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贪念
贪念真是一个奇怪的可怕的魔兽。贪念一起,利令智昏,会做下令人不齿的丑恶行径。
王喜与李欢是生意场上多年的好朋友,相互信任,相互依赖,携手共赢,而且他们还是同乡同学,就连他们的妻子和儿女之间,都是很好的朋友关系,在外人的眼里,王喜与李欢胜似亲兄弟,两家人胜似亲家。很多人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俩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喜欢或欢喜,真是天造地设的好兄弟。”
可是,谁能想到,就因为王喜的一个贪念,不仅毁了多年结下的友谊,还被乡亲耻笑不齿。说起来就像一场恶梦,李欢至今不敢相信,最好的朋友竟然想占自己的便宜,就因为这个便宜放大了一百倍,最好的朋友也无法拒绝它的诱惑!
故事还须从头说起。前年,王喜因装修商店资金短缺,就向李欢借了一万元钱。今年年初因为王喜有事急需用钱,就把商店转让给了李欢,商店里所有存货经核算价值一万零五百元。与前年向李欢借的一万元借款抵消后,李欢还欠王喜五百元钱,因为当时李欢身上没有带现金,按照他们坚持的良好习惯,就随手给王喜写了一张欠条“今欠王喜现金五百元整”。
因为李欢的字迹比较潦草,且当时王喜认为他们兄弟之间从来没有这么少的欠款,就不必写欠条了。在王喜的拉扯阻止下,李欢写的比较着急,因此李欢所写的欠条中“百”字写得非常潦草,并且与“万”字极其的相似。
就因为这个百字与万字极其的相似,王喜竟然充满好奇,无数次拿出这个欠条仔细端详,内心的贪念就在他毫无意识下一丝丝滋生。开始,他在心里暗暗想:我这个朋友太大意了,欠条岂能不认真书写?我们是要好的朋友倒无妨,要是换了别人有私心,赖上你不就麻烦了?他打算等李欢还款时,要提醒他一下。后来,王喜就有了恶作剧的念头:我就向李欢讨要五万元,看他怎么解释?好多次王喜揣上欠条,想恶作剧一下,但顾念多年的深情厚谊,不忍引起朋友的误会,始终没有进行。再后来,看到李欢把商店经营的风生水起,赚了很多钱,除了请自己一家吃过几顿饭外,没有对自己说过感激的话,更没有分自己一杯羹,心理就有点儿不平衡,就想到不行就把商店再要回来。在这样的纠结中,王喜就又想起了李欢的那张欠条,就想为李欢要回欠款,当然他想的不是要五百元,而是五万元。他想李欢接过欠条,会毫不犹豫给他五万元的!理由一,欠条的百字很像万字;理由二,我们是多年好友,李欢相信朋友不会讹人;理由三,李欢经营商店赚钱不少,相信他内心会感激我把商店盘给他而没有盘给别人,就算回报朋友,他也不会不给;理由四,我们两家好朋友圈都知道,不会为这点钱撕破面子的……
三个月后的一天,王喜拿着李欢所写的欠条要求李欢返还自己五万元欠款。李欢拿着欠条,哈哈大笑,用手捶了王喜一拳说:“王哥,您真逗!快说,是不是遇到啥困难需要钱?您尽管说,兄弟最近赚了不少……再说,咱哥们不是一直相互支援的吗?您咋显得外气了呢?”王喜看不得李欢的傲人口味,就铁青着脸回道:“哥知道你现在有钱,我也真的需要钱用,这笔欠款就够我用了,你就还给我吧。”李欢见大哥这么认真说,也立马收起嬉皮笑脸,伸出右手掌摸了一下王喜的额头说;“大哥没发烧啊!怎么将五百元欠条说成五万元啊?”王喜一把从李欢手里夺过欠条,在李欢眼前晃着说:“那就请法官大人帮我瞧瞧这欠条吧……”说完,摔门而去。
李欢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赶快打电话给老婆,要她立马去见王喜老婆,问明大哥这是怎么啦。结果,当着李欢老婆和自己老婆的面,王喜伤心欲绝地说:“想不到李欢想赖账,借我五万元硬说成只借了五百元……”两个女人看了李欢写的欠条,都骂李欢做人不厚道,李欢老婆当即表态,回去就和李欢闹离婚,太丢人啦!
三天后,王喜将李欢诉到法院。李欢应诉,如实说明欠条纠纷的前因后果。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市人民法院指定某鉴定机构对李欢写的欠条进行了笔迹鉴定,鉴定结论为:送检的欠条与李欢所写的其他样本在书写水平、书写格式等书写习惯特征反映一致,因此认定欠条上所写的是五百元而不是五万元。
最后,法院判决被告李欢仅需偿还原告王喜五百元钱,并驳回王喜的其他诉求。
王喜与李欢这对自比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昔日好友,一场官司下来形同陌路。坊间还流传从此王喜改名叫王仇、李欢改名叫李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