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味•春之韵】清明节雨中漫行(随笔)
又是一年人间四月天,又是一度中华儿女隆重祭祖扫墓的日子。今天一大早起来,天空悄无声息的飘着绵绵细雨,诠释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经典诗篇。为赶回家的火车,老公连早饭也没顾上吃就匆匆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据说从介子推在家乡的山上烈火焚身后,清明这天就成了中华儿女隆重而悲情的节日。不论是守望家乡的赤子,还是谋生他乡的游子,都要到千呼万唤不再应的已故先祖坟前祭扫,慎终追远。年年此时旷野处处纸钱飞,空中频频哭音颤。
我们这一带的传统习俗里,在祖先坟前焚香顶礼的只能是男儿,是坟莹主人的男性后代,且不仅仅是只有血缘关系的男性后代,还必须是同宗的,也就是坟墓主人的儿子、孙子、侄儿、侄孙等才可以进入坟地祭祖扫墓,外甥儿子、外孙子都不行,像我们这些嫁出去的女儿,就更是泼出去的水,是无根的浮萍,是断线的风筝,至亲父母去世满三年后再没有权利清明节进入祖宗坟地。
老公离家后,我独自窝在沙发上翻看着微信。微信群、朋友圈里都是追思悼念感恩亲人的图文,象窗外细雨一样弥漫着悠悠哀思,让还没有完全从丧母阴影中走出来的我,思母之情更象春藤一般蔓延,泪珠儿不由得从眼中滚滚落下。为了转换自己的心情,不让自己再在悲痛中病倒,我穿好衣服撑起一把伞信步走向户外,走向雨中……
出门后右转向南走一截,不知道要走向雨中的何方,又折转回来向北,走到附近常去的公园。昔日噪杂的公园,今日格外安静,连整日里喳喳喳的喜鹊和叽叽喳喳的麻雀也静声宁息不再出来聒噪,出奇的静,静的能听到雨滴从耳旁划过的声音。公园里游人极少,间或有把伞飘过,伞下罩着的是一张张如我般呆板的肌肉纹丝不动的女性的脸。绕一周走万步的整个公园,就只碰到一对夫妻,恰是我好友的大哥大嫂。年近古稀的大哥是个有福之人,去年高堂老母才驾鹤西去,当地习俗里故去不满三年的亲人坟莹叫新坟。或许是亲人故去的时日不长,孝子悲情更切等不得清明节至,在当地传统里祭典新坟须在清明前一两天进行,所以大哥在清明日也有闲陪着夫人逛。
曲径边雨水洗过的连翘花倍加黄艳,刚长出来的新草越发青翠,雨滴在湖面击打出一个个圆环,环环相套,圈圈相交。几只燕子在湖上穿梭,时而高飞,时而低旋,时而掠过湖面惊起水花一路荡漾。此时公园里开的最多的是山桃花,一树又一树,成簇连片。有的满树繁花,有的一如艺术家的花鸟画疏密有致。清明时雨中,无奈的桃花,一片,一片,又一片,一朵,一朵,又一朵,离开枝干飘零,似乎他们也是一个个出嫁的女儿,飘啊,飘啊……只不知他们是否也有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