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如云诗苑 >> 短篇 >> 作品赏析 >> 【如云】心底流淌出的低吟浅唱(赏析)

编辑推荐 【如云】心底流淌出的低吟浅唱(赏析) ——读柏松的诗


作者:一树菩提 童生,823.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72发表时间:2017-04-27 17:29:59
摘要:我读到柏松的诗,她的诗仿佛是一枚枚早春的绿叶,鲜亮而富于朝气;亦如一畦畦春韭,让我嗅到来自田野的清香;亦或是一支支柳笛,吹响春天的乐章。

在这个春天,这个有梦的春天。在春暖花开的三月,我读到柏松的诗,她的诗仿佛是一枚枚早春的绿叶,鲜亮而富于朝气;亦如一畦畦春韭,让我嗅到来自田野的清香;亦或是一支支柳笛,吹响春天的乐章。不信你看:
  
   你哪里知晓
   就是温情不失的暖阳
   就是潮湿依然的泥土
   就是枝丫招摇的问候
   就是孩子们悦耳的欢声
   我的心啊
   已然听到
   春,荡人心旌的春
   正在归乡的路上
   飞奔
   她的晶莹如雪的泪
   只要一滴
   就足够染醉树树海棠
   就足够染绿人间万物
   就足够温暖
   大地母亲的怀抱
  
   我听到
   春要来了
  
   这是诗人在《聆听春天》里对春天来临的低吟浅唱,诗中饱含着对春天及春天氤氲气息的礼赞与热望。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的笔触,在读者面前打开了一幅幅诗意盎然、春光明媚的乡村抒情画卷,“暖阳”、“泥土”、“枝丫”等意象的叠加,更使全诗雅致不呆板,唯美不浮华,充满了阳光的味道,绿草的清香。
   写诗的人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诗人沉潜在生活中,“午后,一场突如的雨/叫醒朦胧的睡意”,是何等的诗意。感谢生活,生活中的“白云缀着蓝天离我三尺远/夏日的味道还在心里留恋/蒲公英什么时候飞走不见/白色花朵藏着我自由的心/秋风带走了夏季的绚丽烂漫”(《秋风》),让一个“跟着秋风潇洒过一年”的诗人呈现一种浪漫唯美的姿态,令人尊敬。她的诗,唯美、灵动、鲜亮,亮彻生活,处处都是对生活的审美礼赞。
   柏松曾谦虚地和我说她不懂诗,诚然,她可能对诗歌的主义、流派所知不多;她可能对诗歌的理论和技法知之稍少,但正是这样,她却能凭借真诚和纯朴,从心底流淌出一首首诗,一首首自然清新的歌。使得她的文字澄澈鲜亮,没有因过分炼词炼句而造成的“文以害意”的蹩脚,少了那种山头、主义大旗下的偏狭与世故。用她稚嫩的歌喉,深情地呼唤,真诚的歌唱,她的小诗犹如没有使用化肥、农药、催熟剂的绿色农产品,尽得大自然的赐予。读着她的每一行诗,就像呼吸了一口乡村清新的空气,舒服熨贴。
   柏松出生在蓟运河畔的一个小村庄,黄土地的麦香与蛙鸣,不仅哺育了她多梦的童年,也为她的血脉里注入了朴素真挚的乡土情结,使她始终怀着厚重的感恩,为土地和乡村歌唱:“望望院里的老槐树/哪里来的喜鹊在蹦跳/你是来向我送别还是道贺/挥挥手走上林间的小路/思绪伴着云彩飞向天际//不远处的父老乡亲/有说有笑的在一起/想和他们说再见/千言万语心头集/只好在这里默默祝福”(《乡愁》)。乡愁永远挥之不去,由此可见,故乡、亲人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浓郁的乡土情愫,朴素明亮的语言,清新中透着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明媚,且又自然朴素,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抒写乡情的文学作品很多,抒写乡情更是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诗坛泰斗艾青也在其诗中倾吐了他的悠悠乡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欠你一张春饼》一诗,不故作惊人语,而是从小处着眼,把难忘的乡情外化为“乡物”——春饼,由物及情,更能让读者“见微知著”,从诗中体味出作者那份儿浓得化不开的乡情。这本身就是一个别出心裁的创造,说明作者本身是一个生活细心的观察者,这也是作诗的良好素养。诗的开头,“压在心头很久了”的其实真正是这份儿古朴、唯美的乡村记忆。“你看不到我的/谨小慎微,就像阳光里藏匿黑夜/和着面团的手啊,相思如麻。沾水,撒粉 /反复辗转地将爱意/揉入春天,摁进你摇曳的芳心”,诗中“和面”、“辗转”、“揉进”的也正是这份儿悠悠乡情。这种乡村记忆虽然是传统的、朴素的,甚至带点酸涩的,却永远是鲜活的、深沉的、诚挚的。此诗是她淤积在心头情感的自然流露,所以显得真实感人。
   柏松作为一个性情中的诗人,爱,总是不会忘记的。“姥姥”是她生命中的一个永恒的记忆,看来,“姥姥”的形象是作者内心深处的至尊至爱,是她的泥土与乡情的最为真切的精神象征,是她全部身心所崇拜的圣像。“姥姥”的形象无疑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值得深入解读的。而在诗的表达上,如《九月之殇》那样看似朴实、简单却又富于内涵颇有诗味的述说式抒情,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作者的语言表现能力。“新陈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诗中的“梧桐树”是一个载体,托物寓情,作者较好的运用了古典诗歌的这种表现手法,以花开花谢写人生的过程。《清明雨》一诗的话语表述方式,平静,沉稳,朴实,淡然,然而,于平朴中寓真情,在沉静里含挚爱,以恬淡、舒放蕴哲思深致:关于生命,关于亲情,关于人生……“只有在清明的雨中/一次次叫醒灵魂深处的/思念,如海河的水,源远流长”这种平易而内在的言述中,字字句句,都在人们的心弦上弹奏出自然伦理和人间真情!
   作为一个从乡村里走出来的诗人来说,诗意的乡土,纯真的童年,也许永远是她灵魂深处的一片净土,心灵皈依的精神家园。综观她的诗歌,乡土情结和古典情怀是深植于她的精神家园的两粒种子,在她的生命里生根发芽,生长成了两处不同的风景。站在理想与现实的间隙里,她一面以饱满明亮的诗情歌唱着生养她的故土,一面以唐诗宋词般婉约音韵构筑着她的理想的净土,一路撒下诗的花瓣!且行且歌,且吟且唱……

共 21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我读到柏松的诗,她的诗仿佛是一枚枚早春的绿叶,鲜亮而富于朝气;亦如一畦畦春韭,让我嗅到来自田野的清香;亦或是一支支柳笛,吹响春天的乐章。”读完这篇柏松老师的诗歌赏析我亦是生出感触。菩提老师对于诗歌精致的解析,不仅基于诗歌理论和技法而是结合了诗人生活环境,成长历程,以及诗人自然流露的性情。可以看出诗人的真诚和纯朴,她的诗歌是从心底流淌而出的一阕清歌,澄澈鲜亮,没有因过分炼词炼句而造成的“文以害意”的蹩脚,少了那种山头、主义大旗下的偏狭与世故。所以每一首都是真诚动人的。文章结尾处写到:作为一个从乡村里走出来的诗人来说,诗意的乡土,纯真的童年,也许永远是她灵魂深处的一片净土,心灵皈依的精神家园。何尝不是如此,没有醇厚的生活底蕴,没有纯粹的精神陶洗,就没有松柏一样的品质,也没有她笔端的风华。“乡土情结和古典情怀是深植于她的精神家园的两粒种子,在她的生命里生根发芽,生长成了两处不同的风景。”松柏是一个集精神世界的丰盈与现实生活厚重于一身的女子,既升华了诗意又不落于世俗。感谢菩提老师幽美又深切的文笔为我们深度剖析了松柏的诗歌,也更进一步的透过诗歌的表象遇见一位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问候作者,祝创作愉快!【编辑:玄微子】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玄微子        2017-04-27 17:31:34
  感谢菩提老师的来稿,欣赏文字的同时不经意间被感动,问候老师,遥祝安好!
回复1 楼        文友:一树菩提        2017-04-27 19:18:02
  谢谢微子的精彩置评,辛苦了!
2 楼        文友:清心如云        2017-04-27 20:37:50
  一首关于春天的诗作,赋予朝气蓬勃的气象,字句倾心,意境通达本心,带给读者无限的生机与信念。好诗再加上精彩的赏析,更加丰富且有内涵,这种解读是一种功夫与文字修养的体现,深刻挖掘出诗境的主旨深度,启迪心智,感悟生活与艺术的魅力!欣赏美诗美评,大赞!已申报精品审核,4月27日。
清心如云
回复2 楼        文友:一树菩提        2017-04-27 21:03:49
  感谢如云老师的鼓励,我们大家会齐心努力“抒写华章”耀《如云》!
3 楼        文友:柏松        2017-04-27 21:25:27
  刚看到此赏析,又惊喜,又意外,又感动,又感恩。感谢一树菩提老师精彩的诗评赏析,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只有更加努力学习了!敬茶献花略表谢意!感谢微子妹妹的点评,辛苦了,感恩相遇!
柏松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