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阳春四月话桃花(散文)
四月,春寒已纵,夏暑未起。清明逶迤而去,谷雨旖旎而来。
元好问有诗“梅残玉魇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拆,宜唱喜春来”。写的应该就是四月,最是一年春好处的四月。
四月天,“一树一树的花开”,“戴着百花的冠”,“是爱,是暖,是希望”。最美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对四月的赞语。
四月天,喜春来。一树一树开的花,当属桃花。桃花是这个季节的主角。三月末,四月初,梅已残,只香在,柳发苞,却眼未开,只有桃杏绽蕾。
春风十里,只为有你。堕入春风的桃花,一丛丛,一簇簇,一串串,乍燃枝头,春风又绿江南岸,“桃红又见一年春”。
粉红淡白的桃花,热热闹闹的桃花,俏丽动人的桃花,就像邻家的女孩,活泼,可爱。想来桃花定是女子,像我的今生,我固执地赋予“她”这一字称。
桃花,不算名花。她克隆了梅花的外表,放大了梅花的体态,却没借来梅花的魂魄。她涂饰了海棠的容颜,却颠覆了海棠的矜持。她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没有玫瑰的激情浪漫,没有蔷薇的超然洒脱。因而,她只能是桃花,泼辣放肆的桃花。
因此,她把家,安在房前屋后,犄角圪旯,田间地头,坡地山沟。
所以,桃花,属于乡村,属于草根。就像农家的娃娃,吃苦耐劳,皮实顽强。估计苏轼就住在桃花沟,满目缤纷的桃花,导致他审美疲劳,要不为何直言“桃李满山总粗俗”?
我家小院,曾栽有一株桃树,开着一树桃花。伴随我走过稚嫩的童年,送给过我唇齿生津的美味,是那时贫瘠生活的点缀。她来自于山坡,是哥哥割草时,从野草堆里挖回。在父亲的指点下,挖个坑、插牢根、压实土、垒好池、砌严边、蓄点水、再施点肥,二尺有余的桃树,就在小院安家了。
我曾无数次的亲近这棵桃树,观桃花形,赏桃花态,品桃花果。也曾无数次的蹂躏过这棵桃树,扎断枝、拽坏叶、摘掉花、摇落果、小刀刻、拳脚打……有时不免折腾的她蓬头垢面,遍体鳞伤。然而,她依然不离不弃,依然花繁叶茂果香甜。像母亲用爱接纳我们的过失,用博大包容我们的无知。
桃,蔷薇科,落叶乔木。叶,椭圆形。树干,褐灰色。小枝,红褐色,初生枝,褐绿色。花可赏,果可食。
四月的桃,含苞的花骨朵,像红红的小球,胖鼓鼓;像闪烁的烟头,红嘟嘟。燃放的花,花瓣五个,围成一圈。花色,枚红。敞开了嘴,仰起了脸,咯咯的笑,无拘无束,无遮无拦,灼灼的亮,夭夭的艳。挂满了树,开满了枝。惊艳了我的眼,也照亮了我的童年。
“小楼一夜听春雨”,“一春能有几番晴”。桃花,沐浴在天空的花洒下,丝丝的雨丝,滋润着她们的容颜,水灵秀气。像在桃花池里洗完澡的杨贵妃,纤尘不染,红颜娇媚。扎下一枝,采下数朵,插入发辫,臭美了纯真的少女。
春风吹来,花枝乱颤。桃花,刚刚还如排列整齐,井然有序的士兵,或然就像听到解散的命令,立马一哄而散。那绯红的花瓣,像千万只蝴蝶,上下飞舞;像仙女散花,旋跳出欢快的舞步,轻盈着曼妙的舞姿;像霏霏的沙粒,抛洒空中,欢快优雅,挥洒自如。
我们坠入其中,爱美的姐姐,捡拾花瓣,穿针引线,串成一串,阴凉爽干,泡茶养颜,熬粥克食。年幼的我们,挥舞双手,捕捉,承接。一瓣瓣桃花,落到了我们的发丝、肩头,钻入我们的衣领、袖口。桃花,一年年,陪我们度过了少年的清欢,一岁岁,伴我们走过了幼年的光阴。
其实,作为农家,谁家院里没有几棵桃树?桃花,是村姑,哪家屋里,没有能干的桃花?要不农家灰扑扑的日子,为何写满了亮色?饰满了粉色?时间的硬度被她们,开放成了温柔的果实。
家乡,有一坐山,山顶有一奇峰,海拔1560米,远看,酷似人形,当地人谓之“石人山”。靓丽的风景,清新的空气,黄色的大山,养育着青松翠柏,野果野花。
阳春四月,满山遍野的野桃花,哗啦啦地开了,像赶集的村姑,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结伴而来。一树撵着一树,一枝压着一枝,一朵挤着一朵。“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盛开于枝,芳菲烂漫,妩媚眼里。如一片片红霞,飘落人间。春风吹过,像大海的波涛,起伏有致。与沟壑间,绿芽婆娑的垂柳相映衬,形成桃红柳绿,柳暗花明的春日胜景。不负春光不负花,穿行期间,就像拥抱春天,温暖、幸福、温馨、浪漫。
暖暖的阳光,俏俏的野花,幽幽的山谷,清脆的鞭响。放羊出身的石占民,哼唱着当地的歌谣,放牧游荡的白云。羊群是他的伴侣,徜徉在四月的山谷。桃花是他的抚慰,滋养了他的音乐天赋,繁盛了他的音乐细胞。高亢的嗓音,宽广的音域,淳朴的民风,一首左权民歌“桃花花你就红来,杏花花你就白”……穿越山谷,回响在央视舞台。烂漫的桃花成就了歌王石占明,石占明演绎了一树树桃花红。
在家乡,信息的翅膀,抽出了不会唱歌的山民头脑中的灵气。蜿蜒的山路,立放桃花功效的介绍,圆润的竹筐,静放塑料袋的桃花,可配制慈禧太后的驻颜秘方。桃木枝红绳捆扎,放置门楣,桃木剑压放枕下,避邪去病。桃木梳,醒脑安神,滋养生命。
兜售特产的村姑,阳光透过开放的桃花,给她的面部笼罩了一层柔和、低调的光晕。她握着可数的纸币,脸部绽放出桃花般的笑容,传送出一种独自的带有满足感的休闲。她手里虽有钱财闪烁,却无贪婪之相,低垂的眼皮显得沉静、克制。像四月的桃花,感恩大山的馈赠,感谢游人的赐予。让人悟出一种时光易逝,生命珍贵,渴望清静而又满足的坦然。
朴实的桃花,浑身是宝。聪慧的山民,物尽其用。现代的桃花园,开放在大山深处,灿烂缤纷。
蒋大为嘹亮的歌声,让《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桃树环抱的村庄,明净的水面映着盛开的桃花,在如此美丽的辽宁河口地区,有孩子们欢快的笑,有姑娘们喜悦的脸,一幅美丽的人文风景画卷,在眼前展现。好美丽的故乡!好宁静的生活!
雪小禅也见到过桃花竟放的盛况,她说,“桃花,一开就泛滥,一开就艳到荼蘼,一开就无羞无耻”。
桃花“无羞无耻”吗?我有所质疑。我不喜她的用词。我觉得桃花之所以开得淋漓尽致,开得如火如荼,开得我行我素,正是桃花,表里如一,光明正大,自信满满的表现。
在桃花心目中,我属于四月,四月属于我,要开就爽爽朗朗地开,干脆利落的开,要开得霸气,开得霸道。机不可失,为何要扭捏?时不再来,为何要做作?苦短的光明,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向世人展示,粲然开放,积极向上。在最美的时光,绽放最美的自己。败也痛痛快快地败,不哭哭啼啼,不可怜兮兮。化作春泥更护花,是桃花另一种生命的再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桃花,点亮了三千年的沧桑。她花朵丰腴,艳而不俗,妖而不媚。引得文人墨客,风流才子赞美歌咏。让她入诗,入画,入歌,入剧,也入情。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这一千古名句出自唐代诗人崔护手笔。年轻美貌的少女,白里透红的面容,嫩红粉白的桃花。人与花,交相辉映,互相映衬。谁是桃花?谁是美人?弄得诗人,神魂颠倒,哪里分辩得清?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意境清新,意蕴深邃,最能放纵人们的想象。是含苞的桃花,还是豆蔻年华的女郎?含着蒙娜丽莎般的微笑,怎不让人心驰神往?
唐伯虎遇到秋香,“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典型的花痴。就像候方域邂逅歌姬李香君,桃花扇,见证了两人炽热的爱情。遭遇嫉妒,遭人暗算,又能怎样?刚烈的李香君,以死明志,血溅桃花扇,开成了最艳,最美的的一朵桃花。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三月春盛,烟烟霞霞。一处荒山,成就了夜华与素素的初见。桃花灼灼,枝叶蓁蓁,妖娆伤眼,情如流水,爱似桃花。
阿牛清新的音,乖巧的脸,“暖暖的春风迎面吹,桃花朵朵开,枝头鸟儿成双对,情人心花开”……像汩汩的清泉,写满思念的情话。随风摇曳的桃花,营造出浓浓的春意,款款的爱意,深深的情意……
看来,桃花,不像牡丹那样曲高和寡,不像梅花那样特立独行。她属于大众,生长于民间,是大众情人。村名有桃花村,地名有桃花园,岛名有桃花岛,潭水叫桃花潭,人名叫桃花,就连面食也叫桃花面……
桃花,其发源地就在我囯,仅品种就有三百多种。以颜色命名的有红桃、碧桃、白桃、青桃……形态命名的有细桃、绵桃、油桃、还有王母娘娘喜食的蟠桃……
我国,桃园美景数不胜数,黄山桃花峰,苏州桃花坞,常德桃花园等。当然,还有家乡美宝山庄一年一度的桃花节。
美宝桃花节,主题突出,活动纷呈,像四月的桃花,灼灼芳华。
十里桃林,十里花。连成片,汇成海,随地势起伏,产生极有层次的景观效果。修剪齐整的树冠,像倒放于地的伞裙,距离均等的树距,横成行,竖成列,斜成线,像待命出征的士兵,气韵流畅,极具仪式感。一树一树的花开,一树一树的笑声,笑声晃动出嗡嗡的声音,蜜蜂缠绵于花间。笑声牵动起煽动的翅膀,蝴蝶留恋于花冠。观之,场面壮观,气势非凡。赏之,花儿繁盛,灿若云霞。
也有民俗婚礼,民间社火,在此展演。十里桃花,三世姻缘。桃花林下抱美而归,相恋的情人在桃花的见证下,牵手相伴。桃花林下唱响桃花的花语——爱情的俘虏。
四月,春情浓郁,春风微醺,吹面不寒杨柳风,千树万树桃花红。
在这明媚的四月,走进桃花深处,荡漾花海之中,融入自然,返璞归真,放松身心,醉心桃林。
说不尽红粉菲菲的桃花,沾带晨露,道不完云蒸霞蔚的桃花,甜蜜芳华。好想用自己的双手,在明媚的四月,栽下一棵棵桃树,伴随我甜蜜到远方。
问候文友,祝福佳作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