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小说征文】眼光

编辑推荐 【小说征文】眼光


作者:老游湖 进士,6324.6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3发表时间:2017-04-16 21:13:15


   杜兵初长成人,自是上学读书;初中毕业,杜兵亦未更上一层楼,回家去了。
   读书,从此也与杜兵无缘了。
   时年,1994年。
   杜兵回家,老杜自是不忍其下田种地,承袭父辈祖业。此时,也已无田可种了,均都征用了。父母也只在家中拨指甲壳子玩,打发光阴了。生机断了,人却还在喘息。活人口里,总不会从此结上蜘网,不吃不喝,当起神仙来了。还要另寻生路,继续活人啦!
   94年年底,老杜假借杜兵之名,在常码头粮库周边,租借一间门面,经营起猪饲料来了。
   说是杜兵老板,出来进去,出货进货,售货送货,都只看见老杜一人。杜兵,只在天晴时节,偶尔现身。现身也是诸事不问。坐在凳上,观车来车往。看行人去来。一旦瞧见老杜送货回来,杜兵起身,走出门外,闪身,踪迹消逝不见了。杜兵自是四处游玩去了。
   老杜见了,也不干涉。唯只叮嘱一句,别惹生非。见杜兵回意。老杜自是又忙自己的去了。
   杜兵出外,说是游玩,实则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的机缘去了。
   95年,常码头建菜场。面朝马路一面,单建几间门面,供人售卖其它品种。
   杜兵听说了,又亲去看了。杜兵眼前一亮,觉得自家发财的机遇来了。杜兵回家一讲,老杜自是满口答应了。毕竟杜兵搞的是正经事。老杜跑去村里,运作了一番,租下一间中间门面。这间门面,叫东西南北人来,都可瞧见。也叫四面来财。在商言商,这点旧礼,还是要讲的。租下门面,老杜回家,问杜兵,搞么家?杜兵脱口答出,售卖服装。可见,杜兵胸中,早有筹划了。
   等待门面分发时节,杜兵却不在家。吃罢早饭,杜兵又出外晃悠去了。
   老杜见了,实在忍不住了。端碗赶出追问,制止杜兵出外了。
   杜兵听了,扭头看了老杜一眼。也不答话,转身扬长而去了。
   老杜心中纵有千般不满,万般不悦意。终还是忍下胸中的怒火,看着杜兵远去了。
   老杜进屋,口中仍在唠叨,门面都要到手了。一点急都不着。唉!
   其实,杜兵此刻,并未它去。杜兵又去汉正街了。
   门面到手。杜兵去进货。老杜放心不下,自是同去了。插言建议,自是少不了。货进回家,老杜担心杜兵一人忙不过来。老杜回家,又叫幺姑娘过来帮忙了。
   老杜也只在两头忙了。
   白天,老杜忙饲料门点。晚上,老杜回到服装门面过夜。以防梁上君子光顾。至于饲料,老杜也不担心君子会去。除非这家君子脑壳出毛病了,才去哩。
   事实上,也和老杜预想的一样。饲料门点的钥匙,倒是换了几把。东西,倒是一样不少。走时,门也关紧了。
   可见,君子中,也有真君子了。
   老杜除了操心饲料点,还要操心服装点的货物。老杜见服装短缺了,老杜提醒杜兵,该进货了。杜兵嗯嗯几声,自去整理服装去了。
   等老杜赶急赶忙赶来杜兵门点时,都日已正午了。再进店催促杜兵去进货时,只见兄妹俩正在整理新货上架哩。再看所挂货品,皆是老杜并不看好的。老杜见了,心中自是有了不悦。不免嘀嘀咕咕,唠叨个没完没了。
   杜兵听了,也不予理会。低头自忙自的去了。
   一旁的幺姑娘实在听不过耳了,才笑嘻嘻地回应,哥哥说了,现在正流行。
   老杜听了,也不再言语了。心中只在祈祷看笑话了。
   结果,果如幺姑娘所讲。而店中遗下的,却正是老杜津津乐道的那几款了。
   自此,老杜才省悟,自家也该退居二线做服务工作去了。
   以后再要老杜去做么家,老杜也不在象以前样,不情不愿了。而是心甘情愿,还笑呵呵去做了。
   现实摆在哪儿,老杜不服也不行啦!
   此后,老杜也轻松多了。
   白天,只操心饲料门点。晚上,来服装门点守夜。日子过的,倒也轻闲自在了。
   杜兵进入十六,按杜家家规,也该操持杜兵婚事了。
   老杜四处托人,终是具下一门亲事。女方大杜兵三岁。女大三,抱金砖。说出了女方懂事,贤惠,善持家。女方也发出话来,姑娘大了,要求,上年定,下年娶。
   老杜听了,自是十二分的喜悦。两好合一好。这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说一家话。磕睡遇到枕头了。亲定下后,老杜自是准备迎娶儿媳妇了。
   年底,杜兵自然娶回美娇娘。过了回热闹年。
   有了儿媳妇的从旁指点,生意似乎比以往更红火了。杜兵见了,也自欣喜。杜兵倒也干脆,一推二六五,都交予新媳妇了。自己落得逍遥自在了。
   老杜见了,自是不满。自要从旁点拨了。
   杜兵听了,却不以为意。见老杜一脸的郑重。杜兵才答,搞的蛮好哩。
   老杜又明言,就不担心她顾娘家?
   杜兵却说,钱多,顾也可以。
   老杜见杜兵不开窍,跺跺脚,转身走了。
   新媳妇倒也争气,三年不到,新媳妇替杜家产下两个男丁。
   老杜自是欢喜异常。自此,从旁帮忙协助,抚育两个孙子了。
   04年,老杜中风。
   05年,菜场整体搬迁,杜家门面也在其中。杜兵夫妇歇业在家。
   06年,夫妇二人,拖出以往陈货,摆摊夜市售卖。
   07年,汉西苗圃新村拆迁,杜家也波及其中。杜家另寻地方居住去了。
   杜兵的讯息,就此中断了。
   10年,听人讲,杜兵就住在汉阳黄金口。不再售卖服装了。开厂去了。专做复合地板。
   至于真假,也就不知了。
   过细想来,此消息倒也不虚。
   杜兵,也是个有心计的伢儿。
   如此做法,倒也符合杜兵。
  

共 21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文风独树一帜,篇篇皆以邻里人物为线,叙其日常,道其生活,平凡普通,却蛮接地气儿。该篇写老杜因土地被征用,迫于生计弄了个门脸儿售卖猪饲料以谋生;并以期言传身教于儿子。老杜的苦心没白费,儿子杜兵也在创业中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洗礼,为人夫为人父,并将事业不断壮大发展,前途似锦。小说以寻常百姓的生活小事,褒扬着励志奋斗的大道理,让人信服,赞叹,欣慰。推荐阅读。【编辑:古月银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4-16 21:14:00
  感谢老朋友赐稿系统栏目。期待您的更多精彩。问安老朋友。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回复1 楼        文友:老游湖        2017-04-17 19:32:14
  谢谢。问好了!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