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读书更重要的是什么
比读书更重要的是什么?便是思考。所以很多时候我愿不做它事,让思索任意游荡。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闭目养神。
要怎么说呢,就某种意义上来讲,书甚至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的东西。这就是好书与坏书给人的差别。只可惜现在市场上从来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估,或者这本来是不确性的,因读书者的性格本有差异,所以有时很难判断一本书是否对他有益。更或者来说,这世上有太多人读书只是为了消遣,从没想通过它思想上有所提升,真正的为已所用,所以很多时候是前面读,后面就忘了。我当属于前者,且很高兴已能准确分辩出哪些是对我真正有益的,无益或有害的。对于前者当尽量多读,后者当尽量避免。我有一段读爱情小说的经历,它不同于其它泡沫性的。作者文笔深厚,让文章显得很真实,不觉虚假之意。我承认我是入戏了,但是我发誓再也不要读此类书了。毕竟人的视野应该拓展宽阔点,要不然让他人都以为女人都是肤浅的,眼里只有爱情。
与此不同,莫不过一本真正的好书给人的教育意义了。我建议二十岁以上的都尽量找国外的一些精典读物来读,它给人心灵上的教育绝对是震撼的,这绝对是有异于一些肤浅小书的差别。要怎么说呢,当你读的多了,悟的多了,绝不会拘泥于一些市井小事,你的心甚至是与宇宙联系在一起的;进而探索生命更本真的意义,在寻找的过程中将收获更大的喜乐。
如果养成了经常思考的习惯,发现很多时候是停不下来的。这不但指有什么困扰你的事情才逼得你想,而是很多时候不由自主。你总愿意追求生命的本真,思于什么事情才是真正有利于我们的。从某种意思上讲,我更喜欢某一个纠结,忧郁,甚至痛苦之时,这比较符合叔本华的哲学。因痛苦本是积极的。在生命中我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经历,也很高兴在很多痛苦之时,我都愿意直白面对它,而不是通过消极逃避。坚持自己的信仰,通过思考改变自己的心态,继而战胜它。你会发现之后收获的幸福是巨大的,而对于自己的精神层面也是一种自我的提升。我不明白大家是否看的懂这些枯燥的文字,当是给我的感觉却是真真切切的。或许,也只有自己最懂自己笔下的文字所包含的意义。
当你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你会更偏爱独处。没有人能读懂一个沉默的人,所以你会选择把你自己的想法都写出来。懂的人自会明了。或者那就是你,你只愿表露。你尊重个体的差异,不奢望他人认同,你所做的只是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仅此而已。当你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你会热忠于一个人散步,一个人旅行,一个人听歌,所有的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你会觉得孤独没什么可怕的事情,尽管偶尔也渴望心与心的交际。
我始终觉得人须得独处,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才能让我们更清醒活着。这种靠精神上的超越所收获的幸福绝对是异于常人的。比读书更重要的是什么?便是思考。所以我愿不做它事,让思索任意游荡。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闭目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