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春天,以花的名义盛开(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春天,以花的名义盛开(散文)


作者:林之 布衣,29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89发表时间:2017-04-08 11:54:35

玉兰花
   对玉兰花不止喜欢和欣赏,因为,玉兰是我母亲的名字。
   儿子说,听姥姥的名字,就知道是个大美人。
   一次,专程带母亲去看玉兰花,我把儿子的赞美转达给她,忘形之际脱口而出几个“玉兰”,我以为母亲会为之自豪,但母亲却用几许责备的眼神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我后悔没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该犯长辈的忌讳,那么轻易就把她的尊名说出口。
   自此,玉兰花在我心里愈加端庄和神圣。若写花,第一个要写的必是玉兰。写她,犹如写我以玉兰为名的母亲。 据说,新婚的日子里,母亲曾穿过一身宝蓝色的旗袍,与其同龄的人,至今回忆起来还啧啧称赞。那时的母亲,多像一朵高雅的玉兰。
   玉兰花,属于早开的花,和杏花脚前脚后地绽放在料峭的寒风里。玉兰耐寒,早在寒冬腊月已经开始孕育花蕾。在《楚辞》》中,未开放的玉兰,称辛夷,入药。又因形似笔头,外面裹一层绒毛,故又称木笔。
   我常去看的玉兰,生长在政府大院里,一二十棵,独占了院子的东南一角。三月里,无暇的白,大气的紫,高高地仰望着天空,亦引领大地的生机。花,半开未开时最美,花瓣微旋着合拢在一起,像呵护着心灵深处的一汪清泉。但一旦开放,花型就散了,凋零的迹象不可掩饰。一夜之间,地面就会铺满了白的紫的雍容的花瓣。
   轻轻地捡起来,舍不得丢掉,于是,用一张纸铺着,晾在后阳台上。干了以后,用它泡水喝。清香似有若无,需你细细品味,随即入喉润肺,整个人为之清爽。而那舒泰漂浮的花瓣,让我久久端详,捧着温暖的水杯,一如拥抱我貌美如花的母亲。
  
   杏花
   今天是春分。
   夜间就听到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到了清晨反而小了。但雨却一直在下,绵密而轻柔。 温度忽然降低了许多,昨天还春装薄衫的人们今天又换上了厚衣。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又想去看看我昨日才探望过的杏花了。
   春分前后,是杏花开得正好的时候,两三天的功夫就由乱点碎红到满树的洁白。杏树有着天生的老气,树枝一概的遒劲苍老,经年的老树上还会有古意苍苍的木疙瘩。但杏花却粉嫩的惹人爱怜,让你禁不住想嗅嗅她亲亲她,当她娇羞的花朵拂过脸庞,那含蓄的花香也让你微醉,仿佛饮了春天的美酒。
   雨中的杏花更加的素净雅致,每片花瓣上都聚集着晶莹的水珠。“杏花春雨”,是一种景致更是一种纯情,她纯到让你心疼,让你不忍心去触及,不忍心去打扰。一把雨伞,静立树下,花与人,两两相望,互不言语,只那烟雨中的遇见,就极好。
   儿时,我们邻居的园子里也有几棵古老的杏树,春天开花时,整个村子都明亮起来。但对小孩而言,垂涎的不是杏花,而是挂在枝叶间的杏儿。从它们还是青杏时我们就常去树下溜达,因为怕主人骂,所以只敢捡拾掉在地上的瘪杏解馋,但那种酸涩真是不可名状。
   好在,我二姑家也有几棵老杏树,当二姑挎着箢子送来黄澄澄的麦黄杏时,才满足了我们对邻居家杏树的渴望。母亲说,吃多了上火,又说,吃完了麦黄杏,就得赶快去割麦子了。
  
   紫叶李
   今天,要替文字感谢一种花——紫叶李。
   读高中时,学校门口的街道两旁有一种红叶的树,每到春天,开着不起眼的花。来来往往中,有感于它的朴实和安于贫寂,以之为主题写了篇日记,投到学校广播站。第二天早操时,居然听到有人在朗读它。
   那是我的文字第一次被公布于众。曾经问过自己,如果今天对文字的追逐也算是文学梦,那么,这个梦是不是从那篇日记埋下的种子呢?
   知道紫叶李这个名字,还是近几年的事。小区门口的马路两侧栽有高大的垂柳和谦逊的紫叶李。紫叶李未叶先花,开放时正是杨柳依依烟树历历。柳树的婀娜与嫩黄,紫叶李花的粉白与繁密,在三月的阳光里,明亮又清凉。穿一身轻便的运动装,信步走在树下花影里,身心都仿佛得到了洗礼,不染一丝尘埃。日子虽然简单,但有它们为伴,觉得自己是一个富有而幸福的人。
   花落时,比杏花更轻,比柳絮更静,接在掌心里,你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分量。花谢以后,紫叶随即展开了,之后是一段沉寂的时光。当人们不经意间,抬头看见那满树溜圆而又光滑的果子时,季节已经跑到了初夏。
   “花,不娇不艳,朴实得令人心静,无欲无求;果,紫红泛光,多肉,初为酸涩,熟透则酸甜开胃。尽管,许多摘果人会劈断它的树枝,但春来,依然开放,自我,不怨。很庆幸能这么阔绰地接近它们,与它们时常同行和对望。”——发了这个说说,朋友说,你真是一个福点很低的人,不过是几棵开花的树而已。
   是啊,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路,大路两旁有木成林,春可看花,夏可食果,秋可赏叶,这不是福,又是什么呢?!
  
   荠菜花
   对荠菜的亲切,值得我用上最动听的语言,但那依然表达不清楚。
   因为它是大地之子,是乡野的生灵,它存在的意义超越了我们的观感和味觉,它像大地篇章里献给人们的一种情结。
   从秋天种下麦子开始,我就眼巴巴地盼着荠菜的出现,有了它,我对秋之大地的痴恋才有了具体的依托。
   经过冬天到春天,我们一直在追寻着荠菜的身影。当我们惬意地徜徉在田地挖着荠菜,我们便拥有了清风和阳光,便想起了母亲和贫穷而又甘之如饴的童年。我们怀着爱和敬畏,把它变成一道道美味佳肴,我们仿佛咀嚼到了大地深处最深情的歌吟。
   第一朵荠菜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也只有大地最明了,它们在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折皱里,都能找到自己的春天。“三春荠菜花,桃李羞繁华”,在古代,上巳节和清明节,人们在踏青时有簪花戴柳的习俗,她们簪的花里,就有荠菜花。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大地给他们准备了最好的花簪。
   荠菜花小而白,密集,优雅,像花店里的满天星。我唯一一次送给老师的礼物,就是荠菜花和婆婆蒿花凑起来的一束鲜花。那时,老师年轻而清纯,却也常常叹惜我们不能理解的苦闷青春。我把花捧到她面前,并祝她开心。不知当初的她是否感受到了一个初中女生的自然之心。或许今天的她已完全忘记了那束散发着泥土气息的鲜花,但那依然是我给她的最高献礼。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春风抚遍,今又荠菜花。当它们在我的脚下绵延成一片低矮的白色的花海,我竟不知道该如何来赞美它们,我只能停下来,和它们坐上一会,让心中所有的感动也澎湃成海。
  
   阿拉伯婆婆纳
   的确是被阿拉伯婆婆纳那优雅的蓝给迷住了,还有这个接地气的名字。
   我自诩认识太多的野草花,但很久以来却不知其芳名。若是和朋友们提起“那种小蓝花”,大家就心有灵犀,知道说的就是它。后来在一条关于常见花卉的微信文章里,才晓得它同样有个迷人的名字——阿拉伯婆婆纳。
   婆婆纳,是种勤劳的花,几乎一到春天它就发芽、分枝、开花。不动声色地就抢先占据了春色。在公园,你时常会听到身边有人惊讶地问:“这是什么花呀?”同时,会有人惊讶得面面相觑。但有没有答案,都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喜欢,这种自然生长的小野花,比那些人工种植的花卉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和美的感慨。
   婆婆纳是种很率性的花。或许有土有水的地方就会有婆婆纳,一片片,一簇簇。它娟秀清纯的模样里,也藏着天地生灵的倔强和顽强。
   但俯下身子细细观赏,你会发现,婆婆纳是一种多么可爱又呆萌的小精灵啊。它伏地而生,茎端却永远向上,好像刚会抬头的娃娃,好奇地支起脖子和脑袋,观察着这个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它小小的叶子上蒙一层细软的绒毛,边缘有明显的凹凸。叶子层层叠加,看起来也像一朵朵精致的小花。但最惹人喜欢的还是它蓝色的花朵,四瓣,圆润,小巧,花瓣上有辐射状的深蓝色条纹。总觉得它像笑脸,像童话,面对它,你心里也荡起笑的涟漪。
   婆婆纳,全草都可以入药,可治疗风湿痹痛、 肾虚腰痛、外疟等症。但它也会严重危害农作物,而且还是多种微生物和害虫的寄主呢。想不到,看起来乖巧可爱的婆婆纳,还有着这么多的阴谋。
  
   油菜花
   从前的油菜花,开在墙根的石头旮旯里,那是母亲不小心撒落的一粒种子;或许开在菜园边上闲散的地方,那是母亲顺手撒出的额外收获;最多,它们会整齐地开在一步见方的畦头,那是母亲专门留下来,用作打种子的。因为少,所以娇弱,是春天的点缀。
   如今的油菜花,是春天当仁不让的主角;是游春踏青的人们“踏花归,鞋底香”必看的风景;是春天这块广袤无边的调色板上最流动、最明亮、最铺张的色彩。
   它在水边,水因它而明媚多情,岸上的黄和水里的黄,连成一条流动的彩带,白云的倒影是它深远的点缀。 她在山坡,山坡因它而风情万种。黄色高低起伏左右飘摆,山脊更柔和,远山更明亮。它在平原,田野因它而万里锦绣,麦子的绿油菜花的黄,绵延天际,如华丽的绸缎;即使开在人家的房前屋后沟沿路边吧,也是同样的蓬勃热烈,每朵花都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已经无力再耕作的父亲,也在那半亩自留地的银杏林里撒下了油菜。前几天打电话说,油菜花开了,只是收菜籽时可能要你来干活了,大姐太忙,二姐在外地。我说放心吧,抽个周末就可以干完,保证不让你的菜籽烂在地里。父亲不再说话,只一个无力的“嗯”字,又掀起我心底浩荡的疼痛。父亲一生酷爱花草,他不可能不懂得油菜花的美,父亲一生都在土地上躬耕劳作,他几时为这区区半亩地的收割犯过愁。
   油菜花开的正年轻,我该如何来安慰已经年迈的父亲?
   油菜花的黄,是春天这块广袤无边的调色板上最流动、最明亮、最铺张的色彩,在这最流动、最明亮、最铺张的色彩里,也有我父亲的区区半亩。
  
   连翘
   连翘花开的时候,迎春花已经退隐到春天的背后。但太多的人们依然把它叫做迎春花。
   连翘大约在春分之前开放,那时寒意未消,春日迟迟,人们还穿着厚厚的衣裳,百花还在奔往春天的路上,把它叫做迎春花,似乎也还恰当。
   连翘,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五千年前,被后世尊为“华夏中医始祖”的伯岐在山上采药时中毒,他的孙女连翘情急之下捋了身边的一把绿叶,揉碎了塞到爷爷的嘴里,爷爷因此而得救。之后伯岐在研究中发现这种绿叶的药效,把它记入中药名录,并取名为连翘。
   连翘花期较长,待到最美四月天,各种花卉齐齐开放时,依然能看到它还有未落的黄花点缀在嫩绿的新叶间。连翘与迎春,容易为人们混淆,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迎春花一般是五瓣或六瓣,花瓣圆而花裂浅,花朵向上开放。连翘花则是四瓣,花瓣狭长且花裂深,花朵向下低垂,故也有人称它为倒挂金钟。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倒挂金钟另有其花,
   我常常去的大院里的那条小河,很窄,两岸连翘伸展的枝条把小河给覆盖了。岸上的花与水里的影连在一起,水底的游鱼和新发的芙蕖都逃脱不掉黄色的包围。
   据说,连翘花的花语是预料,若睡觉时在枕头下面压着连翘花,就会梦见未来伴侣的容貌。那么,于连翘而言,她梦中的伴侣该是这风华无双的春天吧。与迎春花轻盈的黄相比,连翘花的黄又多了几分成熟和含蓄。
   其实,对于花,分辨不清又何妨,迎春与连翘,一个在春天来时的路口翘首企盼,一个在春天的怀抱里低眉沉醉,都是一样的美好,一样的美好。
  
   丁香花
   昨夜我把她囚香,放在阳台浅淡的月光下,关上门。只因她香气太重,怕我糟糕的睡眠受不了她的侵袭。
   今晚,我在你的身边来回踱步,窗外小雨淅沥,春意缱绻。灯光下的你,优雅中又添几分素白。
   “丁香空结雨中愁”,雨中的丁香花又会是何等的幽怨轻愁呢?
   “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满山遍野,你还觉得孤单吗……院子里栽满丁香花,开满紫色美丽的鲜花,我在这里陪着她,一生一世守护她。”唐磊的《丁香花》,简单的歌词,唱出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是否,每一朵花都预示着一种美丽的爱情?是否每一朵花都有打动爱情的瞬间?
   小子说,丁香花实在是太优雅了,难怪戴望舒会把她写进《雨巷》里。是啊,自从有了《雨巷》,丁香花,油纸伞,结着仇怨的姑娘,几乎也成了优雅的文学符号。
   而我初识丁香花,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我不期然就闯进了它的香阵里,正疑惑时,听到身边有人说:“丁香花开了”,那一刻我真是吃惊又兴奋。原来,我们在诗里反复回味和向往的丁香花就在身边,而且是这样的娴静优雅。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都要去树下徘徊,只为去看望我心仪已久的丁香花。
   有人说,如果谁能找到五瓣的丁香花,就会有幸运降临。可是,即使遇见四瓣的丁香,也是足够的幸运了。太多值得珍藏的遇见,不都是在这样意料之外的幸运中完成的吗?比如落花和流水,比如飞鸟和远方,最美不过的,比如我和你。

共 504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写这篇按语之前,我想表达一下对作者的感谢:这样的一篇花儿聚会,一直是我想写而没能完成的。每年春天,我都会对着这些花儿一次次地叹息:看不够,舍不得,一次次顾盼,一次次留连。玉兰花美丽和凌乱,杏花的傲娇和低调,紫叶李花落时如雪花纷飞,连翘燃烧之后黄花绿叶的那份相宜,丁香花,传说一样的花,现在也由诗词走入了庭院,散播着浓郁的芳香,油菜花,也是热情的花,人过花香满衣,仿佛红红火火的日子,让人无法忽略。文中所写阿拉伯婆婆纳是我不知晓的,但读完这段文字,忽然便想起了早春,所有花都还没开的时节,在那个异乡广场畔的小块儿绿地里贴地开放的小朵蓝花。三两片小小的叶子,一朵比叶子稍大些的花,那是婆婆纳么?小花大能量。作者对荠菜花的感情是我不能理解的,但我很熟悉那些小小的白花,尤其是大片的荠菜开花的时候,爽心悦目。文章语言简洁流畅,干净素朴。虽然满纸的花团锦簇,却不俗腻,相反,很温婉舒服。佳作,推荐阅读!【编辑:石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石语        2017-04-08 11:57:48
  读这篇文章,仿佛是我自己在写一样。那些花的情状,盛开或者颓败,都是我熟悉的。紫叶李又叫红叶李,还有丁香,本来不认识,忽然灵光一闪,说:哦,我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喜欢此文,也祝作者创作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