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玛瑙

编辑推荐 玛瑙


作者:崔志远 童生,81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48发表时间:2017-04-18 22:27:39


   一
   一母所生有百般,
   也有愚来也有贤。
   正直生平多乐趣,
   怕亏易亏悔难言。
   杨家岭这个平静的小山村,有一户人家并不平静,这户人家议论着一件事,是叔叔的养老问题。这家人兄弟三个,老大杨青山、老二杨清江、老三杨青海。父母早已亡故,有一叔叔,名叫杨万顺。夫妻二人,无儿无女。哥哥把大儿子过继给他们,找人写了过子单。杨青山从八岁就在叔叔家过。其实过子一说是旧社会的产物,现在的人改为养子。叔叔婶婶把杨青山拉扯成人,二十三岁那年又花钱给杨青山娶了媳妇。可媳妇来了不行了,对丈夫说:“这叔叔婶婶不是你的亲生父母,现在已是花甲之年,那婶婶又有病,以后养这两个老人得用多少钱?”
   男子汉最怕枕边风,一次不行,两次不行,时间一长,也就产生了一种同感,结婚后三年,和叔叔分家单过。叔叔把那兄弟俩和村委会干部还有族里的人都找来说理。村干部说:“我们也没法,不用说你们是叔叔侄子,昨天我们处理了亲儿子和他爹分家的,爹爹和儿子要抚养费,儿子说:‘我掐一个菜叶还盖不过腚来,哪有钱养你。’遇到这样的人,你就是上法庭也没有办法。”
   这时杨清江有了主意,对村干部说:“不管咋说,那是我们的长辈,我哥不养我养。”第二天这家人找了村干部和族里的人调解,写了赡养事项,签了字,叔叔婶婶搬到老二家。
   叔叔跟杨青江过了二年,第三年杨青江要盖房子,把叔叔的二十几棵大树锯了,用做檩材和柁材。房子盖完入住,因盖房子用了不少钱,杨青江只得出去打工挣钱,这时婶婶闹病了,杨青江不在家,叔叔找村医生看了几回,花了几百元钱全都是赊着。婶婶的病一日重一日,想去大医院没有钱,迟误了一些时日,病情更重了,不久离开了人世。
   杨青江把大哥三弟找来家中,用央求的口气说:“哥哥、弟弟、你们知道,我今年盖房子手头紧,埋葬老人需要钱,看医生的钱还都赊着,你们得给我分担点,谁让咱们是兄弟呢。再说,叔叔是咱们共同的叔叔,也不是我自己的叔叔;这么办,你们拿小头,我承担四成,你们各担三成。”兄弟是好兄弟,从没红过脸,哥两个看老二盖房子确实钱紧,也就默认了,帮着老二埋葬了婶婶。
   又过了一年,土地有了变化,中央指示,增人增地,减人减地。叔叔的地一下子拿出三亩半,杨青江没说啥,媳妇有了打算,悄悄地和丈夫说:“他爹,你得好好的考虑一下,如果不减地,叔叔那七八亩地,一年能收的三千五千的,能够老头花的。现在减了地,叔叔要是再闹个病啥的,他那点收入不够花呀。”
   杨清江说:“我咋说,现在觉得咱们吃了亏,可当时咱们是签了协议的,要说你去说。”
   媳妇说:“那时是那时,现在是现在。不管咋说,把叔叔推出去就行。你让我这妇道人家出头露面亏你想得出。”
   过了几天,杨青江叫媳妇炒了两个菜,把大哥三弟叫来,哥几个一边喝着酒,一边聊起了家常。杨清江说:“你们看我这盖房子花了不少的钱,孩子又上学,手头太紧,我们夫妻两个想出去打工挣两个钱,可叔叔没人照顾,你们看怎么办?”
   大哥说:“当时你说你养老,并且是签了协议的,再说,叔叔自己还能做饭,你们还能总在外面不回来?婶婶去世都是我们哥俩帮你操办的。还是按协议办吧。”
   杨清江说:“自己家的事,啥协议不协议的,要不然就轮着,一家三个月或是半年,我也不要那三亩多地,把地分开,一家一亩。”此时杨青海已知二哥的心情了,他是以为种三亩地养叔叔亏了。随后开口说:“大哥,还是你养叔叔吧!因为你是叔叔过继的儿子,别人没有权力和你争呀!”
   大哥说:“这不是争的事,这要看谁孝顺。我那个过子的头衔,前几年就注销了,你要不出头,咱们就送养老院。”
   杨青海又问二哥:“二哥,你的想法呢?”
   杨清江说:“大哥和我都尝试了,这回该你了,你要不养,就听大哥的,送养老院。”
   杨青海说:“送养老院有点不妥,三个侄子,养不了一个老人,咱们哥仨有点蒙羞呀!再说,送养老院,一年一万元的护理费,咱们哥仨每人三千多元,你们能往外拿吗?”眼见大哥、二哥无语,杨青海接着说:“明天把村干部找来,把从前的协议都作废,再重新写一个协议,我来养叔叔,老人生病花钱我也不用你们拿小头。”
   大哥二哥齐声说:“既然老三这么说,就这么办吧!”
   杨清江如释重负,第二天办了一桌酒席,把村里的领导和族里的头面人物找来,把从前的协议撕毁,重新又写了协议,这回的协议写了五份,哥仨每人一份,族里的人拿一份,村里的干部拿一份。村主任语重心长的说:“老三呀!你身上的担子不轻呀!你叔叔多年的心血,都倾注在你大哥身上了,供他念书,给他娶妻生子。剩下一点财产,这二年给了你二哥,帮他盖了新房。轮到你,他可啥都没有了,就剩下一个不能干活的干巴老头了。你要三思呀!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杨青海严肃的说:“你是一村之长,这话说的不和情理呀!行孝哪有后悔的道理?况且,我现在又不是贪便宜,只不过希望大哥二哥不后悔就行。”在场的人谁也不说什么了。就此,这个叔叔跟了杨青海。
   杨青海把叔叔接到自己的屋子里,说也奇怪,新社会走到这时,居家度日,已都是男女平等,办事都得夫妻商量,可这家人不是,女人如有意见,都是小声的吹点枕边风而已,从来不出头。妻子见丈夫把老人接过来,随手收拾屋子,把老人安顿好。
   光阴似箭,转眼二年,日子虽然紧吧,可也其乐融融,年轻人吃苦,老人知足,到第三年不行了,孩子开始上中学,用钱多了。妻子对丈夫说:“别人家里有家有外的,家里人不误种地,外面又有挣钱的,只有那样,日子才宽裕,不然孩子读中学咋办?”丈夫听了妻子的话,外出找地方打工去了。
   杨青海走了才两个月,叔叔在家闹病了。要说老人闹病有很多讲究,要是自己的姑娘侍候就好了,生活起居各方面都觉得随意。可叫侄媳妇侍候,总有些不妥。侄媳妇看叔叔有为难的表情,给丈夫打电话,丈夫回来,一直把叔叔的病治好。这时已是秋天,所幸不出去了。到了下一年,妻子对丈夫说:“今年你在家吧!我出去挣钱,听说京城缺保姆,我去一定能挣回钱来。就这样,妻子去了京城。一连几年,妻子在外挣钱,杨青海在家做庄稼活,日子过的还可以。转眼五六年过去了。人有朝夕祸福,天有难测风云。就在老人七十岁这年,一场大病不期而至,常言说,‘穷人担得福,担不得祸。’收入低的人家,进几个钱看不出富来,如果出几个钱,那可立时就看出穷来。正月到十月,从小诊所到大医院,虽然没计算花多少钱,可借了不少的外债。十月初的一天,叔叔对杨青海说:“看起来我的病想治愈是很难的,不过叔叔不怕死,已是七十了,老天爷就叫我活到现在,急也没用,别伤心,你套上车拉我到西山,我有话和你说。”
   杨青海不知叔叔要干啥,就套上毛驴车拉着老人去了西山。西山有一个小山包,因这个山包不长庄稼,屯子的墓地就在此处。老人下了车,走了一段,对侄儿说:“我小的时候,有一个南方的人来到这里,说这个山有宝,雇了几个人挖了很长一段时间,什么也没挖到。后来一到农闲的时间就有人挖,到现在也没有人挖到宝。多次的挖宝,把这里挖的乱七八糟。生产队的时候,为了节省土地,把各处的坟都迁到这里,这个山就成了墓地,我看好了一块地,就是前面挨着庄稼的地方,这里还没人挖,我死后你就把我埋到这里。”
   侄儿说:“您不想入老坟?”
   老人说:“按着老辈人的规章,我就在这里单过吧!”
   侄儿说:“那我死时也来住在您的脚下。”
   老人笑着说:“那时的事你说了不算,后人说了算!”
  
   二
   好心之人得好报,
   像似神灵暗中瞧。
   有始无终小人见,
   亏时笑断众人腰。
   书接上回,杨青海拉着叔叔去了一趟西山,过了一个月,老人离开了人世。因这一年来老人看病吃药,儿子又要考大学,手头太紧,也没找太多的人帮忙。早晨找了四个人再加上表弟,一共五个人,去老人告诉的地方挖坑,挖坑的人走了两个小时后,杨青海拿了两包点心到墓地,五个人早晨都没吃饭,表弟一边吃着点心一边说:“再往下挖是块石板,很不好弄,不如就这样,深度也行了。”
   杨青海对四个人说:“既然表弟说行了,那就这样,你们回家准备,我再修理一下也回。”四个人走后,杨青海与表弟下坑里用镐刨那块石板,镐头下去,金星四溅。费了很多时间,才把石板起出,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玛瑙。表弟说:“这块半个桌面大小的玛瑙能卖很多钱。”
   杨青海对表弟说:“咱们把它抬到一边,用秸秆盖上,你在这里看好,我回家准备出殡,等没人时再往回拿。”说完,杨青海回了家。用毛驴车把装叔叔的棺木拉了来。安葬完了叔叔,表兄弟俩偷偷的把玛瑙拿回了家。
   时至第二年三月,因为是缺钱的原因,杨青海想卖掉这块玛瑙,自己没门路,就叫要高考的儿子在网络上联系买家,先后来了三个买主,最后一个给了八万八千元,杨青海觉得可以了,就把这块玛瑙卖了。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下可炸了锅。两个哥哥都后悔了,咋就不知有这事出现?这回老三拣了个大便宜。还有一个人悔死了,这个人是离这个村不远一个叫程平的人。程平多年来靠挖玛瑙为生,每到农闲时节,他都寻找玛瑙线来挖。这些年来也得了不少的实惠。这个规划做坟地的小山,他挖过三次,杨青海叔叔墓地边上的大坑就是他挖的。程平怎么也不明白,那次他挖的这个坑有一丈多长,就要见到宝贝了,再坚持半天就会发一笔财……哎……这就是命中没有莫强求吗?不对,那里还有……那里土石交错的地方,有三条玛瑙线,那天他们只在第一层挖出了宝贝,那第二层……第三层肯定还有!想到此时,两腿不由自主的向杨青山家走去。
   杨青山与杨清江在屋中坐着,正为老三卖了八万八千元的玛瑙而咂舌,这时程平一脸疲惫的走了进来。杨青山开玩笑的说:“这个冬天怎么样?挖着多少宝贝了?”
   程平沮丧的说:“今年冬天白干,没有你们哥们有福气,咋样?你们哥俩个沾点红花没有?如果沾了,今天中午讨点酒喝。”
   杨青山也不示弱,笑着说:“沾不沾的是我们兄弟间的事,与你何干?反正你的心里不得劲,你在那里左右挖了三个坑,就没看着宝贝的影?”
   一句话,揭了程平的短。程平思量一会说:“你们哥俩不知我们行里的内情,挖宝的人和买彩票有点相似,得宝的人不一定受累,受累的人不一定得到宝贝,那宝贝就像一棵南瓜秧子,不知跑多远才结一个瓜,得这个瓜要靠运气,谁知道那个瓜被你们老三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前年我在那里挖坑,挖了一丈五尺远,说也奇怪,别处的玛瑙线都是一条,并且是竖着的。可那里的玛瑙线是横着的,并且是上下三条,当时,一方面是太累了,第二,三条玛瑙线都没有宝贝,我想肯定是几棵空秧。所以,后来就停了。”
   杨青山一听,来了兴头,对程平说:“你说啥?那里三条玛瑙线,这么说,老三才挖了上面的,下面的还没动?”
   程平说:“是,可下面的两条玛瑙线有没有还不一定。”
   杨青山说:“那咱们再去挖,一定能得到宝贝。”
   程平说:“上面是你们叔叔的坟,我们咋挖?老三让咱们挖吗?”哥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了。
   过了些时日,那程平心里总放不下,吃一行想一行,这么大的一件事要把它忘掉是不可能的,现在已是种完地的农闲时节,找了一个人,没让杨青山和杨青江知道,在坟的另一边挖了起来,又挖了很长一条沟,还是没有宝贝。由此,他得出了结论,坟的下面肯定还有宝贝。第二天来找杨青山哥俩,进屋开门见山的说:“那坟的下面肯定还有宝贝,你们哥俩想不想得此宝贝?”
   杨青山说:“咋不想,但那坟归老三所有,我们哪有权利乱动。”说到这里不由的一种悔意又从心中升起,如当时那个过子单不往外拿多好,现在拿出来还可以和老三争论。这时老二的脸也不好看,他也在想,不如当时不产生那个怕吃亏的念头了,要是叔叔归我养老送终该多好!现在说啥都晚了。
   程平已知这哥俩此时的心情,开口说:“以前的事就不要想他了,想想现在吧!如果老三同意咱们挖,咱们可以给他点钱。”
   杨青山说:“给他多少钱?”
   程平说:“那要看他多大口气。”
   杨青山来找杨青海,进屋直截了当的说:“程平要在叔叔的坟下挖宝,问你可不可以,如果可以,他想给你点补偿。”
   杨青海说:“要说这事本来不行,叔叔不一定同意,要是大哥有此意,我也就没啥说的。因为你是老人的过子。要说给点补偿,就给三万吧!不过还得通过村委会。”
   大哥说:“我去和程平说,他如同意就这么办。”
   杨青海以为程平不能接受,故意多要点钱。哪知杨青山和程平一说,程平却乐不可支的说:“你们哥俩知道老三卖的那宝贝值多少钱吗?他卖给玛瑙商是八万八千元,那玛瑙商转手卖了十五万,听说价值还远不止这些,我经常和那个玛瑙商打交道,和他不错,他的啥事都不瞒我。”
   这几个人帮杨青海把坟迁到了别处,开始忙碌起来。可把坟地下面的土石翻了个底朝天后,却没有找到所想的宝贝。除了杨青海撬宝贝时掉的残渣以外什么都没有。程平满头大汗,不是累的,是疼那钱呀……三万元他拿两万,杨青山、杨清江各拿五千。说好,挖到宝贝,安钱分成,这回完了,不但钱没了,还丢了脸。直起身来,没精打采的说:“我就是那倾家荡产买彩票的,人家杨青海是买一次就中大奖的人呀!”说完头也不回的回家了。
   杨青山这几天垂头丧气,原本看弟弟发了财就有点后悔,又受程平的诱弄,拿出了五千元,搬了一天叔叔的棺木,又挖了一天,什么也没挖着,不知外人怎么笑谈,越想越气,指着妻子的鼻子说:“此事都在你身上,当时一个劲的唠叨,非得把叔叔推出去,闹的现在又丢了钱又丢了脸。”妻子也不示弱的说:“哎呀呀!你一男子汉,一点主宰都没有,听女人的,出去说去,不嫌丢人,你看看那些出人头地的人,哪一个听女人的,我说咋着你就咋着,我让你去杀人你去杀吧!”杨青山本想把责任推给妻子,没成想反被妻子数落一顿,沮丧的趴在炕上一言不发。正在这夫妻二人生气之时,院里进来几个人。
   杨青海听妻子说,大哥二哥家这几天总生气,就对妻子说:“你去二哥家看看,他们总生气不是长法,问问他们因何生气。”妻子回来后对丈夫说:“那程平给的三万元,有大哥二哥每人五千,他们是因此事生气。”杨青海知道内情之后,拿着一万元钱先到二哥家,招呼二哥二嫂一起来到大哥家,等哥哥嫂嫂都坐下后,把一万元钱分成两半放到大哥二哥手中。开口说:“都是自家兄弟,莫为钱伤了和气,不管谁花,反正面在箩里转,家财不出外国,我把钱拿过来是做弟弟的一点心意。”弟弟的这几句话羞得大哥二哥面无血色,无地自容。
   过了一会,大哥说:“能知后来事,富贵一千年呀!”
  
  

共 584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赡养父母,是天下儿女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但文中杨家三兄弟要赡养的对象不是父母,而是叔叔。就我国现行法律来看,侄子不具备法定的赡养叔叔的义务和责任;如关系到赡养,那也是属于道德良心伦理的范畴了。但文中的大哥杨青山八岁时被父母过继给了叔叔抚养,并写有文书。叔叔抚养杨青山至二十三岁,还为其娶了媳妇。叔叔已尽到了抚养义务。按理杨青山就应该承担起对叔叔的赡养义务和责任,这也是法律所界定的赡养范畴。但娶了媳妇的杨青山,将已渐老的叔叔婶婶二老作为包袱给推了出去,这放在百姓口中就是不孝。杨青江虽与叔叔婶婶攀不上法律关系,却主动接受了赡养两位老人的义务;但随着生活压力增大,老三杨青海又接过了赡养的接力棒。老三在安葬老人时,意外获得了一块价值不菲的玛瑙,这便是好人必有好报的佐证吧。应该也是该文想要表述的中心思想。但这个题材应该是有一定的区域局限性,在大多数人眼里,赡养老人是件大事,何况是赡养非法定义务的叔叔婶婶?至少,据我所之,该是如此。【编辑:古月银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古月银河        2017-04-18 22:28:21
  感谢朋友赐稿系统栏目。期待您的更多精彩。问安朋友。
差不多共和国同岁,历经大跃进、文革、改革中沦为下岗失业人,闲来无事码点文字,消费时光,见证沧桑。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