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兰花

编辑推荐 兰花


作者:爱做梦的熊 布衣,155.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05发表时间:2017-04-09 20:18:55

兰花 春暖花开,群芳吐蕊,百花争艳,配以青山绿水,满满都是诗情画意。但是有一花我却在曾经一段时间里一度认为它是草中的一员,那便是兰。因为它的身姿若是没了花朵真像耸拉着的韭菜,放于花草丛中真似草木,难辨花容。现在确实不同了,喜欢兰花,尤其是它的品质气节。
   兰花乃是十大名花之一,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为其沉醉,惹得多少才子佳人为其吟咏,无数丹青妙笔为其挥毫。
   兰不像牡丹那样艳丽富贵,也不似海棠那样娇美高贵,兰花没有醒目的艳态,也没有悦眼的身姿。但是兰却美在高洁淡雅,质朴文静的气质,故而有“花中君子”的美誉。
   兰花是纯朴的,提起兰花便想到空谷幽兰这个词。兰花的生存环境跟一般鲜花是不同的。兰花是不喜招摇的,总是在空谷,墙角等幽静的地方过着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的恬静生活。花能如此,人呢?任何时候,都不要跟别人争,争来争去又能如何?百年身时一回首,自己是否会为了与人争而含笑。自己的子孙亲朋难道会因为你与人争而视为荣耀?人有心,心小时,立锥无地;心开阔则包罗万千。心胸豁达一点,人生开阔一些。“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百花的美是怎样的?是艳丽的!兰花的美却是俊雅的,它是一种风格独异的花卉。赏兰花就不得不说兰花的叶了,兰花的叶本似韭菜,但却多出众多变化,各展各自神韵。最外圈的兰花叶多是斜斜的,清风吹拂便翩翩起舞,大自然给了什么就欣然享受什么,如此飘逸洒脱;往里一圈生长的叶则刚柔并济,靠根茎的部位直立挺拔,而靠近叶梢的部分则体态柔美,摇曳生姿;再里面生长的叶多直立状,纤细的身姿不是柔弱而是挺拔,彰显着雄健刚劲。难怪古人张羽的《咏兰叶》写道:“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观叶胜观花。”
   随着千百年来的栽培,如今的兰花品种繁多,色彩丰富。兰花的花朵身姿玲珑娇小,色彩清丽高雅。白色的超凡脱俗;嫩绿的清丽雅致;金黄的富贵吉祥;大红大紫的花开艳丽,高贵雍容。现在的兰花花开后花瓣也是形态各异,有的像荷似梅,高洁端庄;有的形如秋菊,有的形如牡丹,风姿绰约,令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
   “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兰花清香宜人,兰花香自古被人们所喜爱,被冠以“王者香”的美誉。兰花的香是什么样的?是“清”的,是“幽”的。“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古人这首诗将兰花的幽香表现得淋漓尽致。兰花香清幽脱俗,飘忽难觅,一盆在室,芳香四溢。兰花香还有着催生去病的传说。寻之,让人静心寻觅;品之,让人心旷神怡。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画最难的是描绘出神韵,就如刘子晕的《海棠花》诗中感慨的一样。美在外表是粗浅的,美在灵魂才是真善美。兰花最让人爱的便是它的品格。
   兰花是贤德的大儒,兰花生于幽谷,少有阳光温暖,常有冷风吹拂。兰花生无桃李春风面,却甘心绿衣青葱傍石栽,纵使无人亦自芳。《孔子家语·在厄》中写道:“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劳而改节。”环境影响人是不争的事实,但能立于困境而自芳更是难能可贵的。
   兰花是高洁的隐士,不与桃李争艳,不因霜雪变色,优雅超脱,不媚世俗。如苏辙《种兰》诗:“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怜霜;根依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常见楚词章。”
   兰花是清白为人,孤芳自守的君子。如刘克庄《兰》诗:“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孤高可把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
   兰花宽容厚德,默默奉献。揭溪斯《秋蕙》诗:“山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咏兰花》诗:“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兰的高洁形象至清至纯,深远影响着我们。如“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兰花便被借来表达人们纯真的感情。又如“气若兰兮终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兰花便成为古人用来表达忠贞不移的爱情的信使。
  
  
  
  

共 16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饱含深情的文笔礼赞兰花,不仅写出了兰花的高洁品质和绝美幽韵,更加可贵的是托物言志,以兰喻人,极富启迪意义和教益。如作者所言,美在外表是粗浅的,美在灵魂才是真善美。兰花最让人爱的便是它的品格。能立于困境而自芳更是难能可贵。人有心,心小时,立锥无地;心开阔则包罗万千。心胸豁达一点,人生开阔一些。“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佳作引用历代文人墨客对兰花的礼赞,表达一种超凡脱俗的高洁境界和情怀,底蕴厚重,颇有启迪意义,推荐阅读!【编辑 上善若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上善若水的心灵花园        2017-04-09 20:53:45
  佳作底蕴厚重,具有启迪意义和教益,感谢赐稿,期待更多精彩!
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中学时代开始发表作品并获得中外文学大奖多次,语文老师,共和国先锋人物,全国多家图书馆特聘文化讲师,长期致力于古典诗词底蕴的探讨赏析和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