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甘南行吟(散文)

精品 【流年】甘南行吟(散文)


作者:木子青青 布衣,329.0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73发表时间:2017-04-11 22:51:23

火热的七月,最适合去甘南草原。
   甘南于我来说可谓是心慕已久的地方,是我梦中的香巴拉。
   离开繁华喧闹的城市,就像灵魂从钢筋水泥禁锢着的笼子里逃离出来似的。出了兰州城,向南一拐,不多时便进入了临夏地界。
   愈往南走,天愈加蓝,路边草地上的花儿也渐渐多了起来,一缕缕风凉爽中夹带着花香,被久居城市环境麻木了的神经渐渐地活跃了起来。
   进入临夏也就接近了甘南。临夏是一个穆斯林集居的地方,被誉为中国的“小麦加”。翻过奇雄翠秀的太子山便就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
   山很远,一朵朵白云缠绕在山顶,太阳一照,白灿灿的。白云下面,清真寺星罗棋布,寺顶上的新月借着太阳的光泛着银色。
   甘南的天蓝得像水洗过的瓦一样,地上的绿色便成了蓝天下的主色调。远处的山和眼前的草地连在一起,像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牦牛,骏马,羊群像一颗颗镶嵌在地毯上的珍珠一样,点缀着草原色彩的变化。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坐落于夏河县境内,是驰名中外的第二大藏传佛教建筑群。
   如果说北京的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上海的东方明珠是现代化都市的科技性代表,那么拉卜楞寺就是一个最具民族风格,民族色彩的藏域地标性建筑。举目望去,其原始古朴,雍容华美,神秘中彰显庄严雄伟。
   拉卜楞寺历史悠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教权范围达甘、青、川、康、蒙古、东北及新疆等地域。在国内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中,无论其规模还是位次仅低于西藏的布达拉宫,它不仅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而且是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被誉为“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也是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赢得了第二西藏之称。鼎盛时期拉卜椤寺规模相当宏大,有僧侣四千多名。只是在文革前后遭受严重破坏,从目前的隶属关系和历史承袭来说,拉卜楞寺下属一百多个寺院,堪称天下寺院之第一。
   拉卜楞寺有众多佛殿,佛殿的顶子大都是金黄色的,上面布满了黄铜鎏金的宝瓶,法轮,如意,狮,龙等饰物,散发着熠熠金光,一朵朵白云盘踞在金顶上,像被金光刺穿了一般,挂在了上面。远处白色的佛塔静悄悄地伫在那里,使人不由生出一份庄严肃穆的情愫!
   我是怀着敬畏、虔诚和忐忑的心情游览完拉卜楞寺的众多佛殿的,想必来到这里的人大都如此。其实,我是不懂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到底区别在哪里,但我想,在佛的面前是不需要开口的,我的状态像调到了静音的手机一样,只留下眼睛和耳朵。
   这里的色调多以绛红色为主,红色的墙,红色的大门,红色的屋檐,红色的僧衣,连同僧侣们的脸也是红彤彤的。我不知道这种红色代表了什么,但我的内心对这红色是肃然起敬的,他是那么远古,那么神秘,那么的令人窒息,使人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阳光很刺眼,射在寺院的红墙上,凝成猪血一样的颜色,和路边葱葱绿绿的白杨树形成很大反差。唯一充满愉悦而带有生机的是墙头上几只不知名的小鸟,跳来跳去,见了游人也不曾受到惊吓,它红红的嘴和背上灰黄斑驳的花纹,跟红墙绿瓦和蔚蓝的天空遥相呼应,氤氲成十分和谐的色调。
   拉卜楞寺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变迁,聚集了佛的神灵慈爱,满载着佛徒们的虔诚和悲怆,他的面颊似远古洪荒时佛徒们沧桑的脸,纵横交错的皱纹里,隐藏着人们永远猜不透的佛陀的心思,凝结着佛徒们生生世世的欢喜悲愁,向人们倾诉着拉卜楞寺从远古到如今多少神秘的传说和悲壮的故事。
   出了寺院,靠在红色的墙上,藏在阳光的阴影里,眺望着金顶的云,它们还挂在那里,不曾离开,像母亲头上的帕子遮挡着怀里的婴儿一般。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我并不关注她们,而在她们不断变化着的缝隙里寻找着那抹绛红色的身影。
   静静的天,静静的云,静静的佛殿,唯有那一排排经桶永不停歇地旋转着,就如同地球围着太阳,月亮围着地球永不停歇地旋转着一样。
   在这里,人是安静的,灵魂是安静的,我好似被抽去魂魄行走于阳光下的皮囊一般,空空荡荡,肉身被涤沥得一干二净。冥冥之中,我的心和佛是相通的,一切恶的念头在佛的神灵面前都会被涤沥得荡然无存。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离拉卜楞寺不远,据说是甘南最美的草原,是著名的英雄格萨尔王烟祭铸神、赛马称王的地方。
   到桑科草原时已是午后,愈往里走,天愈加开阔,草原上绿草如茵,似一块天然的地毯向远处的山延伸过去,而山被阳光映得半蓝半绿,与蓝天相接,浑然一体。
   大夏河从草原上蜿蜒流过,似一条哈达飘落于绿毯,蓝天、白云映入水中,一片诗情画意。
   桑科草原的天很高,云彩却很低,感觉一伸手就能抓到一把白色的羽毛似的。
   在一家藏式牧家乐住了下来,洗漱完毕,佳佳叫来服务员,一个脸上同样挂着稚气而清秀的藏族小姑娘,她的到来使我们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们进入藏区一路想要寻找的卓玛么!她的模样俏美,少了藏族人脸上特有的符号“高原红”,脸上挂满笑容,一份羞涩,一份妩媚,佳佳很快和她成为了朋友。几样藏式菜肴端了上来,推杯换盏间,两斤青稞酒便被我们喝了个一干二净,每个人眸子亮了起来,脸上溢满了红色的光。
   天色暗了下来,篝火点燃了,游客们围成堆,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
   其实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是不会跳舞的,但还是按捺不住心底的那份躁动,在酒精和火苗的盅惑下,加入到了舞蹈的海洋中,尽情地欢笑着,呼喊着,舞蹈着。
   篝火正旺,火焰舔着草原的风,云不见了踪迹,天上的星星好似也躲了起来,抬头望去,一个也数不出来。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也看不见密集的村庄。人们一旦脱离了平日的禁锢,就会肆无忌惮地释放出一种原始的本真,像挣脱牢笼的狮子般嘶吼着,又如投入母亲怀抱的婴儿一样撒着娇,人和人之间没有了隔阂和距离,手拉着手步履踉跄地摇摆着。
   演艺是在一个很大的帐篷里进行的。帐篷很宽敞,像古时候军队打仗时首领的中军大帐一样,可容纳几百号人。一曲藏族舞蹈中,那个为我们点餐的藏族小姑娘就在其中,她似乎也看见了台下的我们,嫣然一笑,我们一古脑地把手中的哈达挂在了她的脖子上,卓玛的脸上依然还是那份羞涩的笑。
   此刻,我的心就如同这白色的哈达一样泛着白色的光,穿透胸膛,犹如水晶般剔透。
   喧闹是暂时的,而草原终归于宁静。眺望远处的大夏河,我似乎看见了格萨尔王骑着白色的战马随着河水弛骋而去,我的心绪也跟着这潺潺河水溢出,归于草原深处。
   一觉醒酒,草原的早晨清爽而略带凉意,一株株草尖上挂满了晶莹的露水,天还是那样蓝,我们决定离开桑科草原前往玛曲。
   离别的滋味总是忧伤而悲怆的,就如同这欢乐中透出忧伤和悲怆的草原一样。

共 26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甘南,是作者一直向往的地方,火热的七月,他终于走进甘南,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这方神奇的土地。拉卜楞寺是中国第二大藏传佛教建筑群,它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僧侣众多,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地位仅次于布达拉宫。它以绛红色为主色调,彰显了这座古寺的厚重和神秘。靠近它,你的灵魂会得到净化,一切都仿佛回归了本真,那般纯粹。桑科草原是甘南最美的草原,是格萨尔王烟祭铸神、赛马称王的地方。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也摆脱了世俗的各种禁锢,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变得自由奔放,体会到返璞归真的快乐。人的身体和灵魂,总有一样在路上,走进甘南,灵魂和身体都得到洗礼和净化。这样的甘南,令人心生向往。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佳作,流年推荐阅读!【编辑:闲云落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4142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17-04-11 22:52:55
  读了老师的文,也想去看看了。问好。
闲云落雪
回复1 楼        文友:木子青青        2017-04-19 12:09:20
  辛苦您了,谢谢!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4-12 08:46:39
  欣赏拜读老师美文佳作,问好老师,认真学习品读:愈往南走,天愈加蓝,路边草地上的花儿也渐渐多了起来,一缕缕风凉爽中夹带着花香,被久居城市环境麻木了的神经渐渐地活跃了起来。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木子青青        2017-04-19 12:10:48
  谢谢鉴评,致礼!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7-04-18 08:49:53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您赐稿流年,祝创作愉快 !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3 楼        文友:木子青青        2017-04-19 12:11:20
  谢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