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他一个目标,让他去奋斗
这是一个经典故事,一个乡村邮递员,有天在递送邮件的路上,捡到一块漂亮的石头,他突然有了用漂亮石头盖城堡的念头,大家都笑话他,可他硬是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天天在邮递的路上顺便捡几块石头,完成了这个别人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现在,这座城堡成了法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景点。
正是因为那个乡村邮递员有了明确的目标,加之为之不懈地奋斗,他终于建成了一个城堡。有人说,奋斗的目标越高,奋斗的动力越大。人的成长都是这样,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下去,每走一步都会离理想更近,离成功更近。
这个故事,对我们班的思想教育工作给了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要引导我们的学生,为自己树立一个人生目标。
我面对的学生群体,都是一群智力障碍的少年。当我转岗进入特教学校,开始接触到这一群特殊学生的时候,真是觉得眼界大开。原来还有这样一群孩子。
他们有的生活不能自理,刷牙漱口、勤换衣服这些基本活动,不能很好的进行,更有甚者,有几个连鼻涕都不擦;他们有的说话吞吞吐吐,课堂上基本没有参与意识;他们有的注意力极其容易分散,一堂课能够有意注意的时间一分钟都难;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上没有积累,一加二等于三,学了几年还不一定算得正确;他们懒惰而且茫然,呆呆傻傻的样子双目无神。
这些孩子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参与意识差,浑浑噩噩,他们对于各种刺激,似乎都是一种与我无关的样子,死气沉沉,没有丝毫活力可言。继而缺乏应有的进取心、上进心,直接影响他们快乐的生活,使生活蒙上阴影。
当时,当我看到那个《当一个石头有了愿望》的故事的时候,我开始结合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目标。
比如小徐,他知道中国有个地方是北京。我就告诉他,好好听话,将来可以乘飞机去北京。
比如小程,他知道我们这里有一所很有名的高中,我就告诉他,好好认字,将来可以上这所高中。
再比如小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一直担任我们班的班长职务。
像这样的对将来有所期盼的孩子还有几个。
给他们树立目标的初期,每天我晨检时间进入教室,他们都会拉着我的手问:“什么时候去北京”“什么时候高中预录”“什么时候可以当班长”等,场面甚是火爆!
这件事情,开始被其他老师传出去以后,有的人感觉到挺荒唐的。这些孩子还谈梦想?更何况,他们这些梦想似乎只能是空想,是痴人说梦。
是的,有这种想法,当然是很好理解的。毕竟我们班的学生智力障碍程度很深,全班十五名学生,能够准确说出自己姓名的只有一人。
不过,既然是试验,我就没有放弃,时时注意将学生的奋斗目标,与他们的日常学习联系起来,不让他们忘记,反复刺激他们努力。
比如小徐,多动而且健忘,目标是有了,可是今天有明天忘,我就常常提醒他:不遵守纪律的时候提醒他;不认真学习写字的时候提醒他;欺负同学的时候提醒他。
时间日复一日,慢慢流逝。孩子们也在慢慢长大,现在,我们班的学生变化大着呢。原来不记一事的小徐哦,竟然能够背诵好几首诗,并且能够表演简单的舞蹈;小周,以前张口饭来伸手,可是,现在可以主动拖地,还能够积极写字;小程,简直成了一个识字的小天才。至于小陶,除了较工整的写字外,还能够有些简笔画。当然,这个说话声带震动不正常的孩子,自己的理想早就实现了,他担任着我们班的班长。不过新的目标又树立了——将来到家乡那所美丽的普通小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