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往事】又阅留园(散文)

编辑推荐 【江南往事】又阅留园(散文)


作者:柳雨宁君 白丁,15.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09发表时间:2017-04-14 18:48:55
摘要:留园里引起的对于文革中被迫害死的家母的记忆

【江南往事】又阅留园(散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乐天这首《忆江南》,孩提时就跟着家母背诵,终身不忘。那年,家母带着幼年的我,足迹过苏杭,但因年幼,记忆不深,只凭着发黄的照片勾起点点回忆。
   成人之后,因工作关系,多次下江南。生性好奇,身健胆正,对江南的山山水水,自是不愿错过。
   此次会友苏州,再游旧地,却自觉身懒,没有了往日的冲动和热情,但和朋友们开心之余,闲暇时赖在朋友处也甚无趣,一日,负手信步,三转两拐,却无意识地来到了留园。
   说是无意识,其实也可能是有意识,在中国的四大名园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留园。北京的颐和园我嫌他太大,太多了皇家气派,和小百姓格格不入。拙政园我嫌他“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水为主,疏朗平淡”,太过于追求自然。承德避暑山庄则更是美而华丽其中,让人只能仰视,不敢有居其独享之心。而留园,真真的是小百姓也可居其中自得其乐的好地方。留园坐落在苏州阊门外,园内简介称其为“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所建,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山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南洋公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名园之冠不敢说,但说留园是“吴下之冠”,我绝对认同。留园占地不是很大,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的精华,建筑非常有特色,全园均用建筑来划分空间,而我却独喜留园内的那池碧水。
   深秋的江南,照样是绿意一片,秋风吹拂过的那池留园绿水,微微泛起皱纹,阳光斜照的池边红花,团团皱皱,如燃烧着的火焰。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江南秋色,在留园里,是如此的迷人醉人。留园的那池碧水之畔,是环绕着西园的一圈长达700多米的长廊,廊墙上全是石雕碑刻,镶嵌着名家的书法作品,仔细欣赏,慢慢品读,让人心境立刻还古,似看见古人挥毫泼墨,抒发情怀。
   在这池碧水的西岸,一座轩亭立在长廊旁边,据说这是苏州最著名的欣赏桂花的所在,每当仲秋时节,桂树飘香,遍地金黄。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桂花已经凋落,空有畅想。
   走出留园,来到了不远处的西园寺,流连于罗汉堂那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大约有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前,细品静思,与佛交谈。脑海中所浮现的,却是家母那秀丽而慈和的笑脸。
   家母性慈悲,属于那种逢寺必进的主。可能是由于是共产党人的关系吧,从来没有见过家母叩拜佛祖,但家母总是会在佛祖像前久久矗立,其虔诚之心,溢于言表。受家母影响,我对佛祖自幼恭敬,在文革中翻墙进寺庙玩耍,看着被红卫兵砸的稀巴烂的佛像,总是一股悲哀由心而生,常常坐在那里想弄明白,为什么这些泥塑木胎的神灵没有惩戒那些带着红袖章的大不敬者?长大后方知,神佛之事,法力有限,信则有之,不信则无,对于这些无法无天之人,佛祖也是无可奈何。但天之昭昭,坏事做多了,自有报应。印象中大哥有一同学,是从河南逃难来的一家人,其父是个本本分分的拉煤工人,而生出的几个儿子,文革中却不可一世,成立红卫兵组织,带头打砸抢,给中学的校长和老师剃阴阳头,做飞机等。后来杀进寺院,将和尚们撵了出去,把寺院作为自己组织的司令部,用佛像的骨架冬天烤火。结局,在两派的武斗中,兄弟几个一死一伤,而另一个在文革后期以打砸抢分子获刑,死在了狱中。
   走出西园寺,脑海中回忆着往事,深秋的阳光照耀在脸上,暖融融的,就像是站在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像前的感觉。
   佛,还是信之的好。

共 145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国的园林,要么巧夺天工,要么遵循自然,要么雕梁画栋,要么典雅古朴。留园,位于江南古城苏州,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留园为中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其建筑空间处理精湛,造园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构成了有节奏有韵律的园林空间体系,成为世界闻名的建筑空间艺术处理的范例。流连于留园之中,感悟世事变迁,回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个古代园林,就如一个历史的纵切面,它代表着在这块土地上不同时期发生着的不一样的故事。历史已逝去,唯留风景依旧。文章布局工整,情景交融,条理清晰,中心明确。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杨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杨花        2017-04-14 18:52:37
  流连于留园之中,感悟世事变迁,回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个古代园林,就如一个历史的纵切面,它代表着在这块土地上不同时期发生着的不一样的故事。
杨花
2 楼        文友:杨花        2017-04-14 18:53:08
  感谢赐稿江南烟雨,期待更多佳作。编按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海涵。
杨花
3 楼        文友:柳雨宁君        2017-04-14 20:15:03
  谢谢杨花编辑抬爱,谢谢你的短评,文随人心,文如人意,谢谢
4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4-15 10:16:31
  拜读老师美文佳作,问候老师,认真学习品读:孩提时就跟着家母背诵,终身不忘。那年,家母带着幼年的我,足迹过苏杭,但因年幼,记忆不深,只凭着发黄的照片勾起点点回忆。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5 楼        文友:沐风兮        2017-04-15 15:06:54
  欣赏这一篇“游园”佳作。苏州的风景,以几个古典园林为最,尤其到春夏之际,景致更是美不胜收!但不好的一点是,每逢节假日,游玩的人特别多,很拥堵,清幽典雅的园林就变得喧杂了。(ps:我在苏州工作,下次来可一起玩耍哦!)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