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关于诗的“重复字”问题
清明节期间,我在江山文学网——诗词古韵里发表了一组诗词。其中《落花时——清明》是祭祖;《五律——关公》是对我国古代忠义的典型代表关公的缅怀;《五言绝句——中韩足球赛》是表示我国健儿为国争光的意思。中心意思是:慎终追远,振兴中华。
我写诗词,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为了博得什么好名声。不过对上官蓉儿同志的既在《编者按》里边写有按语;又在《大家来说说》里不厌其烦的一字不差的旧调重弹,而不是让大家来说说,则不明其意。
上官蓉儿同志对《五律——关公》这首诗外则没有提出批评,估计毛病也不少,这里就不再多谈。
至于《五律——关公》这首诗,上官蓉儿同志提出了三大缺点,这是笔者以后需要注意的,这里向上官蓉儿同志表示衷心的谢忱。不过,对于这些缺点有些地方我觉得还值得商榷。
下面就《五律——关公》这首诗谈谈我的看法,不对的地方希望广大诗友,不吝指教。
我的小作是:《五律·关公》桃花开结义,忠义远威名。千里单骑走,华容道有情。华雄温酒斩,刮骨疗毒惊。历代多称颂,长生武圣灵。
本诗第一句是写明关公桃园三结义的时间,是桃花盛开时。第二句是写关公享有盛名的原因,即忠和义。第三句是从忠,第四句是从义的具体事例对第二句的进一步描写。可以说是,用忠和义进行对仗。第五句是写关公的武艺绝伦,第六句是突出关公的铁骨精神。可以说是,武艺和精神的对仗。关公本字长生,以武圣和文圣孔子齐名。关公一生以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等闻名于世。第三、四、五、六句,是这些典型事例的精选。小作的第七句和第八句,点出其享有盛誉,像他的本字一样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至于“还有个别重复字”,本诗是“华容道”和“华雄”华字重复。我的考虑是,以前的诗词大家在其五律中也不乏其重复字。如: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其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就既有重复“先”字;又有重复“人”字;还有重复“有”字。孟郊在“劝学”一诗中,有“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中就既有重复“击”字;又有重复“不”字;还有重复“学”字。韩愈的“《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之一”“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王官不可缺,未宜后诸生。”中既有“学”字重复;也有“不”字五次重复。王昌龄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有“水”字的重复。七律也不乏其例,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中就有“凤”字三次出现;“台”字也有两次出现。因为本文是在谈五律,这里就不再多举例说明了。因此,五言律诗中也不是说绝对不许有重复字。为了加强语气;有些是特意词组,出现个别重复字也是可以的。当然,律诗要求严格,少出现重复字是需要作者注意的。
我认为写诗填词既要有框框,没有框框不是诗词;可又不要过分拘泥于框框。古人都如此,今人更要向古人学习,具有开拓精神。诗词是为现实服务的,我觉得既要重视形式,也要重视内容。尽量追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而以形式服务于内容为根本,这才是诗人应持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