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半袋“铜币”的故事

编辑推荐 半袋“铜币”的故事


作者:蜈蚣山人 秀才,1505.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42发表时间:2017-04-21 21:45:09

我们兄弟姐妹共四人。大哥比我大十岁,大姐比我大七岁,我是排老三,我手下小妹比我又小八岁(本来我手下还有一个)。
   由于我从小是妇姐带大,因此与大姐感情比较深,参加工作后,也与大姐走得比较亲近一些。也许由于相差年纪大,从小到大,我与大哥之间好象基本没什么沟通与交流,长大后,也就是过年走一走,平时也很少说话。
   父母双双都在世时,虽然兄弟之间话不多,但相互之间也没什么大矛盾。由于父亲是乡政府退休,而且母亲在世时差不多就存有近十万元钱养老。有十万元存款,而且又有父亲的退休工资做保障,我认为,我们兄弟之间这一生肯定不会存在什么矛盾,我想,这辈子我们兄弟不会发生争吵之事。
   在母亲去世后,在父亲住院期间,我们兄弟在医院却有生一来大闹了一次。因为这次大争吵,我还写了一篇反应我家四世同堂的小说《横屋下》。只是由于写作水平有限,最后没东西可写,只好改成写自传,最后小说名也改为《老实人的公平梦》。
   影响兄弟矛盾的原因是母亲去世后,父亲都八十五岁了,却将自己的养老钱用于孙子,甚至提出要供曾孙读书,这引起了我的不满意,最后自然引起兄弟大争吵。在这次争吵中,还有以后的一次谈话中,大哥提到,我不应该把母亲的“半袋铜币”全拿走。
   我每年都回老家与父母过春节,几年前过春节时,儿子在地上检到一个铜板交给我,我说“说不定还能值点钱”,母亲听了也说“能值点钱”,他说“几年前,我用一半铜版换了一床蚊帐”,我说太可惜了,因此,叫母亲将铜版拿出来给我。说话实,当时确实有“说不定能值些钱”的贪心在,但更多的是怪母亲不该换掉,觉得太可惜了。当时还真没考虑这是母亲的财产这层。也没想到大哥后来的矛盾。
   这半袋铜版,后来我数了一次,大约有二百多个。我一直把它当传家宝看,由于儿子后来喜欢集人民币,后来我就给了儿子,半袋铜版算是儿子的了。现在大哥提起“半袋铜版你全部拿去”,如果站在大哥方面想,确实自己也做得不对。人往往如此,没得到的东西往往认为“非常值钱”,如此一想,我就觉得,可能因这“半袋铜版”造成兄弟永远不相往来。但另一方面,本来,父亲将钱给大哥老二“三万五”结婚钱,给我儿子却比照十年年前大哥长子建房给的“二万”。父亲还说一句,这样公平了。大哥两儿子,我一个儿子。而且,我儿子比二侄子小,要比也要比照现在二侄子三万五,怎么比照十年前长侄子二万建房借款。连我都说不通,别说妻子与儿子。说实话,我也完全可不理彩大哥提的“半袋铜版”之事。
   想到父亲为了供三叔读大学的诺言,在父亲与二叔两个同时都结婚的情况下,从1957年到1978年,父亲这辈兄弟三人继续吃了二十一年之久。三叔48年生,大哥52年生,为了供三叔读大学(在读市重点高中,后因文革没上大学),而强行把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大哥叫回家与二叔种田。后来,三次招工,父亲又没让大哥出去,父亲亏欠大哥太多太多。
   现在大哥才六十出头,大嫂又早世,本来我的意思是,父亲剩下的这点钱,在父母百年之后给大哥养老,而父亲又“好高”,全部用光散尽给了孙子们,还说要供曾孙读大学。身体这东西谁也说不清楚,万一有病在床几年怎么办,孙子没义务,曾孙更没义务,我当然首先反对。但父亲又是一个说一不二之人。
   由于父亲固执导致兄弟大争吵,由于争吵,大哥说出我独拿“半袋铜版”之事。既然大哥提了,我就准备还回去。而这“半袋铜版”我又说了给儿子。本来,妻子与儿子对父亲给钱不公就非常不满意,这一年多搞得小家庭也常吵争,你说叫我怎么开口。
   说实话,我非常想家和万事兴,但事情并不是预想的一样,就象毛主席写的《矛盾论》,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在。我的这一生,一向是主张凡事简单化。但很多事,并非如愿。比如,我从没有看不起任何人,但有人就看不起你。
   比如,我想与世无争,但有点好事,别人就要来争。比如以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管个企业简直是毛行小雨样轻松简化,但因为岗位好,用个比方,就好比吃了一碗有两片红烧肉的饭,别人觉得好,就要抢去。自已不想当官,连正吃着一碗有好菜的饭,却被别人抢了去。你说不生气那是不可能。这就是工作中必然存在的矛盾。
   我不想矛盾,但生活中总是存在矛盾。在解决这次大家矛盾中,最后,我说服妻子与儿子把这“半袋铜版”还给父亲(大哥)。但在妻子看来,我自然是个凡涉及“大家”时,我总是先解决“大家”,而不顾及小家。而实事并非如此,我说我的钱,总不会先用于“大家”吧。
   我的想法是,这“半袋铜版”是“大家”里的矛盾,就要先解决“大家”之事,最后,在我的说服下,妻子儿子同意将这“半袋铜版”交还父亲(大哥)处理。因为前面有教训,我的一位本家大伯伯,全村人都说就是因为一袋“银币”分配不平,导致兄弟打架,老二把老大打成重伤,老大告老二到法院,最后老二坐了两年牢,从此两兄弟连同两家后人都成为仇家,这是一个现实例子。我不想这种事发生在我们兄弟身上。
   父亲两年前去世了,父亲去世后,我也没要父亲剩下的一分钱,大哥提到“半袋铜版”你要就拿一些去,但他没分给我,我也没去要。这两年清明节,我也在长侄子家吃饭。三叔每年回乡下,每家买十几二十元东西,然后每家给十个鸡蛋,自从我参加工作后,我也学三叔的样子做。觉得这种好的家风要继承传承下去。
   大家庭兄弟之间,小家庭夫妻之间,这生肯定会存在矛盾,如何处理矛盾,这是要智慧的,通过父亲去世,我也开始学着如何去处理和化解生活中出现的矛盾。
   总的来讲,解决任何矛盾,少点私心,把利看淡一些,本着先为别方着想,但也考虑自己利益。有矛盾总是能化解的。这几年,我表面上是在写文章,其实我是在通过写文章来自我解读生活中的矛盾,同时问自己,如何来学习做人来化解生活中的矛盾。这也是我写章没功利性的原因。当然,今天能得到一篇精品文,心理还是高兴的。

共 23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的家庭故事。老母亲身前存了十多万元钱,父亲又是退休干部,本以为不会再为老人的钱而争吵。谁知道父亲用钱的不公平,导致了作者和大哥的争吵,也导致了作者和妻子、孩子的争吵,给作者带了不少烦恼。争吵的原因,竟然是作者曾经在母亲那里拿走的半袋铜钱。后来,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作者说服妻子和孩子把钱币还给了父亲。家庭矛盾终于解决了,兄弟间走动起来。作者由此想到了矛盾的存在,想到了矛盾出现的诸多原因,想到了解决矛盾的原则问题。这是一篇能带给我们思考和启迪的文章。【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4-21 22:08:39
  现实生活中,因为老人的事情闹得兄弟姐妹不和睦的很多。有些是老人处事不公有偏心造成的,有些是后人们存在私心造成的。这篇文章讲述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