻犁头的,技术不错,生意很好。不到一个月后,大屋要捡瓦,来了一位捡瓦匠。两个匠人各忙各的事儿,彼此很少打招呼。
   捡瓦匠每天捡瓦到傍晚快要收工的时候,捡好的瓦从上面全都梭到屋檐边却不掉下来。捡瓦匠没有防范的本事,真的无可奈何,一时半活完不了工事小,最主要的是人家见他没本事,以后就很难混了。想来想去只有到张家去找文炳(好大料木匠,有些名堂)。
   捡瓦匠见到了文炳,说明来意。文炳心想肯定是那泻匠搞的名堂,人家大老远来到这里也不容易,就先给他个警告,只要知趣就算了。他用纸卷了一只草烟给捡瓦匠,叫他去用泻匠娄窝里的火石点这只烟。捡瓦匠回去后照办了,继续捡瓦。从那以后,泻匠泻出的犁每天都有两只断的,他仍然不醒悟。捡瓦匠捡的瓦照常是每天要梭到屋檐边。
   三天后,捡瓦匠又去找文炳。文炳这时心里很气,答应自己去一趟。
   第二天,文炳吃过早饭,不急不忙的走到阳山坪。泻匠已经泻了几窝水了,每只犁头都像笔画的一样漂亮。泻匠没多理睬文炳,文炳自己找张椅子坐在旁边与泻匠交谈。快到中午时,文炳觉得泻匠不像出门人,一点规矩礼行都不懂。他就用自己的长烟斗在泻匠的娄窝里点燃旱烟,也没说什么,就匆匆的回家了。
   泻匠打开模子,泻的犁就像是生铁粑粑。之后,一连泻了三天,天天都是如此,没有一只好犁头,知道自己得罪了能人,只好悄悄的收拾东西走人。
  
   四三个匠人
   以前,在一处人户多的茅塔,有一排房子有两个堂屋。一个堂屋有一个外地来的泻匠,一个堂屋有一个当地的铁匠。对面相距约二十米也有一个堂屋,比较困难,屋背上盖的是茅草,时间长了,茅草烂了,来了一个盖茅屋的。三个匠人和平相处。
   一天,铁匠师傅心血来潮,将快要打好的一把斧头烧得通红的,用食指插进斧头眼里,悬着走到泻匠师傅那里,说;“泻匠师傅,你看看我的铳子眼还正不”。泻匠师傅一见,笑了,忙伸出大拇指赞道;“正,正。如同笔画的一样”。
   过了一会儿,泻匠师傅用自己的一双手捧起一捧生铁水,走到铁匠那里,说;“铁匠师傅,你看看我的水妙不”。铁匠师傅见了啧啧称奇,笑了,也忙伸出大拇指赞道;“妙,妙啊,妙不可言”。
   对面盖茅草的师傅见了,心里佩服,微微带笑,他坐在屋背上休息,卷了一支草烟,把茅草点燃,向对面喊道;“泻匠师傅,铁匠师傅辛苦了,休息一下,上来抽袋烟吧”。泻匠师傅,铁匠师傅见了也笑了,都伸出大拇指赞道;“妙,妙啊。”三人都笑了。
  
  
  

共 217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民间故事大都很幽默风趣,喜闻乐见,至于真假,不必去较真,且当做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 欣赏佳作。 【编辑 王老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老大        2017-04-04 10:22:31
  问好,期盼新作!
2 楼        文友:卫斯理        2017-04-04 18:49:42
  民间传说的故事,就当茶余饭后权且听听,真假不重要,只要娱乐就行。作者这几篇小故事很不错的。赞一个。
卫斯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