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微型小说 >> 【荷塘“相约春天”征文】清明时节雨纷纷(微型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相约春天”征文】清明时节雨纷纷(微型小说)


作者:柳河之秋 布衣,28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66发表时间:2017-04-16 14:05:45
摘要:无声的毛毛雨润湿了乡间小路,润湿了播种不久的田野,也润湿了农家小院.春耕完毕,农民们眉头稍稍舒展,等待着“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这时下起了毛毛雨。尘埃被春雨洗刷,使山间的空气更加新鲜。

无声的毛毛雨润湿了乡间小路,润湿了播种不久的田野,也润湿了农家小院。春耕完毕,农民们眉头舒展,等待着“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狗娃,你二哥、三哥来了!”狗娃的母亲一边唤狗娃,一边说:“请,请,他哥!”
   午睡的狗娃忙翻身坐起,揉揉眯住的眼睛,定定神,心里很纳闷:我就一个哥,怎么又出来个二哥三哥?
   狗娃面前的确站着西装笔挺、身材高大、头发松的象鸡窝的两个男人,一个男人还抱着一件大衣。
   经母亲的介绍,狗娃才知道这两位是在省城工作的大叔的儿子,清明时节来扫墓,顺便看看没见过面的爷爷。
   城里人睁大眼睛,看着狗娃家中的一切,一件梧桐色的柜子有几处已脱皮,中堂的壁画被岁月熏黄,挂满了吊吊灰。
   狗娃的母亲招呼城里人侄子坐,他们临坐时,有意无意用嘴吹吹凳上的灰尘,用手扇了扇尘土。城里人坐定,一动也不动,惟恐弄脏笔挺的西装。倒上的香茶,只端到鼻前闻了闻就放回原处。那茶叶是他一分钱一分钱节省下来买来的为的是待客,可今天这两个哥哥只闻了闻,狗娃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酸。
   娘到厨房做饭去了,狗娃呆呆坐在炕沿,望着吐烟圈的两位哥,这烟味要比父亲抽的旱烟好得多,父亲的烟渣罐罐冷落一旁。哥哥们抽完一支要续第二支时,狗娃看到那烟盒特别精致,印着一座塔,鲜红的三个大字“红塔山”。
   无话可说,只有六目相对,杯中的茶水不冒热气了。
   狗娃站起说:“我们还是看看爷爷去吧!”
   说起狗娃的爷爷是全村出名的老九,在爷子一辈,他排行第九,又读过一些私塾。“老九”也就在老人们心中扎下了根,甚至忘记了他的大名。他年轻时学得一点“阴阳”,再借山里人的“愚”,换一碗饭,养活全家。其实“阴阳”是在骗人,只不过让主人高兴罢了。解放后,他不再用“阴阳”骗人,只是每天夜里,咕噜咕噜念诵“之、乎、者、也”之类的言语。包产到户以后,老人家白天给他的小儿子犁地,夜里还要念叨几句《诗经》。空闲时,戴上老花镜,倚门翻翻发黄变质的手抄本,可是,九零年以来,近八十的老人家身体不行了,腰酸腿疼,但见本村多数人,借改革开放之风富起来,再看看他的后人,便整天呻吟着。狗娃尕爹见他老了,不能干活了,便成了他的出气筒,时时拿狗娃爷爷出气。老人家忍气吞声,等待天空一颗坠落的流星。
   城里人站在爷爷面前,爷爷看着眼前的两个时髦的小伙子,揉揉眼睛,粗粗看了看,摇了摇头,转身要走。
   “爷爷,我城里的哥哥来看你来了!”狗娃急了大声说。
   “城里来的……哥哥……”爷爷思索着重新回过头,揉揉眼睛说:“好!好!”爷爷这才细细打量着孙子。看着看着老人家眼角涌出几颗泪珠,顺着脸上的皱纹滚落到白须上。
   看到爷爷流泪,做孙子的怎么不流泪?连天城里的孙子也被这情形伤心地落下了泪。
   一溜烟的去,一溜烟的来,城里人从爷爷家出来,带着几份伤感,骑着崭新的摩托车去扫墓了。狗娃没有去,他不想坐屁股后面冒烟的家伙,不想带着泪到祖先坟前。
   城里人扫墓归来,膝盖处沾有湿润的泥土,先前笔挺的西服打褶了,“鸡窝窝”头落满春天洒下的碎玛瑙,随着头的晃动,一闪一闪的。那装有祭祀品的包空了,一瓶“陇南春”只剩半,晃荡来晃荡去。
   荷包蛋在锅内翻着个,滴上些酱油,倒点清油,放点葱花,狗娃娘的荷包蛋做好了,端放在两位侄子面前。
   “二妈,我们在上面吃了。”两位哥哥冲着狗娃母亲说。
   “那怎么行呢?你二爹回来要怨我的,没想到买一点菜籽这样难!”狗娃娘有些着急,也有些尴尬。
   城里的人拿起筷子在碗内搅着,除了荷包蛋,就是荷包蛋,汤清得透明。筷子停止搅动,荷包蛋从碗内捞出来……
   桌上,碗内汤清得透,城里人披着那件大衣一溜烟走了。
   春雨正浓,连着好几天洗刷着留在狗娃家门前的车迹,但是越洗越清晰了。
   有人问:“这是什么印子?”
   狗娃红着脸说:“是车印,是清明那一天……”

共 15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耐人寻味的讽刺小说。小说的主人公狗娃,听母亲说生活在城里的两个堂哥回来给祖先祭祀,感觉很很奇怪,原来,“这两位是在省城工作的大叔的儿子,清明时节来扫墓,顺便看看没见过面的爷爷。”他们看到狗娃家,穷且脏,坐到凳子上之前,有意无意用口吹吹凳上的灰尘,用手扇了扇尘土。倒上的香茶,也只是用鼻子闻了闻。他们抽着最好的烟,要去看爷爷,可爷爷耳已失聪,看到两个从未谋面的孙子,心里不知是喜是忧。爷爷流泪了。两个“城里人”堂哥从爷爷家出来,带着几份伤感,骑着崭新的摩托车,去扫墓了。等他们回来,祭祀品的包空了,酒也只剩下半瓶。母亲做好荷包蛋让他们俩吃,他们却说已吃过了。只把荷包蛋捞吃了。他们匆匆地来,又一匆匆地走,只留下雨地上一行车印。小说语言风趣,讽刺了那些忘祖的不孝子孙们,城市里奢华的生活,让他们忘本了。处处设置悬念,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给人启迪,发人深省。值得细细品味,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阿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阿巧        2017-04-16 14:06:31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2 楼        文友:阿巧        2017-04-16 14:07:55
  小说语言幽默风趣,处处设置悬念,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给人启迪。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回复2 楼        文友:柳河之秋        2017-04-16 18:26:40
  感谢阿巧老师的推荐!
3 楼        文友:阿巧        2017-04-16 14:08:19
  问候老师!祝愿您在荷塘创作愉快!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4 楼        文友:天龙        2017-04-16 16:58:38
  祝老师在荷塘写作快乐、佳作频频!!
5 楼        文友:香随风飘        2017-04-16 17:37:51
  这篇故事很真实,也颇具有乡土气息,赞一个!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清明时节本是一个让人伤感的时节,可是,对于狗娃来讲,却是一个让他很难堪的时节。多少年不见的亲戚猛然间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又是那样的高傲、娇气,这实际上也揭示了如今社会的一些丑陋现象,那就是“装逼”。既然不忘主,何来嫌亲戚?唉没法说了。
   整篇文章,采用纪实的写法,极大地讽刺了那些城里人的做法,其实,往上推三代,谁不是农村人?如此一来,可以看出来,这个城里人的父亲也不怎么样。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这样。
   作者写的真好,就事论事而无有华丽语言,很朴实,很耐人寻味。再次赞一个!
   希望作者能够在今后多多写出如此的美文来,给荷塘月色带来别样的风情!
6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7-04-16 21:19:13
  讽刺意味比较强的小说,耐人寻味!点赞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