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闲话教养(随笔)
“你这没教养的东西!”这句话一般都是骂没有品德、没文明礼貌的人。
什么是教养?单从字面上讲,就是教育培养的意思。教养在西方文化中指的是礼貌、规矩、态度、风度、生活方式及习惯等等。在我们当今的文化中,更多指的是礼仪、素质、道德修养。
人的教养,在很早的《三字经》里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规矩,及待人接物处事时的敬重态度。凡没有教养的人,都是家长老师的失职。诸葛亮的教子书,写得语重心长、言简意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说得清楚明白,值得深刻领会。
在社会上,我们时常看到,一些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成为粗暴,学识成为迂腐,机智成为逗趣,质朴成为粗鲁,温厚成为谄媚;他们对人趾高气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说话粗鲁没礼貌,自私狭隘,做事背信弃义,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一切以自我为标准,见到好处就抢,见到困苦就躲藏,把成功归自己,把失败归别人。这样的人必然会栽跟头,一生成不了大事,甚至会走上绝路。
相反,拥有良好教养的人,他能举止合范、进退有度,在取舍之间能把握好分寸;在成功之时,他可以喜不自胜,但不会得意忘形;在失败之中,他可以黯然神伤,但不会意气消沉;为官为富为贵,不会泯灭良知,不失侧隐之心;身为布衣匹夫,依然会傲骨凛凛,心清气净地做人;在犯了错误之后,会从自身去找症结,而不怨天尤人,百般推脱责任。对人尊重诚恳有礼貌,说话轻言细语有理、有节,有明确的是”与“非”的标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教养的人,受到人们的尊重爱戴,说话有人和,做事有人帮,能成就一番事业,能实现远大理想。
因此,做人必须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行为品德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非常的重要。我们必须要做一个有高素质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要有良好的文明礼仪。在路上与人相遇有微笑,发觉有人困难热情帮助,平时与人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见到师长问好,不小心撞到别人时说一声“对不起”;在公共场所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等等。有教养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教养,不是富贵人家的专属,也不是贫穷人家的私藏,而是任何一个家庭或父母或教师都能送给孩子的一笔无价之宝,是为孩子心灵世界打造的一盏智慧之灯。生于贫穷之家的孩子,拥有了教养,他知道自己怎样的立足现实和发展自我;生于富贵之家的孩子,拥有了教养,他知道怎样利用自己的优势开拓未来。因此,教养,是培养孩子成人的灵魂,是教育孩子成材的基础,是一个让孩子在心身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那种只想通过穷养或富养的捷径,剑走偏锋,看似奇巧,自以为可以出奇制胜,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教养的关键是要从孩子抓起,这是一门科学,不是“穷养与富养”所能涵盖的。教育孩子是一种智慧,也是对父母本身所具教养的一种考验。
有人总结了教养孩子的经验,主要的有这样十点:一是遵守时间。无论赴约、开会都决不迟到,如果特殊情况迟到了,就会深表歉意。二是虚心诚恳。对别人的发言,不随便打断,听完后才有理有节补充或反驳别人的话和意见;三是态度和蔼。与人交谈,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不翻东西、看书报,心不在焉,不显出一副无的放矢的样子;四是语气中肯。待人接物心平气和,不高声喧哗,轻言细语,以理服人,不影响周围的人,使人讨厌;五是交谈有技巧。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不当面指责对方是瞎话、废话、胡说八道,而是耐心陈述己见,分析事物讲道理;六是不自以为是。说话不有意表现自己的优越感,没有任何自傲的表现;七是信守诺言。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不食言;八是乐于助人,无论何时何地对老、弱、病、残及妇女、幼儿表示关心照顾和帮助;九是胸怀大度。与人相处胸襟开阔,有忍让宽容之心,不为小事与朋友同事闹意见,或者断绝关系;十是富有同情心。对他人的不幸遭遇,不幸灾乐祸,而是尽量给予同情支持和帮助。
如果能做到以上的“教养”内容,就会有爱心,尊重他人,做事有分寸;就会善解人意,温文尔雅,注重细节,关心他人,心胸宽阔并发自内心,正派真诚、光明磊落对人;你关怀别人,对别人体贴、周到、真诚、正派、尊重、得体因此也就拥有了和谐的人际关系,你一生做事就会左右逢源,必然会创造辉煌的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