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版头条新闻
一大早晨,《黑天报》(当地晚报老百姓都俗称黑天报)记者卞夏华刚进报社,就被新闻部主任叫进了办公室。
主任云山照横道:“卞夏华啊!你这个记者还想不想做了!啊!这都十天了,你连一篇像样的报道也没写出来啊!你整天的干什么呢?啊?跑新闻跑新闻!新闻都是跑出来的!你一天到晚的光在办公室里等着群众的爆料,那能写出来像样的新闻吗!啊?我告诉你,警告你啊!给你三天时间,你要是再写不出一篇爆炸性新闻,那你就只好下课了——”
记者卞夏华三十一岁了,是个东北人。前些年,他一直遵循着新闻的真实性恪守着记者应有的道德。可就是因为他总是报道真实的社会新闻,结果在上级那里,可就是什么也不是了!有很多时候,他想过辞职算了。可是啊,辞职后又能做什么啊?还是在《黑天报》里混吧!于是他就打消了辞职的念头,可是他每每写出来的新闻报道,都不能得到主任还有编辑的通过,十天了,他硬是一篇报道也没发表过。今天,看上去,主任是真急眼了。他心思,主任说的话也是很有道理的,新闻是跑出来的!那就出去跑新闻吧!卞夏华下定决心,今天一定要跑出一篇爆炸性新闻来——
卞夏华开着自己的一台红色夏利小车就离开了报社。他在汴帝市的马路上转悠着转悠着。他看见了三个扫马路的女子,正围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聊天——
卞夏华心里说:有了!有了!我啊!就写写环卫工人的新闻吧!他们很辛苦,是弱者啊——
卞夏华调转车头,把小车停在了路边。他拎着个照相机,还没到三个女工跟前,就启齿咔嚓的照了一通!他走到三位女工跟前,拿出自己的《黑天报》记者证,给三个女工看。他说:“我是《黑天报》的记者,我叫卞夏华。我今天要采访采访你们!我听说,你们是市里最苦最苦的工人了。嗯!一个一个的说。嗯!就你先说吧——”
卞夏华指着一个高一点瘦一点的女工说:“看你年龄最大了!您先说说吧!”
这个高一点瘦一点的女工笑道:“俺叫马玉花,俺是南河省驻牛店马家河子村的。卞夏华记者啊,你让俺说啥吗!俺跟你说啥吗!”
卞夏华笑道:“就说说你们的苦吧!你们劳动很苦的,生活也很苦的吧?就说说你们的苦处吧!”
马玉花笑道:“卞夏华大记者啊!俺可不能说瞎话啊!说瞎话要早天打五雷轰的!俺可得实话实说啊!俺可不苦啊!俺不愿意在农村种地,跑进这汴帝市,当上了环卫工人,一个月四千多元钱啊!俺本是农村人啊,俺在这大城市里干上了这样的活儿!俺啊,比这城里下岗的工人,不知要强上多少倍啊!上百倍啊!那些个下岗女工啊,这环卫局还就是不要她们啊!俺住的有住的宿舍,俺吃啊,吃有大食堂啊。俺每天都能洗上好几次热水澡啊!俺哪儿苦吗!嗯,对了!要说吗,俺就是,嗯,就是不能长和俺男人那个,俺男人也是扫马路的。就是没有个做那事的准地界!总是这次在这里,下次在那里的——”
站在一边的两个女工嘻嘻嘻哈哈哈的笑了起来。
卞夏华接着说:“你,就你,说说吧!”
卞夏华指着一个胖一点矮一点的女工说:“你说说吧!”
胖一点矮一点的女工笑道:“俺叫梅丽珍,今年二十三岁,已婚!俺老家是北河省洋白淀梅家寨的。俺进城四年了,俺男人也在环卫队,跟俺一样的扫马路。扫马路,一点也不累,就是熬时间罢了。马路一天到晚都很干净的。俺两口子一个月挣七八千元啊!俺不愿意在家里种地啊。种地那活可比扫马路累多了。俺干这活,一点也不苦一点都不累的,你看看啊,俺们的三轮车都是电动的啊!刚才马姐说了,俺们比这城里下岗的女工强上一百倍啊!俺啊,就想着,什么时候买上一套房子,那我们可比城里人还城里人了!马姐说的没错,俺们这活,就是个靠点儿。这三四千元挣的很容易的。不就是起点早吗。对吧?马姐?孙姐?”
孙姐叫孙丽香,二十六岁,和梅丽珍是同乡。还没等卞夏华问她,她就接着梅丽珍的话往下说了:“卞夏华大记者,你干什么非得问我们怎么苦啊?俺们根本不苦的。俺们都是自愿的跑进了这大城市,有工作,有固定的收入。啥三险一保的都有啊!每每看到那些个下了岗的城市女工,我们的心还真很难受的。我问过好几个四十几岁的下岗城市人。不是她们不想劳动,是没有单位要她们劳动。就说这环卫队吧,领导们就是不要那些城里的下岗女工。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照顾我们这些农民工吧。要了她们,我们不就得回家种地了吗——”
卞夏华沉思着。说:“好了好了!那我就写写你们很好!很幸福!”
卞夏华离开了三个扫马路的女工,上了小车,开回了报社。他很快的就写完了一篇报道:《农民环卫工人的幸福与愿望》。
下午一点,卞夏华,把自己写的报道交给了编辑。编辑看完了,交给了新闻部主任云山照。云山照看完了,往桌子上一拍,横道:“你写的是什么东西啊!扫马路的农民女工,能像你写的这样幸福?谁信啊?!扫马路的农民工,那一个个的都是晚上住在下水道里,或者住在立交桥下的洋灰洞子里,纸壳房子里,哪有什么宿舍食堂啊!你这不睁着眼睛说瞎话吗!就那些农民清洁工,哪个一天能洗上三次热水澡啊?你这纯粹是胡编滥造啊!你还涉及到了城市下岗女工找不到工作,还说环卫队都不招她们扫马路!你这不是给我们这和谐美好的城市抹黑吗?啊?好了!好了!你这报道决不能发表的!你这是制造矛盾啊!你赶紧的再去跑别的新闻吧——”
卞夏华实在是为难了!他回到自己的工作台前,想了想,想了又想,他开始闭门造车瞎写乱写,编造假新闻了:“一女大学生被三名歹徒强暴:今晨三点半,在我市红枫立交桥下,一位年仅二十一岁的鼎天大学的女大学生,被三个蒙面歹徒强暴了——”
不到四十分钟,他就写完了这篇一千九百多字的新闻报道。他交给了编辑,编辑高兴的跳了起来:“爆炸性新闻啊!好!太好了!上头条!头版头条——”
卞夏华问编辑:“不用再让主任审查了吗?”
编辑拍着桌子说:“不用不用了!我就决定了!你的这篇报道!上《黑天报》头版头条!上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