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杰与刘云
见到刘云的时候是那一年的冬天,也就是1979年的冬天。姜杰记得很清楚,是12月10日,姜杰和刘云一起考到N单位工作,并且一起去A地培训了会计,这一年姜杰18虚岁,刘云17虚岁,都还是懵懂少年。
这个年代还很闭塞,什么都很传统,姜杰一见到刘云脸就会红,男孩子脸红,这可是比较少有的事,因为姜杰长得有点像“奶油小生”,昨一看来就有点像书呆子的样子。
姜杰的叔叔是个小学教师,是师范学校毕业的(中专)。毕业以后在一个省级农场教书,就送侄儿姜杰一把口琴,姜杰正好带着。
姜杰身高1.73米,瘦瘦的个头,满腹经纶,一肚子都是诗和歌,还会写小说。据说姜杰1976年就开始发表现代诗歌,1977年就写出第一篇中篇小说《鬼雄》,说的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1976年结伴同行辞世以后,到了阴间,看到阴曹地府竟然跟阳间一样,有那么多的不平事,贫富悬殊也那么大,也存在剥削和压迫,所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照样活着的是人杰,死后照样为鬼雄,带领受压迫被剥削的穷鬼闹革命的故事,最后居然也把黑暗统治都推翻了,建立了新的阴曹地府,而这个新地府是没有压迫和剥削社会的。
所以了解姜杰的人都以为姜杰是一个神童,不了解姜杰的人都把姜杰视为疯子,不过疯子归疯子,姜杰的奶油小生的长相,和文采斐扬的传闻却大名鼎鼎,如雷灌耳。
况且这个时候姜杰还在写一篇长篇自传体小说《我的路》呢!
刘云应该是这个会计培训班长得最漂亮的一个女孩子,天姿绰约,皮肤特别白皙,鹅蛋形的脸庞,一双非常清丽的眼睛,在两道非常清秀的眉毛覆盖下,可谓熠熠生辉,咄咄闪光,秀丽端庄的鼻子,小巧适中的嘴唇,一笑就微露出的上下两排齐刷刷白净净的牙齿,笑也嫣然,不笑也非常清丽,真的是大大的美人胚一个,“江山代有佳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姜杰把佳人改成美人了,更直接地道出刘云的美丽。
其实姜杰也是很帅的,两颗幼稚细腻的心,是不能相撞的,一撞就会流火四射的。
这一个晚上,在A地放映电影《青春之歌》,这是写美女学生林道静怎样从一个进步学生到参加革命,投身革命的故事,最后成为一个革命勇士,小说的作者是杨沫,与著名的电影演员白杨是亲姐妹,这两姐妹,一个是红色作家,一个是红彤彤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在我们的那个年代,可都是顶呱呱,很出名的家喻户晓的人物。电影《青春之歌》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基本情节基本是保留在原著的基础上的,没有做多大的改动。
这个电影是在露天的广场上放映的,刘云和姜杰都一起去看,而且都是站着看的,因为当时大家都是一起去培训会计的。
姜杰有四个男伴,刘云也有四个女伴。
“刘云,林道静经过了好几次恋爱,林道静确实是个美人儿,人见人爱,江山美人,美人江山,这古往今来,都是这个样。你说林道静第一个恋人是个进步学生,但是革命斗争立场不坚定,最后成为叛徒了;第二个恋人卢嘉川又有缘无份,最后终虚化;第三个恋人江华,看来是爱的终及PK,是林道静的爱的终点和归宿。林道静可谓美若天仙,又喜爱文学、音乐,她会那么多的乐器,会那个多项的文学创作,可谓多才多艺,一专多能,一身都是才艺,真是个表里一致,内外兼修的俏丽佳人。可是一生却历经坎坷,与三个男人相爱同居,真的是美人没美命,一路多坎坷呀。”姜杰对着刘云说。
刘云应声说着:“南唐后主李煜,一生也很多才,能诗善赋亦能词,至今流传的《虞美人》和《浪淘沙》应该说是词章上的古典精华,也可谓李煜的千古绝唱,但李煜爱美人不爱江山,最后只能悲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又悲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你说李煜也真是傻透了的书呆子皇帝,这就是一个书呆子的傻。情再美,如果没有江山,最后也只落得个‘无限江山,别时容易惜时难’呀。”看来刘云是话中有话,意在提醒姜杰,不要因情误大业鲲志。
“说得好,有远见,想不到一个绰约女子,竟深蕴人生大志,实为俊俏女子当中不常见的女中豪杰也!”姜杰频频赞叹曰。
“女子也有远志远见者,并非美貌女子就都是绣花枕头。中国的美艳女子,如武则天,王昭君不都是很有作为,巾帼不让须眉的有为女杰吗?”刘云不折不扣,不慌不忙地应答着。
自这一场电影以后,刘云就经常和姜杰形影不离,成双结对,一起唱歌,一起谈文学,一起作诗填词,姜杰吹口琴,刘云就唱歌,还到河边一起洗衣服,一起进行民歌对唱,到A地茶厂基地劳动时,还一起结伴而行。在这个会计培训班上的六十多个学员当中,他们的恋情其实已经悄悄地流传着,都说他们是郎才女貌,才子佳人,门当户对,千古绝唱的最好一对。可是这一年,姜杰才十八虚岁,刘云才十七虚岁呀!
结果,在会计培训结业考试上,姜杰会计知识考了99.5分,政治理论考了98分,获两科总分全体学员排名第一名;刘云会计知识考上了98分,政治理论考了98分,获所有女学员中的第一名,也是全体男女学员当中排名第四名的获得者。
一代天骄的两个俏丽的情种姜杰和刘云的初恋故事,就这样在会计培训班中不径而走,悄悄地被流传开了。初恋,也许可能是人生最真纯、最难忘的恋情吧!
2017.4.8
写于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