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某人杯】新年习俗(散文 征文)
这里的新年,指的是农历新年春节。只有一年一度的春节,才能让国人深刻感受到跨年的喜气。
除夕前一二周,正是采购年货的时间,首先要把年货的清单列出来,然后陆陆续续的买回来备用。重头戏就是采购年夜饭和过年期间的基本食材以及米油盐酱醋等辅料。年夜饭在家里自己准备的就要购买很多东西了,鸡鸭鱼肉四大肉菜是必备的,外加各类素菜搭配,烹饪方法可自由发挥。因为过年期间的饭菜特别油腻,所以萝卜酸是少不了的。萝卜丝和萝卜片各做一大盆,红萝卜和白萝卜都有。有时能买到樱桃萝卜做酸料更清脆更好吃。还有年糕、粽子、汤圆也是过年必备,毕竟大鱼大肉过后,还是想换换口味。现在各个家庭的大人们都退休了小孩们都还在上班,没有精力和人力去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所以改在饭店吃。吃剩的肉菜打包回家,再重新加工又能继续吃,于是准备的过年期间食材就简单很多,主要就是购买一些素菜。
接下来就是采购水果零食小点,家人友人团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可以变吃边聊,所以样样都要备一点。苹果、梨子、香蕉、橙子、柚子、麻通、米花糖、米饼、奶糖、巧克力等等。每年还要添置新碗筷,以及家常用品。
在除夕前还有一件大工程就是打扫卫生。这和平时的清洁工作有所不同的是,必须彻底的将灰尘除去,这样才能崭新的迎接新年的到来。装备包括扫把、垃圾铲、拖把、抹布、手套、水鞋、水盆、水桶等,外加音乐播放器。一边听音乐,一边打扫,虽然活很杂但是心情很愉悦。把旧年的旧物品全部清理出门,再添置新物品。打扫结束后,整个家都闪出清洁的亮光。之后就是添加植物点缀,富贵竹、吊兰、绿萝、常春藤、虎皮兰、长寿花、金鱼花,绿意盎然的春天气息一下子就被迎进家来。
除夕前一天,贴门神,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镇守,大小恶鬼不敢入门。贴春联,都是对来年寄予深厚美好愿望的内容。还有贴窗花,房门、窗户、玻璃都贴上各式窗花,全家都被喜气洋洋的气息团团包住。
除夕当天是最忙碌的。大朋友小朋友都穿上新衣,大红色红艳艳,男的英俊女的漂亮。年夜饭前首先要祭祖,这是春节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供桌前上方正中放祖先牌位,供品包括鸡鸭鱼肉,豆腐,水果等,供桌后方中间摆放香炉以及碗筷酒杯,供桌旁还有一个烧纸钱的炉盆。给祖先上香拜年烧纸送钱粮,祈求来年全家安康,其实也是传承敬老的美德。
年夜饭又是团圆饭,全家老少齐聚一堂。吃完饭,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鼓励读书的小朋友天天向上,也鼓励工作的小朋友更上一层楼。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的春节特色节目,年夜饭后大家相聚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嘻嘻哈哈一晚上。边看春晚,还一边准备初一早上的早餐,包汤圆,一半咸的,一半甜的,为了区分,咸汤圆是圆形的,甜汤圆是椭圆形的。从馅料到面皮全部纯手工打制,好吃得不行。到了零点的时候,家家的炮仗都响了起来,红红火火新一年。
大年初一的早上,又是一阵停不下来的炮仗声,寓意开门红。这一天不能扫地、丢垃圾和洗衣服,要聚财不能散财。所以初一可以懒洋洋散漫漫的过一天。
大年初二,女婿女儿和孩子带着各式年货回娘家。欢聚在一起的女儿们拉家常,女婿们抽着小烟喝着老茶谈论国际国家大事。和别家不同的是,外婆家的六朵金花替猜码输掉的女婿们喝米酒,不上头尽兴就好。
大年初三,是固定闺蜜聚会的日子。闺蜜们因学习和工作关系,各自在不同的城市奋斗。初三这天早上,大家聚集在预订的早茶店里,聊着上一年度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想要分享的故事,谈着下一年度的各种各样计划。故事是发生过的,大家听着笑着,计划常常赶不上变化,更常常是空想家的纸上谈兵。但因为是闺蜜,知根知底,所以才能任着性子胡侃。
初四到初六,要给常往来的长辈拜年。准备拜年的东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了解这家长辈的基本情况,选购合适合宜的年货才行。可以送烟酒给伯伯叔叔,可以送保养品护肤品给姨妈阿姨,可以送土特产给长辈家尝鲜,家里有小辈的还可以送精致的零食小点。
过完元宵节正月十五,春节才算结束。这一天,吃汤圆,看灯会,当然依旧还会有一轮炮仗长鸣。
欣赏老师佳作,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喜庆的春节中。谢谢,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