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老蒋纪念园

编辑推荐 老蒋纪念园 ——环岛走台湾


作者:孟梦 秀才,1020.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2发表时间:2017-04-17 08:36:17

在台北市中心,有一块占地二十五万平方米的宏大建筑工程,那就是老蒋死后国民党给他修建的纪念园。听严帅说,这里曾经是台湾陆军总司令部的军方用地。一九七六年被征用,一九八零年建成了这座台北最大、最宏伟的纪念性园区。园区以中国庭园式造景为主,里面坐落着中正纪念堂、中正公园、牌楼、围墙、瞻仰大道、“国家剧院”、“国家音乐厅”等等。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占地之大、建筑之奢华让人咂舌!
   我们冒着小雨从101赶到这里,首先看到的是高高在上的老蒋纪念堂。
   外观上,老蒋纪念堂与中国古代帝王的建筑类似,都是建在三层台阶基上,远远高于周围环境。三面建有阶梯,也是按照古代帝王建筑之“三出”规格设计的。
   远远望去,纪念堂上的八角攒尖重檐顶,与下面广场两侧红柱黄瓦的国家戏剧院的庑殿重檐顶、音乐厅的歇山重檐顶,犹如三山并立。纪念堂正身四角,突出四方形柱体底座,寓意“中正”。整体模仿金字塔,屋顶模仿北京天坛,呈两层八角形,说是代表“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蓝色琉璃瓦蓝中带紫,与阳光辉映,形成众多的“人”字形,上与天接,寓意“天人合一”的思想。最上面葫芦样圆尖顶涂了金黄色,显示升华光耀的意思。整座建筑如同封建帝王的宫殿,气象万千,极尽奢华。
   纪念堂正面的阶梯,两侧是用金门花岗岩建造,中央是白水泥斩假石子施作的坡道,坡道上有云形雕饰及“国徽”。我觉得比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阶梯还要壮观。
   爬上高高的三级台阶,走进十六米高、七十五吨重的青铜制作的大门,我看到门框和门扇上有梅花图样。大厅四十米见方,空旷宽展,地上铺着红色地毯,迎面是老蒋的巨大坐姿铜像,铜像两侧和中山纪念堂一样,也笔直地站着两名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卫兵。铜像后白色大理石上写着老蒋标榜的“伦理、民主、科学”的主张,基座上刻着他的遗嘱。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年轻人和外国人来说,单看这些内容,颇有让人动容的迷惑性。而对于我们这些上了年近古稀的大陆人,不过一笑而过。
   大厅的屋顶全部是桧木天花板,重叠的斗栱藻井。做工精致,装璜华贵典雅,富丽堂皇。四周墙壁一色的纯白大理石,细细一看,还有淡淡的花纹。
   略微一转,我们走出大厅,雨突然哗哗地下大了,只好再进来避雨。人们纷纷聚在铜像周围,原来马上就到下午两点了——卫兵换岗仪式开始了。原来这里,还有后面的老蒋陵寝,都和中山纪念堂一样,卫兵都要举行换岗仪式。仪式倒是蛮热闹,演戏似的,值得一看。
   换岗结束,外面的雨更大了,离我们集合上车的时间还有十分钟,我们只能撑开随身携带的雨伞,小心翼翼地走下白色大理石台阶,沿着长长的“瞻仰大道”,穿过偌大的纪念广场,往对面的大牌楼跑去——我们的旅游大巴停在那里。
   纪念广场又叫“自由广场”,而耸立在路边和老蒋纪念堂遥遥相对的三十米高、六十米宽的大牌楼,则是台北市最大的牌楼。牌楼上的牌匾题字原为“大中至正”,取欧阳询体,由老蒋的后人秦孝仪指定,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所以这个牌楼也被称为“大中至正门”。
   牌楼是古代“五间六柱十一楼”的规格,气势磅礴、威严雄伟,和古代帝王陵寝前“神路”建筑的牌楼相同,属于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高的等级。由此,不难看出老蒋代表的究竟是哪个阶级了。
   必须要说一下,鼓吹台独的民进党上台后,那个臭名昭著的陈水扁搞什么“去中国化”,为了消除老蒋和小蒋对台湾的影响,说“蒋介石是228事件元凶,他的陵寝和中正纪念堂未来存废都会逐步处理……”。后来,果然便把中正纪念堂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把中正纪念堂园区改名为“台湾民主公园”,牌楼上欧阳询体的“大中至正”也换成了王羲之体的“自由广场”。甚至,台北各处公园、学校等地矗立的诸多老蒋的雕像也被悉数拆除、推倒,扔进了垃圾堆。二零零九年,纪念堂又重新改回原名,但牌楼还是“自由广场”。顺便说一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纪念堂逐渐成为游行集会的据点,记录台湾社会变迁的轨迹。
   尽管有伞遮雨,我们跑上牌楼前的大巴时,衣裳也都淋湿了。
   透过车窗流淌的雨水,望着高高的牌楼,朦胧的广场和宏伟的老蒋楼,我和团友们不由得怀念起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领袖,毛主席的纪念堂只在天安门广场上占了一小块地方,还都是有时有点、有那么多限制地对人们开放!即便如此,一些蛇虫蚊蝇还总是嗡嗡诋毁,让人义愤填膺!
  
  
  

共 18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主要叙述了在台北市的老蒋纪念园游览的经过以及感想。文章采用按照时间顺序以及地点转换来叙事,即按照移步换景的方式,叙述游览过程,文章首先点出纪念园的位置,然后总写纪念园正面的概貌;接着按照从纪念园大门、到大厅、纪念广场的顺序来叙述描写;后面突出了民进党上台后去中国化倒行逆施的做法,表达了作者的义愤,最后联系国内一些杂音,再次写出作者对这些人的痛恨。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4-17 08:37:12
  老蒋在台湾期间,一直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令人称道!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回复1 楼        文友:孟梦        2017-04-17 10:21:17
  谢谢平淡如水编辑,谢谢精彩点评,祝编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