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荷塘】失意秀才(随笔)

编辑推荐 【荷塘】失意秀才(随笔)


作者:秋绪 童生,909.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91发表时间:2017-04-26 21:07:56
摘要:也许,人心之门,有些人很难让人进入,也将永远自我关闭。不论是自愿,还是生活所逼,谁又能说得清楚呢?正因如此,人们从满溢喧嚣的时代走来,看着这个虚空耀眼的世界,一样有充满未知和犹疑。而秀才一生的失意,不过是一种自我催眠的手段,惊起了几个较为清醒的人。这让人觉得秀才的失意,越发使人凝重起来。

“秀才又在办公室里骂娘了。”
   W局的科技办公室,人们正在眉色飞舞的谈论发生在单位里的事。从大家的那种绘声绘色神秘状,和对这事的兴趣度,足以看得出人们所说的“秀才”这次还真的是骂得不同凡响,已成了全局的风头浪尖人物。当然,人们除了惊讶秀才的胆大敢骂外,最关切的莫过于要看看,局里的头头们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去平息这场风波,去“安慰”一下秀才。然而,叫人大所失望的是,秀才只是被分管科室的副职找去谈了次话。单位里的一切都是照旧,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要说秀才这“骂娘”式的牢骚,在局里已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以往大家不过是一笑了之。然而这次有所不同,骂的内容牵涉到领导的用权和清廉等敏感问题。何况现在正是肃风整纪时期,他的这种骂,事关一个单位的形象,体现着“当权者”的心术和清廉问题,怪不得会在局里引起一场不小的震动。
   说来,此事的起因,是因了近年来的体制改革,导致了W局的工作量猛增,可上面却没有调增新的工作人手,这种超负荷又时常加班又不加薪的现状,让大家怨声载道。为此,局领导们专门开会研究解决此问题的方案,最后一致同意向上级报告,申请增招几名合同工,以缓解当前全局工作压力和用人之急。申请报告获批后,W局便向社会发出了公开招聘启示。但这只招6人的应聘,在截止日期内却有几十人报名,其中就有秀才自己“待业”的女儿在内。而且,秀才在得知单位招聘临时工之事后,想到收入待遇还不错,就厚着那张老脸去找了头头,希望领导考虑下他的女儿进单位。遗憾的是,资格审查通过后的笔试,他那宝贝就被刷了下来。这让秀才不明就理,怎么也想不通,心中对单位这种不照顾子女的做法很是气愤和不满,也就开骂了。
   在秀才的预期里,女儿进单位做个临时工那是小事,何况自己还先前向领导打过招呼,可结果并非如此。而最让他无地自容的是,女儿为了这事,无由地埋怨他这辈子活得一无是处,活得窝囊,白白地在单位干了那么几十年,连她想做个临时工这种事都搞不定,实在丢脸。对着女儿的如此这般数落,秀才无言以对,也哑口无言。只好在单位的办公室里跺脚骂娘发泄着情绪,指责单位头头“为官不正”,说是他们得了好处,而且向他人泄露了考题,这种招聘不过是走过场,做做样子而已。他的这种捕风捉影之骂,弄得满城风雨,最终惊动了上面的高层,以致打来电话责成他的领导,书面上报这次的招聘过程,以及组织这次招聘是否存在参杂着个人私利和以权谋私等问题。你说,他这娄子还捅得小吗?
   作为一名老资格的员工,秀才在单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要求自己的女儿进单位做临时工也不算过分。但他忘了现在不是体制时期,而是激烈的社会生存竞争时期,人是要靠本事谋职业,求生存的。
   秀才的学历不高,可在单位资格老,毕竟是个毕业于80年代的老牌中专生,那种国家“统招统分”体制下进入单位的人。打他从学校进入新单位后,专业与工作上的对口,让秀才在业务上也算得是个“科班”出身。虽然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但当时那种年代毕竟有文化的人稀少,他的这种学历自然是凤毛麟角,同事们自然是把他视为单位里的秀才。这既是对他这人的尊重,也同时说明他当时还是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当真是个人才。
   秀才名叫陈斌,50年代末出生,是个两腿泥出身的农家子弟。要说他这人,还真一言半语说不清。就性格而言,他有点好高务远,带些固执,偏激,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大嘴。还有就是他总对自己的学历沾沾自喜,也从不认为别人会比他强,总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第一、最好。而且,他工作上有了点成绩后就到处显摆吹嘘,是那种爱戴高帽子的得意忘形之人。他的这种性格自然不招领导喜欢,也让同事反感。以致在单位里没几个人能与他搞得好关系,人人惧他,避而远矣。
   如今的秀才已年过半百,可他的一生几乎是在走一条“水平线”式的平庸、失意不得志的路。但他这人又不服人,且不反省自己,认为自己是受制于人,才会落得如今这种结局。他的这种人生风景,让他在心中植下了太多的牢骚和不满,看破了红尘。人也变得自抛自弃,像极了一个被时势抛弃和冷落的青年才俊。
   在转眼一晃35年的工作历程里,秀才眼看着自己在单位未能谋得一官半职,沾上一点“香炉灰”而深感失落和灰心。而他那些昔日的同学,不是升官就是发财,一个个都活得人模人样,好不风光耀人。可他至今仍是一般群众一个,靠着那点微薄的工资勉强养家糊口度日,只好自叹命运不及,造化弄人。
   秀才不是没有风光过,也不是没有耀人过。想当年他毕业进入单位,因参与革新一事,就出尽了风头,表现出了自己的非凡才俊,而深得上层领导赏识。只是他这人太过持傲,认定自己就是个真才实学的人,是原子弹放在山沟里,太大材小用,就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他的这种为人和作派,让他在单位的口碑一落千丈。本来有才华是件好事,也是他太过自满,不懂谦虚。这样时间一长,他就成了孤家寡人,慢慢地坐上了冷板凳,只落得一种自我欣赏的境地。
   岁月风霜的漫过里,秀才不是没有辉煌腾达的机会,就他当时来到单位的不凡表现,已深深吸引了一个人。这个人既是他的同事又是头头的千金。若他能把持好这机会,前途自然是一片光明。可当时春风得意地的他忘了形,飘飘然地不认识了自己。他对头头千金的狂追猛攻,一往情深,根本不放在眼里。认为她这个高中生,不配与他这样的高材生有交集。自是自傲得两眼仰天,目中无人。你说你不同意人家姑娘的追求也就算子,装个明白的糊涂人也好,可他却拿这事到处吹嘘,弄得头头下不了台不说,人家姑娘也难为做人。好在这事头头海量,公是公私是私,没给他穿小鞋,反而是他有持无恐,不懂悟醒,天马行空,唯我独尊。
   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后来单位里又换了好几任的头头,这秀才还是一如既往,一如沉浸在自我的持才世界里。然而,一切的后浪推前浪,必定会把旧人拍死在沙滩上。他的原地踏步,那点老本,显然早已时过境迁,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进程,自然要落入到淘汰的行列。
   在秀才的眼里,这个社会就是黑暗无比,到处充斥着权钱交易,贪官污史,无任何正气可言。他的这种心态同时造就了他是对任何事都看不顺眼,以致悲观消极入至骨髓。他感叹着是别人抢了他那带血的馒头,自己只好坚持阿Q精神。而最为不忍的是,已经老了的他,在单位几乎无任何人与他对话或搭理,他只能一个人默默地空对时日。对着那些生活的光鲜,他看不到丰满,也看不到希望,只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说着一些别人不明就理的话,做着一些别人看来很不寻常的举动,似乎成了别人眼里的一个另类。
   也许,人心之门,有些人很难让人进入,也将永远自我关闭。不论是自愿,还是生活所逼,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正因如此,人们从满溢喧嚣的时代走来,看着这个虚空耀眼的世界,一样有充满未知和犹疑。而秀才一生的失意,不过是一种自我催眠的手段,惊起了几个较为清醒的人。这让人觉得秀才的失意,越发使人凝重起来。

共 27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失意秀才》这一篇随笔,作者文写以倒叙的手笔叙述,以人物撰写的形式表达。从“秀才又在办公室里骂娘了”说起,引出事情的原由。从而剖析秀才的人格与德性,秀才失意在哪里?科班出身陈斌秀才在单位里工作数十年,未能出人头地,连自己的女儿也未能被单位招为合同工。作者文写从‘性格决定命运’这一观点出发,秀才的几多往事逐一叙述,他倚老卖老,因而自己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不能与人融洽相处,是他失意之因,是他一生平庸的根源所在。作者文写感触深许:“秀才一生的失意,不过是一种自我催眠的手段,惊起了几个较为清醒的人。这让人觉得秀才的失意,越发使人凝重起来。”总之,作者文记条理清晰,主题表述突出。欣赏了,力荐阅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编辑:程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程南        2017-04-26 21:08:39
  感谢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2 楼        文友:程南        2017-04-26 21:08:56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程南        2017-04-26 21:14:46
  文记以几多事例刻画人物,主题表达较生动形象。
4 楼        文友:秋绪        2017-04-26 23:06:02
  感谢程南编辑辛苦编辑!问春安!
我以我笔写我心,轻描淡泻酬知音。
5 楼        文友:蜈蚣山人        2017-04-27 14:45:17
  很早就喜欢在内网看你的散文。希望看到你更多的佳作。
   人嘛确有运气的成分。机会很重要,给了机会一定要把握。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就是你说的这个“秀才”,只是我太内向,没人给过一次机会。当别人给了一次机会时,我牢牢把握了。这几年在单位,混得还不错。上午刚写了一篇“给自己工作打打分”。
我心安处是故乡。
6 楼        文友:蜈蚣山人        2017-04-27 14:52:18
  这位秀才没从自己找原因。这确实是他的不幸!!
我心安处是故乡。
7 楼        文友:蜈蚣山人        2017-04-28 08:58:35
  看了本文,倒让我反向思维了一文。《狂旺的小吏》。
我心安处是故乡。
8 楼        文友:柏源瑞士        2017-05-04 18:54:37
  文中秀才的影子在很多文人的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有点,只不过是有些人清淡点低调点,可秀才的内心很多人都有,持才傲物,有才的人必定会气傲点,可弱肉强食鱼目混珠的社会又怎能容忍得了!从文中可以看出秀才的悲哀,也更能看出作者关注弱势和同情弱者的善良和正直的优秀品质,遥祝作者幸福如意!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