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摸“河歪”(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摸“河歪”(散文)


作者:杨宝军 布衣,13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41发表时间:2017-04-20 17:39:55
摘要: 如今,家乡的河水依旧哗哗的向前流淌,只是岁月蹉跎,物是人非,人们望河兴叹,摸“河歪”的趣味也许只能定格于童年美好记忆中。   

【星月】摸“河歪”(散文)
   看到这个标题,如果不是土生土长的泰州人,恐怕会一头雾水,其实摸“河歪”就是摸河蚌。水乡港汊密布,河沟纵横,我们童年的“必修课”里,下河摸“河歪”是万万不可少的。
   摸“河歪”首先得会游水,因为住在独垛上,四面环水,随时可能出现危险,7岁那年我便学会了游泳。
   夏天的中午,烈日炎炎,知了乘着热浪引吭高歌,麻雀蹲在高处乘凉,蜻蜓低飞在河面点水消暑,我的心早已飞向河边。父母亲一下田,我就和四五个“光屁股”到河里扎猛子,用毛巾捞白米虾,里下河一带有谚道:“先吃头,后吃尾,吃了以后会游水。”
   经过捞白米虾“热身”,接下来就是摸“河歪”了。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家乡,水连水,沟接沟,清澈、恬静、碧水悠悠,远远看去绿得像一条翡翠色的绸带,蜿蜒曲折地将整个村庄抱入怀里。河里盛产各种各样的水产品,单说“河歪”就有三种:一种是本地“河歪”,壳子薄,色微黄;另一种是“海歪”(海歪,方言,即珍珠蚌),壳子坚硬,呈黑色;第三种是“鳜鳜歪”,又称“老拱咀”(“鳜鳜歪”,方言,即小贝壳类),约莫成人中指长,刀不好劈,煮熟后,硬壳子自然分开露出贝肉。
   “河歪”一般喜欢在水草密布的浅水边或四面开阔的河滩上活动。浅水边的“河歪”用手摸,深水区或河滩上的“河歪”要用脚趾在河床上探寻。刚开始经验不足,摸到的东西乱七八糟,特别是河床上瓦片,一面光滑似蚌,但拿上来一看大失所望。后来,有了经验,渐渐知道两面都是椭圆的才是“河歪”。
   为安全起见,我们两个人一组沿河坡两侧由近向远摸,人多时划分河段摸。每人推着一只面盆(洗脸的木桶)或是提量(提水的家什),用来放“河歪”,如果是临时起意,那只能脱下裤子来装了。
   本地“河歪”和“鳜鳜歪”容易摸到,因为它生长在较浅的河床上,只要用手和脚判断它两边是否光滑,符合椭圆型的即是。摸“海歪”比较麻烦,它的外壳很难确定,一般生长在硬质河床的深水处。有的海歪把身躯藏在河泥里,上面只露出一点点鳍嘴,这种“海歪”踩在脚底下,一般人还以为是不起眼的瓦片、碎玻璃或其它杂物。只有用脚趾仔细探究,然后攻猛子下去用手探查才会知道真相。当确信是“海歪”时,那就一个猛子下去,前后左右扳动几下……一个又大又重的“海蚌”便手到擒来了。对于那些插得很深的“海歪”,用脚是撼动不了它的,那只能靠好的水性摸取它。潜扎到水下摸“海歪”不是件容易的事,人有一定的浮力,倒插在水中,为了平衡浮力,双脚必须在水面上不停地打水,使身体不至于浮上水面。在水下要用手左右摇晃“海蚌”,等“海歪”与河床有了缝隙,再下去抠。如果抠不上来,必须继续下去晃动。一般一个猛子下去“海歪”是“请”不上来的,非得“三顾茅庐”才行,有的甚至要扎五六个猛子。这种情况下摸上来的“海歪”多半特别大。同伴中有人摸到大的“海歪”,便大声惊叫:快来看啊,我摸到一个大“海歪”。我们往往会一齐游到他身边饱一饱“眼福”。
   摸“河歪”,最怕牛蜢(叮咬牛身的一种蝇,银灰色,比苍蝇大得多)叮咬,也不知怎的,我们刚下水不久,牛蜢就在周围不停地飞来飞去。尽管我们不时地用手往身上泼水,或扎猛子躲在水下,讨厌的牛蜢还是盘旋在水面,一旦有人浮上来,它们便前赴后继地扑上来……赶不走的牛蜢极大地分散了我们摸“河歪”的兴致。
   为了多摸些“河歪”,有时我们成天沤在水里,手脚都白了,腿脚被蚂蝗叮出血来,甚至被水中的鸭虱子惹得浑身搔痒,大家全然不顾。最快乐的是我们共同分享成果的时刻。黄昏,太阳西沉,摸到的“河歪”装满了面盆(洗脸的木桶)提量(提水的家什),大家一一倒在地上,然后从大到小地分成与人头相等的数堆,由领头的做阄让大家抓……
   望着分得的“河歪”,我心里美美的,晚上一家人又有可口的下饭菜了。不过,父亲收工回来免不了一顿臭骂:“不听话的东西,你整天魂落在河里。前家的扣羊和后家的大牛都是下河淹死的,你知道吗,以后不许下河摸河歪!”
   天下母爱最伟大。此时,见我站在一旁不敢吭声,母亲悄悄将“河歪”劈开洗净,做成“白烧冬瓜‘河歪’汤”、“红烧‘河歪’老咸菜”等。煤油灯下,看着父亲一边呷着小酒一边美美地夹上一块“河歪”肉,我心中特有成就感……
   待到第二天,父亲的训话,早已丢在脑后。只不过不摸“河歪”而己,而是游河偷瓜或寻洞掏蟹去了。
   童年的夏天,泡在家乡的小河里,我们享受着河水的抚爱,波浪的亲吻,水里的趣事总也说不完……
   如今,家乡的河水依旧哗哗的向前流淌,只是岁月蹉跎,物是人非,下河的人少了,不是不想,而是河水不再清澈,河床上多的是污泥、玻璃、瓦砾、塑料薄膜,再难见当年孩子们嬉水打闹、摸鱼摸虾、扎猛子、打水仗的欢乐身影,人们望河兴叹,摸“河歪”的趣味也许只能定格于童年美好记忆中。
  

共 19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河歪”就是河蚌,味道鲜美,在我们江苏一带是一道上好的美食。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回忆了童年时光中摸“河歪”的精彩趣事。摸“河歪”的过程,其间的苦和累自不必说,分享劳动成果的时刻才是最快乐的。作者将摸“海歪”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生动详实,令人身临其境,过目不忘。文章妙趣横生,充满诗情画意,让我们共同分享到了童年时光中的乐趣,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对父母深深的感恩和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当下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的一丝担忧和无限感慨。一篇充满正能量,内涵丰富的回忆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碧波荡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碧波荡漾        2017-04-20 17:41:29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
碧波荡漾
回复1 楼        文友:杨宝军        2017-04-21 09:32:15
  感谢编辑的精彩点评!
2 楼        文友:碧波荡漾        2017-04-20 17:46:05
  童年的美好回忆令人难忘。
碧波荡漾
回复2 楼        文友:杨宝军        2017-04-21 09:38:20
  童年趣事,历历在目,回味无穷。祝好!
3 楼        文友:碧波荡漾        2017-04-20 17:47:58
  文章内涵丰富,充满正能量。
碧波荡漾
回复3 楼        文友:杨宝军        2017-04-21 09:40:16
  编辑过奖了,当向您学习!
4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4-21 08:22:05
  欣赏拜读老师美文佳作,问好老师,认真学习品读:其实摸“河歪”就是摸河蚌。水乡港汊密布,河沟纵横,我们童年的“必修课”里,下河摸“河歪”是万万不可少的。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4 楼        文友:杨宝军        2017-04-21 09:39:03
  感谢您对拙作的认可!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