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沂南竹泉村游记

  沂南竹泉村游记


作者:一不为少 白丁,6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69发表时间:2017-04-30 09:40:58


   近日朋友相约,去沂南县城北的竹泉村一游。终日奔波,难得余暇,遂成行。天气闷热,近沂南有雾烦扰,辗转问路,至竹泉村时已近早晨八时。我们竟然是最早的一批游人,一个巨大的停车场,东边是一条栽植着垂柳的小河,水清澈并流淌,这在以前的记忆中常有,现在很少见了,以前的许多河道都被侵占或者干枯污染了,这里是难得的留存,竟然有点莫名的伤感。小河目前如同是一条界河,把以前的老村子和新村子隔了开来,南北没有河的地方用了围墙。圈起这片钟灵秀美的地方,在南边设了一个大门,建了一个收钱的屋子。青砖灰瓦,竹泉村以前是否有这样的气派,我心存疑虑。我一向不喜欢现在人模拟创建古迹,这次来只想看看以前记忆中的老房子,记忆中的老村庄。
   迎门的一个牌坊,一个不大的广场,一个北方山村很难见到的戏台,还有一个财神的庙宇。这庙宇是财神庙,把历来当过财神的历史人物都请进来了,比干,赵公明,正中的自然是关公关老爷。我本来想进去,却发现从关老爷的房子里出来一位光头的胖大和尚。我看他盯我的眼神,顿时倒了胃口,扭头便回,后面和尚对我大喊:“施主留步,让我给你免费看一下面。”我回头笑曰:“施主吝啬怕舍财啊。”朋友问我何故,我说关老爷是中国道教传统的神,偏偏一个佛家的弟子在这里,无非就是坑蒙拐骗而已,遇见的太多了。他们都是专门承包景点的寺庙,来蛊惑善男善女施财,是一些玷污佛法的假和尚,就是钻佛教界没有打假的空子。再说关老爷应该是道士伺候的,关和尚什么事?于是笑而前行。
   村子的院落都由石块砌成,没有经过石匠的打磨,庄户人叫乱茬墙,就是利用石块的自然形状堆砌出来的;但是房顶用了灰瓦,看来经过了改进和装修。有清澈的溪流绕院而行,有水声遥遥传来,水流和院落的墙间,翠竹摇曳。顿时感觉鲜活起来。路面上看来做了专门的设计,都铺了石板,两边高一些,中间变成了水道,问了一下村子里的保洁工,水是否全是泉水,说不全是,指引我们沿着一道水流向上,就会到竹泉。路边路灯的设计是败笔,感觉和周围实在不搭。一条用磨盘铺成的小路在茂密的竹林中蜿蜒,有了曲径通幽感觉,于是放缓了脚步,细细地品享。
   竹泉原先可能不叫这个名字,看来村落也一定另有其名,我没有深究。到竹泉先是看到一汪清水,里面几条红色的鲤鱼,旁边是新建的一组雕塑,中间最高的是一条鲤鱼,环绕的是十二属相,都在吐着水。不知怎的我就想起了圆明园的大水法,那个年代他们吐水用的什么方法,只能用水自然落差的压力吧。这里肯定有模仿的痕迹;我感觉这组雕塑放在这里不伦不类,有拼凑的感觉。苏州的拙政园让人感觉浑然一体,一种风格;这里的感觉好像一个土财主在东拼西凑,拼命地衬托自己的富有和风雅,反而漏出了自己的怯。我一直认为五四反传统过于彻底了,又加上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以至于现在人整体的文化底蕴差,搞出来的东西都是牛头配马嘴。官员和财主在这一点上还不如腐朽的满清官员有风韵呢。
   泉用一个小池子围着,然后再用一个大池子套着。小池子的水不断的涌出来滴落,泉上放一个舀水的竹筒供游人品尝。泉水经过大池子西边的一个龙头流出,流进三个套着的圆形的池子里;说是三生池。关于三生的来由,起源于佛家的因果轮回学说。佛教认为,众生因其造作的善恶等业力,在六道中死此生彼,循环不已。众生前世的生存为前生,现世的生存为今生,来世的生存为来生,总称“三生”。看到往来的游客都摸着自己的属相合影,听信导游的话,不停的去摸自己属相的头顶,都希望寻来自己未来的富贵和幸福。三生池反而停驻得少,除了建设的不协调以外,可能佛家知识普及也不广的缘故吧。泉背面是所谓的驸马府,说是明朝时村子里高姓的祖先做过郡马爷,在这里建过休闲的别墅,现在是原址复建,我把这当传说听。
   随着游人爬上东面的山梁,路上很热,头顶上的豆棚瓜架还是空的,种植的一些瓜豆还没有爬上来;气喘吁吁地爬上一个坡顶,看到的都是现代的游戏,比如滑草等一些拓展的训练,一个绳索编制的吊桥通向东面的山梁,上梁上有一座茅草的饭庄,中间最大的茅草屋宛如一个蒙古包,我顿时没了兴趣,问了导游,原路返回。
   村子里许多的原民居都成了宾馆,有悬挂在石头墙上的空调作证。从上游的水库引来的河水两岸都是复古的商铺,看来建设者是按照江南水乡建造的,听说是汲取了丽江的精髓,所以这条街就叫丽水街。有两架水车在旋转,这东西在以前的北方是没有的。完全是不伦不类的舶来品。最笑人的是那提水的辘轳,和我小时候见到的截然不同,他的是用绳子串几个竹筒,我记忆中的是绳子下面一个硕大的尖底的铁容器,名字叫倒罐;一般放置在菜园里。有的民居里有艺人在工作,捏面人的,编竹筐的,手工鞋垫的。朴实善谈的村人告诉我,这里的手工艺品价格很贵,到集市上根本不用这么多钱,他们卖掉一个提成五元,另有900元的工资,他很奇怪来这里的游人的一些行经,比如一双手工制作的鞋花了100元买走,哪里值那么多钱?咱这里都不穿了。他感到很困惑。但对目前的生活感到很知足。黑色的陶器很吸引我,做的很精美。手工艺品和别的旅游景点大同小异。酒店旅馆全是承包的,不知道怎么处理污水垃圾。
   夜晚住在村子里,有宾馆。趁夜色未暗,又去泉边,本来想月下赏泉的,去了却看到的十二属相不再喷水,泉水竟然也不在翻涌了,问他人方知,自然的泉水其实和大池子水面相平,以前的池子没有这么高,加高了以后泉水自然上不来了,没办法里面加了水管。我后悔看到了真相,白天的愉悦荡然无存。于是回去看电视睡觉。
   第二天起来,村子笼在雾里,清脆的鸟鸣在竹林中回荡,竹叶上垂着晶莹的水滴。虽然感觉潮闷,但是喜欢这宁静,我感觉这才是以前小山村的实景再现。村子的人告诉我,现在晚上除了宾馆的客人,继续坚守的就是以前村子里的猫,他们还在坚守着从前的家。四年前村子的人被政府的人做了工作,搬出了村子,住进了盖好价值六万元的房子,自己再缴纳三万元,竹子林每年按照每平方米三元的价格付款,各种树木按照政府的价格买了去。最后的一位钉子户房子最好,现在还在,在一片竹林的掩映中,后来就是被不明的人殴打,夫妇两人住院治疗,上访以十几万赔偿解决。以上道听途说,不担任何之责。如有追根溯源之徒,请自行探访。
   临近中午找一家小店,吃一下当地的饭,一只重达8斤的大公鸡被绑在那里待宰,看它的悠闲似乎没有感觉到危险的临近。养尊处优的惯了都这样,像极了处在自己伟业中的官僚们。老板娘向我们极力推荐这只公鸡的优良;后来又得意地告诉我们她能看出往来的男女那些是夫妻,哪些是假的;她的原话是:哪些是领着自己老婆的,哪些是领着人家老婆的;并问我怎么分辨。我说那就看带没带孩子。她说要看男人对女人的态度,挺着肚子自己在前面走,回头喝斥女人的,吃饭时候女人伺候的,都是带自己老婆出来的;低头哈腰帮女人拿东西献殷勤的都是人家的老婆。我和友人大笑,佩服她眼光的犀利,看来什么都需要生活,体验很重要。问她这样的野鸳鸯来的多吗?她说一般周末来的夫妻多,周一周二周三来的都是带人家老婆的。这是此行的亮点,得益颇多。这也说明城市的世风侵扰了这曾经幽静的山村。这位大嫂的表情已经告诉我们她早已见怪不怪了。
   细玩下来,感触颇多,五味杂陈。村子北边的院墙仿造的是以前防土匪的围子,也就是寨墙。中国人喜欢围墙,总想有一份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的一个王国。苏州的拙政园都在一夜之间挥手而去,一个不伦不类的记忆能凝留在这个世间么,民俗也是文化,就如那些精美的黑陶,千年一体让人欣羡。我们回首历史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时代的印记竟然那么深刻,融在文字,建筑,音乐和绘画等所有的载体里。我们吟一句唐诗,唐人的风范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生命很短暂,但是我们的生命信息却扎根在我们所有的创造中。面对后人,我们拿出的作品展现得是我们的什么呢?值得思量!

共 31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散文,是一篇游记。这篇游记散文开门见山,开始就直接点出游玩的地点,接着就按照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叙述的顺序,即移步换景的方法,叙述描写了这次游览竹泉村的经过;竹泉村的景色主要是人工在最近若干年里打造出来的,带有很明显的仿古色彩,或者是极力想给人以穿越的感觉,由于人工打造的痕迹过于明显,虽然景色十分优美,但是作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很少体会到旅游的快乐以及乐趣;不伦不类的和尚令人生厌,虚假做作的景色,令人倒胃;最后提到一些假夫妻相携来此,更是让人郁闷。个见仅供参考,面对如此的景区,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心情或许会好些。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4-30 09:41:38
  一天半的竹泉村旅游,收获以及郁闷都不少。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一不为少        2017-04-30 10:30:58
  讨厌破坏掉古迹再重建,讨厌不知文化为何物的脑肥者乱建垃圾。如此而已。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