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虚荣的幸福

编辑推荐 虚荣的幸福


作者:浪几天涯 布衣,470.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58发表时间:2017-04-04 20:59:51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不懂桑田之道犁耕之技。这原于我自辍学后,就作了一个四海漂泊的打工者,通俗地说来就是“农民工”。是一个长年浪迹天涯的游子,在四海漂泊中,我逐渐地,把故乡附着在我身体里的某种东西渐渐地消磨遗忘,转而依附于社会这个庞大的系统网络里。当我静坐偶尔思忆,着实让我惶恐加汗颜。这不应该啊!我来自何处,我又是谁?这一切我不应该忘记啊!转而再思,也能给自己找出N个理由宽心。例如,我忘不忘又能怎么样?在这个日新月异浮华喧嚣的年代,为了生活,我不忘都得假装忘了,因我不忘又能怎么样呢?就这样,我在忘与不忘中纠结度日,着实煎熬。
   因为,只有当我失去了这一切,才能把所有的希望,孤注一掷地扛在双肩奔波于这乱哄哄的尘世。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年代,是竟争非常激烈的年代。如一条垂到悬崖下面的绳子,你不努力攀爬,下面却有成千上万的人随时可以攀爬着绳子把你挤掉。所以,没办法,只好假装忘掉而努力攀爬吧!所以,我这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必须学会自己做饭,洗衣,自己的柴米油盐琐事,自己一肩挑,在打理好自己的生活之余,还须节俭余银以供家用。此种境况,我想大多数漂泊在外的游子和我很是相似吧。
   当有朝一日,我们自己做了母亲或父亲,转而变得越发地能干了,所以社会是个多功能的大餐厅。五颜六色的欲望和梦想藏满整个厨壁。如有毒有害的,极具诱惑虚幻的,滋养脏腑益身的……因此在厨房这个画廊里,我们须时时小心翼翼地择而烹肴上桌。无论一桌可以围坐几人,无论是白天或晚上,都须在这无限的空间里,择而食之。或荤或素,只要能与自己的口味相配,就不要管桌子矮或椅子高,都须尽己所能地为自己或家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健康的就餐环境。任谁踏进来都须褪去外来的恶俗陋习。
   当我们进入厨房操作打蛋时,拌面发糕时,就须把手脸仔细地洗洗干净才能揉面打团,当我们就餐结束,须要出外时,就又得洗漱干净整洁才能外出。所以,脸可以洗,男人也可以修修胡须,无论男女,脸却不可以丢(丢,指做龌龊卑贱之事)。女人,也可以描眉上粉饰容,更可以穿金戴银罩丝绸。但是,你的着装要与你的自身条件相符,若是在外面看似高贵文雅,回家邋遢慵俗,上无敬长之能,下无教幼之技,食不会亲手掌勺,实则问你存世何由?人的脸面与其倾家荡产地往上贴金或奴颜卑怯地去争,到不如平时素颜影正腰身直,多行正道行公理,方为有脸面之人。若总想居人之上而让人仰望,那只是换来一时的虚荣,暂时的满足而已,其不知人人皆痛骂戳后背。若是一朝如人们摘捡的烂菜叶子样被弃之于垃圾桶,其不悔之晚亦。所以,与其和争脸好面子之人居上位,到不如与身正腰直之人共吃苦。因其一朝如舟倾覆,你也会随其葬身海底。但凡真正争脸好面之人,做事以利己且利人或是有益社会的事而为荣,这才是真正的能争来大脸面地人,是人人都竭力维护其脸面的人。若是损人利己,以强势权威压制弱小来争脸面,这真是不可取的,且是人人深痛恶绝的。
   就我等平民来说,本无什么脸面可讲,只要能日谋得三餐裹腹,一家平安健康,偶尔能解馋尝鲜,与一家老小同桌聚餐,就是莫大的幸福。所以,还是请上位贵人们行行好,别在我们的餐桌上面大作文章了。让我们回家有干净的水解渴,能为我们的孩子和老人们在属于我们自己的厨房做顿可口的饭菜,能有余钱偶尔带他们出外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就是莫大的荣幸了。所以,别为了你们所谓的面子,哄抬物价,假名敛财,制假掺毒,虚夸我们的DGP增值,甚者夸大我们那少得可怜的人均收入。
   你让我们看似很幸福,其实,当我们端起饭碗时,合泪吞食。你让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不会桑田之技,更无栖身都市之能,你让我都不知道我该归于哪类群体了,我真的很是迷茫。介此,我祈求你们还是把你们的虚荣心和面子自动丢丢罢,以促农福而国强,让我们餐桌有放心健康的食物裹腹,兜有余银勉强度日,再谈所谓挤身强国,再谈盛世太平人人福足之梦吧!

共 15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标题就值得我们思考:什么是虚荣的幸福?为什么说是虚荣的幸福?文章开篇讲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讲述了底层人生存竞争的激烈,要获得幸福感本来就不容易了。就是这样,本想在自己家里找到一点饮食的幸福感,可是,各种有毒有害的食物又让人没法预防;出门需要打扮,可是更要充实的是我们的美德和才华,真正的面子是不损人利己。这篇文章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值得社会思考、关注、解决的问题,只有真正让普通民众有了安全感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4-04 23:00:32
  是的,中国往工业化城市建设过渡,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经历着这段转化,转化过程中,必然少不了不习惯,少不了适应中的痛苦,特别是贫富差距悬殊的心理适应,特别是政府和民众对待转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文中提到的食品安全等问题。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