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天地事】气势恢宏的“天禄堂”

编辑推荐 【晓荷·天地事】气势恢宏的“天禄堂”


作者:贤者无忧 秀才,240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71发表时间:2017-04-18 18:58:40


   气势恢宏的“天禄堂”
   文/贤者无忧
   金堂县广兴镇刘氏家族是一个大家族,拥有2万多人,分布在原广兴公社大屋村、熊安村、何家沟村和原九龙公社的九龙沟村、龙虎村。
   刘氏家族分为两个支脉,在清朝初期,刘氏一支入川始祖刘汝福,通过插旗占山,取得了九龙沟相当一大片土地。后来刘汝福迁往广汉、洛带居住。留下儿子刘文荣继续耕种这片土地,刘文荣虽有13个儿子,任然耕种不完这些土地。只得将其中一部分土地变卖给李、高、邓、杨姓耕种。直到后来剩下阳化河河湾处一块土地,(今宝塔村12组境内龙马桥边),因土质较差,又容易被洪水淹没,很难出手,即使相送也没有人接手。于是李姓人家提出,要刘家出钱请人唱三本大戏。刘家请人唱了三本连台戏,李家才收下这块土地。
   另一支入川始祖刘日义,通过插旗占地,取得广兴场大屋基为中心的7个村及中江县妙峰乡姜家沟村的大片土地。刘日义虽有三子及7孙,人无法耕种完这些土地。此时从湖广武冈入川的远房兄弟刘日顺,偕妻及6子投靠刘日义。刘日义便把广兴乡熊家沟村和妙峰乡姜家沟村的土地给了六日顺。刘日顺为了感谢,给了刘日义一只大鸡公,和一块红布。今熊安村取名有“雄鸡一唱报平安”之意。
   刘氏家族祠堂位于广兴镇何家沟村,始建于1770年。坐北朝南,背靠人型寨子,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均为土木石瓦结构。前面一条悠悠的小河,向西流向资水河。刘家祠堂又叫做“天禄堂”。
   刘家祠堂建筑风格别具一格,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刘氏宗祠”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木匾悬挂在大门正中央,方显气派庄严。正门有一个大戏台,人称“万年台”。大戏台全是精工雕作的木质装饰,表现刘氏家族的书香门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戏台的屋顶有八个爪角,喜迎四面八方客人。每逢节日,刘氏家族就在此举办大戏,全族人家和附近乡邻都会在此聚会。
   刘氏祠堂正殿有高大气派的九间大瓦房,房屋的房梁和支撑柱都是大圆木,隔墙用竹编而成,抹上白色洋灰。屋顶盖上用刘家瓦窑烧制的瓦。房顶脊梁上面,中间雕花,两侧塑有龙头,非常气派。正殿的主堂设有刘氏历代始高曾祖的神堂。左右两侧雕有二龙戏珠,上方是雕刻有双凤朝阳。离地面166厘米,寓意顺风顺水。正殿大门左右两侧有雌雄两个威武的石狮子。正殿前有一大坝,主要用作露天戏坝。通过十二级阶梯上到正殿,彰显神圣。大院坝右侧有一个石头打造的大水缸,长3.6米,宽1.5米储存生活用水,以及防火之用。
   刘氏祠堂有着“日有万人拱桥,夜照千盏明灯”的盛况。祠堂前面的三座跨河桥(平水桥、高桥、矮子桥)连通东西南北,显示刘氏家族人财兴旺,万代荣昌。
  

共 108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金堂县刘姓是广兴镇一个大家族,两万多人口,在清朝初期分为两大支脉,其中一支始祖刘汝福,另一支始祖刘日义,两大支系都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刘家祠堂始建于1770年,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又叫“天禄堂”,建筑宏伟,庄严肃穆,每逢节日是全族乡邻在此聚会的地方,有着日有万人拱桥,夜照千盏明灯的盛况。作者详细的介绍了刘氏家族的历史,脉落清晰,一目了然,好作品推荐共赏,感谢赐稿。【编辑:军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军杰        2017-04-18 18:59:38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2 楼        文友:军杰        2017-04-18 19:04:36
  一篇叙事散文,详细,明朗,篇幅虽短,却把一个大家族的历史清晰承现在眼前。
春花美艳终将谢,逝去年华不再回。 惟愿今生多努力,惜时莫让寸光阴。 军杰/2016
3 楼        文友:你猜        2017-04-18 23:33:54
  欣赏老师佳作,祝创作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