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他该不该被判处死刑?

  他该不该被判处死刑?


作者:火淼 童生,687.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85发表时间:2017-04-12 21:53:42


   话说李白不但诗写得好,被大家称为为诗仙,而且李白很会做生意,两三下就做成了几百亿的大富豪,这实在是令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郑虔、任华等自命不凡的才俊们嫉妒到了骨子里。
   大家都知道杜甫是诗圣,写诗的本事不在李白之下,可杜甫就是富不起来,而且还很穷,穷得一个风雨天就能卷起杜甫屋子里的三重茅,据说杜甫的妻子陈圆圆因此就跑去做了李白的“小三”,据说杜甫的弟弟杜牧也跑去做了李白集团公司里的一个小经理,这让杜甫怎能不悲天啊!
   李白虽然经济上很富裕,可李白为人太不仗义,据说他没有在经济上帮助过一个好友,据说他整天就是吃、喝、游和玩漂亮女人,即便他李白要捐献要救助什么的,他也一定要在名声或其它方面地加倍地捞回,用李白的话来说这就叫经济学的原理,用比较时尚的话说就叫“社会不相信眼泪”和“双赢”,因此,这就造成整个社会都具有了仇富的心理。
   话说杜甫拜访了王维又拜访孟浩然,然后又去拜访高适,从高适家里出来,由于脚“惯性”病突发作,就像疯牛一样拼命往楼梯下迅跑,冷不防一下子撞进了李白的怀里,把李白撞在地上仰面朝天的血从口里喷出一丈之远,两个人就这样瘫软在了地上……一会儿就围观来了一大群人,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郑虔和任华等也很快的围观了过来,接下来就是警察来到现场,杜甫一想起李白的为富不仁和平日里的嘴脸,就拖着最后一口气当着所有人的面指着李白,一脸正气而又怒气地说是李白打了自己,说完就死了。
   在法庭上,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郑虔和任华等作证指控李白故意打死杜甫,又兼杜甫的临终口词,因此,法庭就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李白的死刑,李白不服就上诉,最后都因李白证据不足和死无对证等理由维持原判。
   “砰”的一声枪响,李白就被正义枪决了。李白也是去拜访高适,可是李白做梦也没有想到会被杜甫疯牛似的把自己撞倒,李白至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就这样被正义稀里糊涂地判处了死刑,最使李白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大家都相信人临死前的遗言而不相信一个活人的辨白?
   李白被枪决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拍手称快,因为李白是富人,因为李白为富不仁,因为李白故意打死了一身正气的杜甫,所以李白该死。而对于杜甫的死,几乎所有的人都为他感到惋惜和悲愤,几乎所有的人都为杜甫致哀!
   说杜甫和李白在天上,就成了一对冤家,就像我们地球上的人与人之间命里是冤家一样。天堂里也有冤案,也有说不明道不清的纠结,所以,天空有时会出现流星,这是寰宇在为那些短暂的才子们敬礼;所以,天空有时会出现闪电,这是寰宇在为那些惊鸿一现的精彩们发出的慰问电;所以,天空有时会出现破天的霹雳,这是寰宇在为众生里的悲冤们发出的致哀!所以,我们芸芸众生里的凡胎们,我们不必为一些我们说不清也道不明的事情去纠结,寰宇自会给出一个透明的答案,就像山洪暴发泥石流等灾难一样,看似偶然,其实是我们人类自己作的孽缘!所以,我们人类的所有灾难,几乎百分之九十是人为,几乎所有灾难的源头都在我们人类自己,人在做,天在看!
   杜甫在天上,为了答谢好友的拔刀相助,于是就做诗:“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鳊。”表达了杜甫对王维和孟浩然的秀句和诗清的高度评价;“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切关飞动,篇终接浑茫。”“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独步诗名在,只令故旧伤。”夸奖二人诗如六朝诗人沈约和鲍照,诗写得文采飞动,意境深远浑厚;“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杜甫称郑虔、任华是知音。
   以现今的人普遍认为,只有天堂里的神仙作文最完美,而活着的人作文始终有“淤泥”,人活着,就这样的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罪过也!人活着,真的是罪过吗?您认为呢?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活得都苦都累,而这又是谁的罪过呢?
   【郑重说明:文中李白、杜甫等人只是随意编的名字,非唐朝的李白和杜甫也,如有雷同,纯属偶然】

共 16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采用了大胆的想象,借助历史人物的名字,虚构出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现实影射性,杜甫撞了李白,杜甫死了,可因为平时就有的仇富心理,杜甫临终前说是李白杀了他。李白活着,可是他没法找到他不是杀死杜甫凶手的证据。故事的焦点就在这里,李白怎样才能洗去冤屈?看来没有办法了。文章在故事的基础上展开了议论,提出了作者对此种事情的处理看法。文章写的人物心理、事件结果,都具有现实针对性,抨击了不良心理和行为。【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4-12 22:42:58
  作为成年人读者,能一眼看出作者这篇文章是虚构的故事。但是,作为阅历不广的小学生们来说,这篇文章中的李白等人,是会和历史上的李白等人画等号的,这就会从知识的角度给他们以误导。所以,这类想象文章,还是不用历史人名的好。
语文教师
2 楼        文友:神青赶        2017-04-30 08:02:12
  奇才!拜读了!没想到你会用著名人物演绎故事!高!
麦浪汹涌,我持锹远望,风如野马,高天似靛。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