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檀香】老彭家的燕子(散文)
今又四月,上旬的老天不作美,不是晚上咳几声嗽吹吹风就是清晨滴一些眼泪,把县城的天空折腾得雾蒙蒙,路上湿漉漉的。
一天上班的途中,借着雨伞的角度偏离,猛然见到不少燕子在丝丝细雨的天空中不停地翻飞,不时发出的唧唧声在滨河路段上空迅速散开,飘向城区的上空,飘向对岸的笔架山峰,飘向河流的下游,飘向滨湖路晨练和赶路人的耳朵。此刻燕子的叫声,呼唤出一段经年往事,脑海里封存多年的那段采访记忆便悄然冲开闸门。
老彭家的燕子,留给了我最美最深刻的印象。四年前的四月上旬,一天中午下班,时任花池乡党委书记的表弟在县城开会路遇告诉我,他们亮垭村二社有一户姓彭的单家住户,燕子来了13年,从二000年四月的一对燕子一个巢,繁殖到2013年4月发展到18个燕窝上百只燕子。得到这个信息,有着新闻敏感的我,觉得燕子有着“恋家”的情节,不远万里来到山区农家,有必要去解谜燕子13年来在老彭家年复一年的来去,和老彭一家有着深厚的感情。便与表弟相约,四月中旬来到老彭居住的亮垭村,探访了燕子与老彭一起的亲密日子。
那年,我如约来到亮垭村二社老彭家的那天,阳光明媚,蓝蓝的天空中布满了黑点,燕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穿来穿去,翱翔在天空里。老彭家的房屋是坐北朝南,高大的松树柏树包围着房舍左右,只露出了青色的瓦盖,树枝和房顶上歇着刚落脚归来的燕子,正梳理着散乱的羽毛。来到二十来平米的院坝,密密麻麻的燕子在头顶上盘旋飞来飞去,有的从屋内穿出,有的从野外飞回,来来往往成为了老彭家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立即架起摄像机,在镜头里数了数,百十只燕子在屋外和屋内墙角处构筑有十八个燕窝,个个燕窝修缮坚固牢实宽大,紧紧贴挂在屋内屋外的墙角处。里面的小雏燕见到父母们觅食回来,个个伸出脑袋张开小嘴,叽叽喳喳喜迎父母的亲吻,吃着父母嘴里带回的安全美食。
在那次的采访中,久居办公室的我突然觉得没有了往日的烦躁,不愉快的往事也随翻飞的燕子而去,脑海里不知不觉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诗句来,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春天的存在和惬意,感受到燕子从远方潇洒地回到了农村老家。
2013年的四月来得早,正是农家最繁忙的季节,老彭和其它庄稼人一样,天麻麻亮就下地耕田、播种、除草,还遇上了当年的天旱更是让他累上加累,没日没夜地辛勤劳作。随着当年燕子的再次回家,老彭没有了劳作的疲劳,按时每天把自己的屋门早早的敞开,帮助远道回来的客人进出方便。
老彭很喜欢他家的客人,他对他家的燕子情有独钟,也给燕子总结了几句顺口好听的话语:只要我家里住着燕子,每天能把屋门打开,我家就永远享着福气和吉祥,就能够守侯着丰收和喜庆的日子。十多年来,老彭家的燕子就是一个活脱脱的春之精灵。每当春天的到来,清晨的乡村素雅、恬静、温馨,秧苗刚刚泛绿,树木冒芽柳儿扬絮,农家小院简洁质朴,还有缕缕吹烟袅袅升起……仿佛是一团披着薄薄轻纱、朦胧的梦。这时候,他家屋外屋内墙壁上睡醒的燕子就展开双翅、轻盈地飞出住所。一只,两只,三只,十只,三十只……唧唧喳喳的叫声划破村野的寂静,转眼间绿树丛中,农家屋顶,到处是他家燕子飞翔的身影。它们时而在蓝天中箭一般上下翻飞,冲散片片白云和缕缕炊烟;时而歇落在屋顶、门前,悠闲地漫目四处张望。在里外长长的电线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小点,远看像一串歌唱乡村风光的五线谱,又像一排刚上小学的孩子在做早操,那景致别有一番韵味。老彭劳动一天的疲劳,还有心中沉积数日的忧闷,也随着燕子的身影飘散了,心情感到格外的舒畅。
老彭告诉我,他家的燕子恋人,也恋家。虽然他家不够富裕,房子低矮,2000年燕子选中他家,就在他家筑巢,每年的春天不顾路途遥远,不顾路程艰难,不顾风雨雷电,历经磨难,年年按时回到自己原来的老家。
老彭家的燕子据说来自南方,住居没有考究,却有着念家情结。老彭每天为燕子敞开大门的经久历史和情结,让燕子与老彭相敬如宾,和谐相处,共同度过了十三年美好的时光。
老彭告诉我,燕子很有灵性,与他相处一直和和睦睦相处,每天六点多钟就飞窝而出捕食昆虫,保护农作物,守侯他家和附近几个村子农民的收成。燕子最体谅人、最关心人,从不给老彭添麻烦,连窝里的垃圾也是一点一点地叼到野外。主人在家时,燕子躲在燕窝里呢喃细语,温文尔雅。如果天要下雨,燕子们总是喳喳叫着,在老彭面前反复低飞,给他预报天气。即使下雨天羽毛被雨淋湿了,燕子总是在进屋之前先抖抖翅膀。秋夜寒雨时,燕子却在夜深人静、明月当空悄然而去,不留任何声息,不留只言片语,甚至连一支羽毛也不留下……只把一种期待和依恋留下,一种美好的记忆留下。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在想,一只只小燕子都念百姓家,而我们的父母,也时常总是盼着儿女早早像小燕子那样长硬翅膀,飞上蓝天,然后又盼着孩子像飞出的燕子那样常常回巢团聚,诉说离别的辛酸与幸福。即将离开老彭的那天下午,我冒昧的问了老彭家有几个孩子,他说三个孩子都在广东和江苏务工。那会儿,老彭答话的语气低了许多,也没有正面目视着我,只是望着天上来回穿梭的燕子,眼角处挂着一丝晶莹。我猜想,他也一定在想着在外务工春节未回家的孩子吧……
久居城里,远离乡野。今又四月,看到县城滨河路久违翻飞的燕子,不禁想起老彭家的燕子,心中的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饮水思源,叶落归根呀,我多么渴望自己如同那美丽勇敢、感恩重情的小燕子,在春天多姿多彩的季节里,义无反顾地多回家看望几次父母……
曾在农村呆过十年,那时家里也有燕窝,看见燕子很高兴,燕子也不怕家人,和平相处。
由燕子恋家想起外出打工的子女,常回家看看,俗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不能等。
拜读老师佳作,一篇感人的散文,清新飘逸,落墨有情,感情真挚,感染读者。好作品,欣赏学习了,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