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短篇 >> 微型小说 >> 【军警】配 人(小小说)

编辑推荐 【军警】配 人(小小说)


作者:崔树恩 布衣,36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69发表时间:2017-04-23 18:01:51


  
   这里所说的“配人”,不是男女交媾配出人来,而是“配备人员”的紧缩句。
   他是一家国有农场闭路电视台的台长,手下有十几个人。电视台有自办节目,仅有三个采编人员。三个采编人员中就有一个是组织部长硬塞进来的他的亲属,因为不会写稿,只能打杂,成了台长心中的“废物”。剩下的两个能拿起来的,又调走了一个,必须再配一个。
   因为采编人员少,不仅要天天得采编场内电视新闻,确保每日新闻节目正常播出,还有大量的费工费力的电视专题。因已经有了一个“废物”,三个人的活两个人干,可把两个顶壳的忙得不可开交。常常因为忙不过来,台长也不得不亲自上阵,让他尝尽了苦头。
   电视编采人员不仅要求政治素质好,还要求笔杆子硬,最好还有摄影基础。虽说要求比较高,但场内并不缺乏人才,经常能在报刋上见稿的业余报道员就有几十,从中选出个最优秀的,稍加培养就能胜任。台长心里很清楚,事情一定不会那么简单。
   摄像记者这活,在人们的印象中,整天扛着摄像机,总是出现热闹场合,既文雅又光鲜,在农场这样生产单位来说,绝对是年轻人人人羡慕的差事。有这么个机会,不知道有多少人垂涎三尺。
   自打有了空位以后,什么老同事、老朋友、老乡、老熟人,反正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糊在他的家里,缠磨他给安排人。台长处理这事儿倒简单,就一句话,你们连想也别想!其实,他们缠磨他可以说是徒劳的,像这样的岗位配人,没有农场场长书记两个人联手拍板,别人谁也说了不算,当然也包括他这个一台之长。
   其实,他并不怕别人惦记着,他最怕的是领导惦记着。当下单位领导作风也不怎么样,像这样人人见了眼红的工作,领导少不了先安插他们的子女和亲属。即便没有可安插的,他们也会给你塞进来那么给他们“喂上”的人。这些人百分之百的是“废物”,要挡住这么“废物”进来,他要用自己的小胳膊去拧领导的大腿,明知不易,不拧又不行,不拧照他自己的话说,他的日子真就没法过了!
   为了防止领导再给他塞“废物”,他准备先下手为强。他精心挑选了三名最优秀的业余报道员,写了份报告,报给组织部考察选用。他琢磨着人刚调走,或许领导还没来的急考虑这桩事,或许还没人找他们,看了他的报告领导迷迷糊糊就点了头,兴许能“蒙混过关”。报告送上去了几天也没有回音。台里又急等用人,他不得不去找组织部问个究竟。组织部长说,没等他报告上来,书记便跟他打了招呼,说他儿子一心想干这个活。还说这样他也没法再把他的报告给书记看了。他说书记儿子不会写稿是干不了这活的。组织部长说他知道不合适,却没法在书记面前说。台长这点雕虫小技,就如此简单的泡汤了。
   仅过了一天,行政办公室主任来找台长。行办主任当然是场长心腹。说场长有意让他侄子来干这个活,非逼着他表态。台长知道书记想配他儿子,岂敢乱答应,那样少不了得罪书记。行办主任见他既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撂下一句带有要挟的话,这事不办今后你们还想不想花钱了?然后生气地扭头走了。
   书记儿子的事还不知道怎么对付,又来了场长侄儿的事儿,这无疑让他添堵。可他转念一想,不对,这桩事可以利用一下。如果能把场长要安排他侄子事告诉书记,书记安排儿子就不会办了。然后再把书记要安排儿子的事告诉场长,场长要安排侄子也不好办了。反正他俩都是以权谋私,干的都不是什么好事,让他俩互相掣肘去吧。就像两只馋猫在争一块肉,猫掐起来了,肉或许真的能剩下。
   台长去鼓动组织部长去想两位领导分别汇报,组织部长先是担心这么办会给领导之间制造矛盾。台长劝导人家说,现实情况就这样,不这么办两个领导必得罪一个。组织部长寻思寻思也是,两个领导谁他也得罪不起。再加上台长过去帮组织部长安排过人,组织部长还是领情蛮配合的。组织部长分别向两位领导做了汇报,书记说场长的侄子是个小地痞子不能用,场长说书记儿子是酒囊饭袋不能用。台长知道了心里暗暗高兴地骂道,狗咬狗一嘴毛!
   掣肘是掣肘了,因两位领导相持不下,人还是配不上,对台里的工作影响越来越大。台长又是冥思苦想,终于又想出了更为“阴损”的一招。他要给报社写一篇表扬两位领导的稿子。他是新闻干事出身,写稿没问题,而且跟报社关系熟,写稿一定能用。他要来一个反面文章正面作,表面上是吹嘘领导清正廉洁,实际上要利用舆论来断了他们以权谋私的想头。他知道凡是吹嘘领导的稿子,他们看了都会高兴,唯独他写这篇,领导看了表面上不会说什么,心里可就难说了。他也怕被领导穿小鞋,所以稿子用的是笔名,还特地授意好了报社编辑务必给他保密。很快,这篇他精心“创作”的题目为《书记场长两袖清风,人员配备不徇私情》的报道见报,因为领导们以前也没少安排七大姑八大姨,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领导们看了,在表扬面前,自己总不能打自己的脸,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想办的事也不敢办了。
   没过几天,台长便接到组织部通知:此名采编人员配备实行公开招聘择优上岗。这正是台长一心想要的。他接到通知后,脸上若无其事,心里却兴高采烈。
  
  
   (完)

共 20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事安排是人事制度上的特殊使命。安排的好,皆大欢喜,否则混沌一片。像崔老师故事中的台长,有能力说服上级安排德才兼备的采编人员,但没有权利自己选择中意的人。使出一招,让负责人事安排的领导,大跌眼镜,不得收回心中的小九九。小说构思精巧,语言简练,人物刻画细腻。在这桩人事安排上,台长需要如此动心眼使绝招,说明腐败之风已经渗透社会骨髓了。好小说共赏!感谢赐稿!问好崔老师!【编辑:林雨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林雨荷        2017-04-23 18:02:24
  小说构思精巧,语言简练,人物刻画细腻。在这桩人事安排上,台长需要如此动心眼使绝招,说明腐败之风已经渗透社会骨髓了。好小说共赏!感谢赐稿!问好崔老师!创作辛苦!致安!
林雨荷
2 楼        文友:崔树恩        2017-04-23 18:13:32
  谢谢雨荷老师点评!这个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当然里面加了虚构,这是文学创作所必须的。虽然来源于生活了,或许创作能力不够,未必能高于生活。对小说主题立意的表达上我还没有摸着门槛。
崔树恩
3 楼        文友:卫斯理        2017-04-24 06:39:47
  电视台三个采编人员,一个是领导硬塞进来的废物,一个要调走。眼看工作无法展开。台长准备招人。可是场长和书记也要塞亲戚来。台长不敢得罪任何一方,无奈台长值得另生一计谋,总算如愿了。作品耐人寻味,好小说,赞一个。
卫斯理
回复3 楼        文友:崔树恩        2017-04-24 15:35:10
  谢谢卫斯理老师点评!
4 楼        文友:鹰鸣老师        2017-04-30 19:20:37
  小说入情入理,在人事方面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安排的人没能力胜任,但又没法调离。作者巧妙的构思使问题得已完美解决,立意很好,写得也精彩。欣赏,学习!
鹰鸣老师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