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异乡生活拾锦(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异乡生活拾锦(随笔)


作者:陆鸿禧 秀才,1991.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60发表时间:2017-04-10 22:07:16

一、思乡
   晚饭过后,悠闲地漫步街头。边塞青城入夏以来雨水比较勤,是连续五年来市区降雨最为频繁的一年。因此,夏夜不是往年那样的燥热,空气中的含水量相对以往同期有所增加。清新的空气给市民们的精神上带来几丝不可多得的快乐,蚁群似的人流脸上流淌着浅浅的笑容。
   红晕的路灯下,街道两旁的洋槐俨然少女一样婷婷玉立,低矮的紫丁香灌木枝繁叶茂,碧绿的海草像毛茸茸的毡子似的亲吻着硬化后稀缺的土地。宽阔的二环路上,车辆密而疾,车灯的光速编织着马路上的色彩,熙熙攘攘的人流增添了路面上的活气。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五颜六色的过往车辆奏响了城市夏夜的交响乐。
   信步街头,聆听着噪音的曼妙,迷茫在城市快节奏的氛围里。伫立灯影下,偎依洋槐的娇躯,仰视一座座高楼大厦上窗口中晃动的身影,平视那些酒店门前嬉笑的男女,品味着音响里的靡靡之音……咀嚼着生活的苦辣酸甜!
   偎依在洋槐的躯干上,轻轻地抚摸着它柔嫩的枝条碧绿的叶片,脑海中搜寻着五年前的记忆。一千八百多个月盈月亏的光阴里,当初,一只手完全可以握得住树干的小洋槐,如今腰杆已经两手合围略微有余了。岁月匆匆,洋槐在城市的喧嚣中静悄悄地环展年轮。
   也许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洋槐从少年走到中年、老年,参天耸立。为过往行人遮阳避雨,为城市靓丽老骥伏枥,宁可城市人负它,它不负城市人。不敢想象,不愿想象,那时的洋槐还能窥得见今夜高楼上窗口中晃动的身影吗?还能瞧得见今夜穿梭的人流吗?今夜的笑脸还有多少笑傲人间?今夜的酒店门前嬉笑还有几何能在?可爱的洋槐,你今夜的欢乐能有几何?到那时你还寻得见今夜熟悉的面孔吗?多情的洋槐,到那时还能彼此相拥吗?
   人生如梦,恍惚之间,青丝变白发,岁月蹉跎流年间。漂泊他乡,远离故园五年整。家乡多少熟悉的面孔做了古。每次回乡都有无法言喻的遗憾!
   故乡牵念皆可弃,唯有父母心头记。漂泊的岁月里。年迈的父母时刻在梦里,还有那一母同胞的弟弟和妹妹始终萦绕我梦中!
   喝着异乡的水,吃着异乡的饭,沐着他乡的朝霞,浴着他乡的弯月。我心依旧是家乡的心!我的父母早已在我的心底烙上家乡的
   痕。
   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北疆白杨,叶落归根!
  
   二、“智慧”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政府在滨河水上公园中段举办“2012年夏季苏杭丝绸交易博览会”7月12日晚下班后,我骑自行车去滨河看灯展时获悉了这一消息,次日正好休息,早饭后,便和老伴带着小加益去了丝绸展销会场。到了现场,我用相机拍了几张照片,便混入人流进入马路上临时搭起的展销会场。
   摊位上发出的叫卖声全是南方普通话,讨价的几乎都是内蒙西部区的普通话。这两种普通话的味道和北京的普通话比起来,味道迥然不同。江南的充满甜食的味道,呼市的散发着山西老醋的浓浓酸味。我聆听着酸甜结合的讨价还价声,漫无目的的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没有丝毫要买的意思。不买的原因除了囊中羞涩,钱包比脸还干净,还有从小受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熏陶。受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洗礼的结果,思想里一直认为,穿绫罗绸缎真丝类服装的人,除了地主就是老财,最低也是汉奸,反正好人不穿那种衣服。童年时代的电影、小说、学校老师的谆谆教诲,已经在我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种思想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根深蒂固,毫不动摇!
   记得老伴曾经为我献过一次爱心,香港回归那一年仲夏,私下里为我买回一件白色丝绸面料的衬衣,款式当时也很时尚。我和老伴去北京。石家庄、正定……旅游时穿着了,十几天的旅行中,无论走到哪里,都觉得人们的眼神像是在欣赏社会主义时代的坏人,出门在外,经济拮据,无力更换,别别扭扭地穿在身上,招来异样的眼神,心里在想,反正没有熟人。回到家中,这件老婆的爱心就和我彻底脱离了关系,后来送给了一位好人,了却了我的心愿,卸下了我心灵上沉重的包袱,让我又坦然地回到贫下中农子女根红苗壮的原状。
   我对丝绸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心里还一直在怀疑南方人在用化纤产品,哄骗北方人,不健康的心理活动,让我琢磨此次玉泉区政府在滨河举办“2012夏季丝绸展销会”的目的是在拉动房地产,提高房价。滨河水上公园是呼市政府投资138个亿(数据来自《北方新报》)打造的城市最亮景观河。滨河两岸全部采用花岗岩铺地,雕梁画柱美轮美奂,亭台轩榭,假山真水,喷泉、凉亭、泳池、长廊、水中蒲草生机勃勃,岸边垂钓者络绎不绝,河两岸松树、柏树、看桃树,黄花、菊花、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花园般的环境周围新建的楼房,鳞次栉比,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周边在大量开发楼盘,房价每平米都在5000以上,炒房人欲眼怒睁,瞳孔放大;受苦人唉声叹气,垂涎千尺。
   盖房的买不起房,买房的不会盖房,天下乌鸦一色黑!
   我不怀好意的猜测着玉泉区政府的居心叵测,索性步出会展中心,与门口发放纪念品的南国后生胡侃起来,瞎侃中发现了当地老年村妇的超人智慧!
   凡是购买一件产品的顾客,不分产品价值多少,走时都可以凭借手中的产品在小伙子这里领一个印有“2012年夏季苏杭丝绸展销会”字样的红色拎兜。据我估计在当下物价暴涨,人民币不断贬值的今天,那个兜子成本最低得五毛钱人民币。
   受经济利益驱使,那些勤劳朴实善良的老妪们开始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在一边窃窃私语,集思广益,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都能移啊!
   只见老太太们开始轮番上阵,一件价值十几元的深色碎花上衣,接连不断的经过面孔不一的手,在发放纪念品小伙子的手中换走一个又一个昂贵的兜子。
   小伙子笑眯眯的在发着兜子……我在一边大略数了一下,大约换走20来个兜子,一群可敬的老太太们脸上带着胜利的微笑,纷纷离开会展中心。
   面对着愈走愈远的一个个陌生的背影,我想起一个笑话。唐僧领着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阳光明媚的一个中午,途径一个绿树环抱的湖水,七仙女正在湖中裸浴、嬉戏打闹。发现岸边有凡人经过,都隐身水中。馋的猪八戒直流口水,也无法看清七仙女的全貌。这时师傅唐僧,双手合十,轻声说道:“阿弥陀佛,小心水中鳄鱼!”七仙女闻声裸奔上岸,徒弟猪悟能感慨道:“师傅的智慧不可超越呀!”
   老太太们以为发挥了一生中最精彩的智慧,其实呀!可怜的老太太们,你们的智慧无法和师傅唐僧比呀!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是连娃娃们都懂得的道理啊!你们的私心是商人们早就设计好的圈套,你们的贪图小便宜,正中商人下怀,您们是流动的广告;您们是无偿的广告代言人;您们是陶醉在商人奸诈里的受苦人;您们是经济社会里最朴实的劳动者;您们是最缺乏商业意识的人!您们是此次丝绸博览会的活广告!
   路边那些“……原价八百八,现价八十八,赔钱赔厂家,让利让大家,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动听的语言打动了多少贪欲的心,卖掉了多少伪劣产品!
  
   三、尴尬
   一天晚饭后,觉得家中有点闷热,索性到小区外面的二环路边遛弯。二环路边的夏夜是沸腾的。晴朗的夏夜,二环路边的烧烤摊位一个连着一个,以烤羊肉串为主打食品的摊位摆满路边,脍炙人口的烤肉香味弥漫在城市的夜空。
   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落座在摊位的圆桌,吃着烧烤,喝着啤酒、饮料。看戏听歌……惬意洋溢在脸上,幸福荡漾在眉宇间,香气弥散在夏夜的空间。歌声、低音炮声、混杂着马路上过往车辆的马达声、鸣笛声……构成夏夜嘈杂而不乏温馨的浪漫!
   《二人台》是内蒙西部区从山西泊来的地方剧种,其表演形式很像我国东北地区的《二人转》。表演者通常都是一男一女,剧情中体现着"说、学、逗、唱"的风格。内容也是雅俗并蒂,这一点很像《二人转》的粗口。和二人转不同的是,二人台采用西部区方言表演,如果听不懂阿宝的“山丹丹开花红个艳艳……”就无法进入剧情了。
   在呼市喜欢欣赏《二人台》的观众九成以上的观众年龄都在不惑以上。那些在工地上劳碌了一天的农民工兄弟,途径路边,有的放下电动车,开始吃着烧烤、喝着啤酒、饮料,放松一天的焦虑,缓解肌肉的劳累,有些面对三元一串的烤肉,五元一瓶的啤酒望而生畏,伫立路边做起免费观众……
   因为有《二人台》的助阵,烧烤摊的生意十分火爆。几十张桌子座无虚席,服务员忙得不可开交。尽管几位烧烤师傅的脸上汗水不断,顾客的催促声依然接连不断……
   掌声大多来自坐在席上,吃着烧烤、喝着啤酒、饮料的消费者。那些路边无偿的免费观众几乎不给掌声。也许是他们的一只手扶着电动车的把,孤掌难鸣;也许是他们的手劳碌了一天,无力在鸣;也许他们与坐着的观众心态不同;也许还有更多的原因,导致站着的看客不给掌声。那些戏子们似乎也不需要站着人的掌声,戏子们的媚眼、笑脸似乎也不抛给站着的观众。这也许就是经济社会里的经济意识吧?这也许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吧?愚笨的我,怎么也猜测不透那些不给掌声的兄弟姊妹们的内心活动!
   我这个来自东北的戏盲,经过五年的不断努力,基本上听懂了西部方言中的日常用语。可每当遇到《二人台》耳朵就成了摆设。因此我不喜欢看二人台,几次给的掌声都不是恰到好处,惹来身边人的诧异。让人疑心我是个“愣货”。
   看不懂戏,就滥竽充数看热闹,反正不愿回到蜗居。人家在看戏,我在猜测看戏人的心理活动,你说我活得累不累?我的精神是不是有病?尽管遭到内行人的白眼和心底嘲笑,我还是愉快的,因为烧烤师傅对我是微笑的。
  
   四、狂吻
   晚饭后,街边遛弯,因为听不懂内蒙西部区方言,无法享受《二人台》的快乐。只好沿着街边夜游,嗅着烧烤摊上焦糊中散发出来的香气,漫无目的的躲闪着穿梭的人流,越走越远,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天骄花园”的马路对面,,黑压压的人群中传来清晰的普通话歌声,“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闻着男中音的歌声,我加快脚步挤入密集的观众群,原来也是烧烤摊的演唱,不同的是,不是与我毫无感情的《二人台》,而是用普通话演唱着流行歌曲。
   几十张方桌座无虚席,烧烤生意不言而喻。场地中央放着一台落地式音箱,播放器里自动播放着伴奏音乐,三个女人卖力的唱着时下的流行歌曲,掌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烧烤的香烟袅袅,饮料、啤酒的顺流直下,钞票纷纷集结在摊主的钱包,夜色在歌声中悄然前行,优美动听的歌声一首接一首的拉动着消费者的激情……
   三个美女发出来的声音都是标准的男人声音,人们疑惑的目光开始扫描三个穿着超短裙的歌手,三人一瘦两胖,瘦的歌手身材修长,一米七几的身高,穿着黑色的超短裙,鼻梁高耸,恰似俄罗斯后裔,喉结隆起,草原胸部。两个身材丰满的胖歌手,身高略微低于瘦子歌手、也是穿着黑色短裙,喉结虽然没有瘦子歌手隆起的高度,但也绝不亚于一般男人,紧身半袖里的双峰依旧不够海拔,烧烤的师傅忙里偷闲,不时地伸手去触摸歌手的育婴区,惹得观众哄堂大笑。
   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摊主请来的人妖;有的猜测是男扮女装;有的说是阉割后的人造美女……
   几个歌手听到人们的种种猜测,边唱边走到路边,挺直身子,问观众她是男人还是女人,面对着歌手的追问,人们开始语无伦次。前边一个农民工哥们扯着嗓子说,那个瘦高个的肯定是男人。这句话被那个瘦高个的歌手听到了,走到这个哥们前,一把揪住胳膊,被拖到场地中间。把话筒放在他嘴边,让他判断歌手是男人还是女人?民工哥们说男人,歌手说了粗话,让民工哥们用手摸完后在回答。众目睽睽之下,羞得民工哥们脸红得像信号灯,手抖的像患了麻风病,结结巴巴地说,是女的。女的。说完想溜,一把被瘦子拽回来。
   瘦子歌手说,既然说我是女的,你就要回答我的问题,否则不用想回家。
   “我漂亮吗?”民工羞羞答答地结巴出“漂亮”。“真的假的?”民工又断续出“真——的”。“那你爱我吗?”这回民工哥们骨气来了,大声道“我——爱你”。分贝达到了,频率还是不够。“爱我就吻我一口”民工哥们刚刚鼓起的勇气顿时又蔫了,这时瘦子歌手趁其不备,狂吻了一番民工哥们。然后用胖子歌手递过来的湿巾擦干了嘴巴,民工哥们的两腮被复制满了鲜红的口红……
   歌声继续响起,新一轮客人陆续抢到席位,啤酒、饮料开始第二次“烟花三月下扬州”食道管理飞瀑布。烧烤的炭火再次燃起夏夜的激情,焦糊的气味再次引诱出客人腰包里的“伟大领袖”。
   夜色已经很深,一轮弯月模糊在城市烟雾迷蒙的夜空,天气开始凉爽,空中客机的轰鸣打破夏夜的宁静,客机上闪烁的灯光点缀着无边的夜空……

共 13247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游走于他乡的人,那种乡愁永久地存于心中,看着熟悉又陌生的环境,却依然在牵挂故乡,那里有生养我的亲人。一场丝绸展看到百态人生,有着南北方文化的碰撞,有着小市民的贪婪,一切都l如同演戏。夏夜的喧嚣,夜市上小摊的热闹,《二人台》的不明所以。掺杂着各种声音的音乐,演绎着不同人生。寻觅,寻觅,曾经熟悉的身影,却怎么也找不到,只有记忆深处还存有。一次买菜经历,把小贩狡诈的手段揭穿,让人看到为了金钱,居然瞒着良心,用压石块的方式坑骗顾客,人心难测。土豆被伤,有人欢喜有人忧。时光回放,曾经的夜晚因为歌声而感动,一曲《父亲》《母亲》唱出远在异乡游子心声,愉悦被永存心中。因为孙子生病,看到医院里的人,陪护一个孩子的家长多达几人,感受着宠爱孩子氛围,教育孩子该如何做?应该值得思考了。幸福是既简单却又快乐的,儿女孝顺父母安康,作者远在异乡,点滴记录都有着众多感悟,几个人生片段,让读者一起走入生活。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陆鸿禧        2017-04-11 08:00:41
  生活是多彩的,有时动荡的生活当时虽然感觉有些无奈,当岁月走过无数春夏秋冬的时候,回忆起来就像陈年的酒,越品越香。感谢编辑老师的呵护!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