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的雨
昨天,下了一天的雨。雨,是三月的细雨;风,却不是三月的微风,四五级的北风,顶风逆行,持伞亦很费力;但不冷。其实,雨前天半夜就开始下了。感觉不对劲,一听就知道是风搅和弄出来的动静。三月的雨,透过飘窗传过来的声音是轻柔的,有点像摇篮中的婴儿,听母低啍催眠曲的味道。上星期有过一次这样的美雨。那晚,我静静地躺在床上,侧耳静听飘窗外淅淅沥沥的风雨声沁入心田,好
不美妙!但这次不是,我听得出来,我熟悉她,像熟悉恋人轻轻地靠近身边的脚步。喜欢的缘故,不介意变了的声调,是雨的声音就好,哪怕是她急切地诉说,我依然耐心地倾听。以至,是什么时候进入梦乡的,我也不知道,肯定是陶醉了。月末的雨,提前变換了节奏,后天就要进四月了,而我,仍然沉浸在连绵不断的遐想中。
刚进三月就想写点什么,不料一拖再拖,就拖下来了;直到现在还未动笔。我旣不甘心,又很无奈
。一点创作的灵感和冲动也沒有,不知从何处落笔。往年不是这样的。是什么搅乱了我的心绪?真不好说,不过,绝不会是多情的春雨扰得我心神不宁的。是什么落入了枯井,泛起了波澜,只有天知。
早上醒来,和以往一样,我躺在床上打开手机,先上微群打招呼,再浏览信息,然后写点东西。沒有工作催促的松闲,无意形成懒散的习惯,还真怪不得手机;但与微信是多少有点关系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良好的自律性,更何况,约束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突然,手机屏幕的上方出现了“我来了”几个字。说不定是她来了,我赶紧停下写作,回到微信上。果然是她一一“花仙子”般的飘然落下了。从过年到现在,不冷不热的她,偶尔发一个早上好就很给面子了。今天却发了一个矫情的表情图,我一下子楞住了。尽管在干里之外,什么也看不见,但我能感受到。“怎么了,这么开?”我心里想。马上回了早礼,并趁她高兴,及时发出“可以说几句话吗”的小小要求(她推辞过几次了)。她说在晨练,流量不足,回家后再聊。谢天谢地,她总算想回头了,松了口,愿意听我说话了。
窗外的雨,不停地下着。我望着如烟似雾的天空发呆。时间真快哟,年底我就要领老年证了。虽说早已不为雨天上班的日子发愁,但莫名的牵挂却缠绕在心头,以至,烟雨濛濛的三月,也兴致索然了!这几年的三月,虽说不浪漫,但闲情雅致,却似神仙一般。在池塘边也好,在偏僻的老街上也好,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也好……雾雨中一个人漫步,任思绪飞扬,是多么愜意啊!你看:“沾衣欲湿杏花雨,迎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你听:“细雨濛濛落江面,船头撑开花纸伞”的歌声;你想:“……像牛毛、像花针、像细絲,密密地斜织着”的散文……一幅一幅的画面,兀地浮现出来,多么美妙啊!
我默默地想:大自然对天下众生的恩赐都是一样的,可人们为什么往往放弃心灵的轻松,而沉湎于情感的沉重呢?看来,脱尘不昜,返俗不难。说是心不动,风也奈何不了。话是这么说,真正做到,谈何容易呀!
忽然,我的手机响了,是微信语音聊天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路。我打开手机,是她打来的。和以前一样,她还是要我说,她听。她曾多次说过,喜欢听我说话,说什么都听得很开心。然而……过年后我问过她,怎么不大搭理人了。她说,尽管退了休,微簿的退休金是对付不了三代人的生活的。莫非她是被啃老族拖累了?我不便问。若真是,这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但她发给我的微信,语气却很不客气:“我沒有你的条件优越,沒有你逍遥自在,我要为生计奔波。”噼里啪啦的一大串。我的天,谁招惹你了,无端耍性子,找人出气。我好憋气,也不敢还言。心里想,有话好说,何必这样。像我在纠缠她似的。又一想,怪谁呢?图虚荣,自讨的!
今天不一样了,变了一个人似的。对我开门见山提出打照面少了的话题,她轻言细语地说:“开春以后,正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上微信少了。”这个理由实在太牵强,但语气委婉、亲切。她在朋友圈发的诗文,我都看得见(她忽略了),她沒少上微信。我不想让她难堪,沒有点破。给她留点面子,对目前不温不火的状态,争取转机是有好处的。我又想起了与她相识交往的趣事。
我们是去年七夕以后,在一个诗文交流群认识的。她看了我的七夕感言,邀我加友,算以文会友吧!群里人客气,一般互称老师,而她却叫我先生,她说这样亲切,随她。说是诗文交流,其实并不多。那时,我还沒有学格律诗,打油诗是拿不出手的。她呢,写过一次随笔,是晨练时沿途的山水花木观感。好的东西怕遗漏了,她都写上了。是不是因为我说有流水帐的嫌疑,还是她懒散(写诗多为腹稿,费笔墨不多),我不知道。但她真的很少动笔写散文(她的初衷是学这)了。然而,我们的联系不但沒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密切了。先是早晚问好,我偶尔发点以前在江山文学网上录用了的文章给她看。说是征求意见,可她从不谈看法。“你写的东西,我都喜欢。”在我多次催促下,她用近似粉丝的口气这样说。再后来,很自然的通了话。我用黄陂普通话与她交流,她居然慢慢地听懂了,好耐心!而且还说:“我喜欢听你的声音。”接下来,每天总会“撩”一下,有点粘的意思了。谁知过年期间,各人忙各人的,沉寂下来了。等到元霄节落幕了,我们再联系时,从年前的浓得化不开,变成了淡得像白开水。始料未及,恐怕又要像许多厌情了的人一样一一不了了之了。别说网络上,在现实生活中,这也不是很平常吗?只有偏执的人,才傻乎乎的痴等,不知转身。说是要听解释讨说法伤感情,不绅士。借口,多的是!无言的结局才是最微妙的!
窗外的小雨,还在下,不知什么时候停得下来。我们(不,主要是我说,她听)不知不觉聊了71分19秒。说的什么呢?不知道。说完了,我也忘了。也就是:一个说得高兴;一个听得开心,内容已经不重要了(她说过)!如果不是我提出暂歇,她是不想放下听筒的,曾经的热聊,又重新出现了。然而……放下手机时,我不再那么的激动了,而是多了一点坦然和淡定。
望着窗外的丝丝细雨,我的心海又泛起了漪涟:似小饮后的微醺;似暖风拂面的潮红;似释卷时的回甘;似三月夜雨轻吻飘窗的温馨……
都不是!是三月还有最后一天。过了明天,就是阳光明媚、风吹杨柳的美丽春天——万古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