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合
所谓“配合”,词典上的解释是:“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人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认为,配合不是很主要的。既然是共同的任务,我不去完成它,还有人会去的。我配合了,可能会完成多些,不去,也只能是少些。
这就错了。配合不仅体现在完成任务的数量上,有时也体现在完成任务的质量上。也就是说,配合不配合,配合得怎样,不仅兑现于“多”与“少”之分,也兑现于“好”与“坏”之别。
过去我们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之所以取得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除了战略战术方面的对头外,各个方面的积极配合,协调动作,无疑也是很关键的因素之一。对这一点,不但我军广大指战员深有感触,就连我们的敌人也不得不承认。
配合的作用,在体育比赛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篮球、排球、足球,是在比球技,但也是在赛配合。
就连在象棋比赛中,红黑双方,也都讲究车、马、炮、卒、象、士、将协调动作,相互接应,各方面配合的。
乒乓球双打,一人的技术再高超,另一人的配合倘若出了问题,或者二者技术都高超,但配合上出了问题,都是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的,甚至追悔莫及。
一旦配合得上,技术上的问题相对好解决,因为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既然走到一起来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抓提高的问题。
而意识上的问题,则相对难些。你要他配合,他不情愿;你要他配合得好些,他也许别别扭扭。
经过多年的“配合”教育,广大公职人员在工作方面大都提升了自己的配合质量,达到了民主议大事,不论“你大我小”;依据职、责、权,不搞“你等我靠”;通力干事业,不分“你多我少”。这是好的,令人引以自豪的一面。然而,工作之外的其他方面的配合,个别人实在令人兴奋不起来。倘若身为干部,有点名声,那影响就构成一定的负面了。
你比如,上级要求动迁时,别人都迁了,他却不动,自觉特殊。
你比如,修缮住宅楼楼道时,别人都交钱了,他却不交,以示不同意。
你比如,单位要搞集体活动,别人都兴高采烈,他却携气而至,很不情愿。
以上种种,均是不配合的表现。工作上的东西配合了,工作以外的东西不去配合。其实,这也是配合上的“两面人”。
工作上的配合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工作之外的配合,有些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因此说,讲配合,就不能抛弃配合的多项性。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刘向说:“驷马不和,取道不长。”
萨迪说:“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
配合之意义,一目了然。为了美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积极配合吧。
当然,“配合”二字是不容玷污的。追求真、善、美的多方分工合作,是配合;至于为搞假、恶、丑那一套而进行的多方分工合作,只能算是“伙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