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村庄

编辑推荐 村庄


作者:江北乔木 举人,440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67发表时间:2017-04-11 15:43:25

村庄 大凡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会想他的村庄,因那是生他、养他的地方,那里有他的爹娘,还有其他的亲人、发小和老乡。村庄,就像一棵千百年的参天大树一样,祖先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后人们就是枝枝叶叶,我们就是它的叶。其实,这就是根脉,由根脉而衍生出了命脉、文脉、情脉等脉系,便使村庄更加充盈、灵动起来。
   先说村庄的老根。《辞海》里作了简单的释义:“农民聚居的地方。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看来,这是对村庄的最早完整的释义。而据文献记载,村的名称最早见于东汉中后期,村的早期形态,在先秦时已经存在。范成大的释义与村庄的最初形成时期,整整相距一千多年。村庄早期形态的记载及范成大村庄的释义,就是村庄的老根。
   有了老根,再选择在平原、盆地等处进行“根接”,繁衍形成了新的根系,这就是村庄的根脉。村庄“分蘖”独立后,应当说,一个村庄有一个的根脉,甚而一个姓氏有一个姓氏的根脉。根脉随着村庄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后来,随着聚居的人口繁衍生息,村庄不断膨胀起来,又不得不分离、移居,衍生出脉系的枝节,也就是新的根脉。
   命脉与根脉相似而不相同,大都是由根脉派生出来的,其实,任何生物、事物都有它的命脉。人类的命脉,也就是人类的生命起源。就村庄而言,人的命脉维系于根脉,在根脉的呵护下繁衍生息、成长发展。因而可以说,有了村庄好的根脉,“根深蒂固”,人们的成长发展就有了希望。
   文脉,也就是文化的脉系。村庄的文脉,也是与村庄的根脉有直接联系的。要说中国村庄的文脉之源,就是几千年前的农耕文化,追溯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这就应该是农耕文化最原始的说法了,到了汉代,就以“男耕女织”为中心,形成了农耕文化形态,继而形成以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祭祀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类型。村庄的文脉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因各个村庄的历史沿革、背景、文化基因、生活习惯、发展方式等不同,从而形成了各个村庄不同的文脉。我认为,村庄的历史,就大体涵盖了村庄的文脉。
   情脉,也就是人与村庄所产生的感情,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叫“日久生情。”那是寄托情感的地方,村庄就是人的情感纽带。在村庄居住时间长了,对村庄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会产生感情;对村庄居住的方位、泥土都有感情;对居住在村庄的父母、兄弟姊妹、邻居、族人乃至同村人,都有深深的感情,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大家同饮一河水,同在一个村,便有了生生不息的根,有了割不断的缘;即使对村庄的鸡鸣狗吠、飞禽走兽都有感情,这种感情说不清,道不明,是深在骨血里的,是蕴含在村庄根脉里的,这就是村庄的情脉。因而,那里始终是我们心向往之和情感寄托的地方,那里始终是我们获取慰籍的温暖的港湾,那里始终是我们魂牵梦萦的地方,不管世事如何变幻,村庄总是长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让我们念想它。
   有了根脉,就要了解叶与根的关系。村庄是每个人甚而每个在这里出生过的人的根。那是我们藕断丝连不离不弃的生命之根。不是说“故土难离”吗?不是说“树高百丈,叶落归根”吗?那是每个人与村庄的关系,说到底,是叶与根的关系。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处在何处,不管我们走多远,离多久,心都是朝着根的方向,那是我们根所系的地方,那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那是我们生命的“摇篮”。刚生下来呱呱落地,就在这里接受母亲的哺育;姗姗学步,就在这里接受父母的搀扶;呀呀学语,就在这里接受父母的教育;上学读书,就在这里接受父母的供给、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助。村庄是伴我们一路成长的地方,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了村庄,村庄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情和爱,一旦离开了村庄,就会对村庄深深的思念,想念那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作为“叶”就要对得住“根”,就要不负“根”的期望,做出对“根”的回报。
   有了文脉,就要了解村庄的文脉,不断把它发扬光大。一个村庄的文脉,是经过几十年、数百年乃至千年形成的,是经过几代人、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而形成的,文脉是一个村庄的底蕴,是发展的基石,是一个村子的文化脉络,是子民为之骄傲的地方。作为子民,就要了解村庄的形成、特点、风貌、历史沿革、发展变化、历史人物、风土人情等等,搞好时代传承,把村庄的文脉融合到时代发展进程里,让村庄的文脉在新时代发展土壤中生根、开花、结果。
   有了情脉,就要把情感发挥到极致。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都在村庄里生活,或是从村庄里走出去的,村庄的上空总是弥漫着浓浓的感情,这种感情里混杂着亲情、友情、族情、乡情、山水情、泥土情……情感深深,挥之不去,“村庄”的字眼,总使人感触颇深,那里有我们所熟悉的人,熟悉的乡土,有我们熟悉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常说的“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草木寄情”等等等等。都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和村庄的滋味,村庄总是让我们做着五彩斑斓的梦,也常常梦回村庄。村庄里蕴含的感情总是令人回味,滋味悠长。每每回忆起村庄来的时候,那种浓浓的亲情滋味,总是让人一时无以言表;那种深深的友情情结,总是让人难以忘怀;那种厚厚的族情、乡情之缘,总是让人难以割舍。这些情感直抵心灵,永远难忘。
   村庄,是“鸡犬相闻,炊烟相望”的一首诗;是“山水相依,绿树相拥”的一幅画;是“古今相接,内外相连”的一段故事。这些是,又都不是。

共 21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村庄是人类聚落发展中的一种低级形式,因为人们主要以农业为主,这里又叫做农村。它是走向高级聚落——城市聚落的必经形式。包括所有的村庄和拥有少量工业企业及商业服务设施,但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乡村集镇。在农区或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舟为居室的船户村。村庄聚落一般固定的居民点,按平面形态可分为团聚型(集村)即块状聚落(团村)散漫型,即点状聚落(散村),它受经济、社会、历史、地理诸条件的制约,历史悠久的村落多呈团聚型。这是百度给我们的解释。但是,在我们每一个从村庄走出来的游子的心中,那座老旧的村庄里有我们的根须啊!按语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上个世纪朱晓琳唱的那首《梦回故乡》:“在梦里,我插上了翅膀,飞回了久别的小村庄。天苍苍,野茫茫,野茫茫——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摘几朵百合花,香醉在树旁……问故乡,问故乡,你何时换上了美丽的新装?问故乡,问故乡,可否还记得我当年的放牛郎……”文章中所说的根脉、文脉和情脉,正是我们对村庄有所牵挂的根须啊!同感同慨,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4-11 17:02:12
  无论我们现在身在何处,只要我们是从某个村庄走出来的,那个村庄里便留下了我们的根须,主要是情感的根须。欣赏佳作,问候乔哥。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江北乔木        2017-04-11 18:45:01
  余老师您好!辛苦了,敬茶!非常感谢您精彩的点评和热心推荐!您编写的编者按太棒了!内容丰富,详尽地诠释了村庄的定义,使村庄更加充盈、现实,拜读学习了!心存感激!遥祝创作快乐、春天快乐!精品、绝品不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