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年锦时伴书香 ——悦读,在路上
书籍,如巨轮,载纳世事纷扰;如骏马,踏越人间百态。在繁杂的日子里,躲开人群,捧起好书,心安于一纸流年。无需刻意修剪,那些蒺藜丛生的情绪会被书香浸染,渐趋和悦。畅游学海:收获才识、修身养性、洗涤灵魂。
阅读,收获才识。“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我自小便对古典事物兴趣浓厚:喜欢凝炼隽永的诗词、细腻婉转的古乐、素净端庄的汉服、大方典雅的书画……于是,我在中华上下五千年古籍的深海里打捞: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学是国学的载体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国粹,不胜枚举。文韬武略,皆臻妙理。我追寻着那些中华文明昂然的时刻,并庆幸自己生在中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与此同时,我对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份特殊的情愫。在数不清的沉寂的夜,与文并肩,求知若渴,青葱心事悉数倾注笔尖。“我手写我口”,率意求学,怳然于心,移日增益,不亦快哉。
阅读,修身养性。“早岁藏身于书海,待君一世多纵容。”这句话是我中学时写给一位能诗善文的笔友,因她对文字有种近乎偏执的热爱。虽然我从未见过她,我们之间的交流也仅局限于一方小小的手机屏幕,我却是打心底喜欢这个浑身散发着书卷气的姑娘。我时常想,她若是生于古代,定是同李易安般才倾天下的大家闺秀,静谧姽婳,清香动人。是叹她生不逢时,可我时常又因能在现代见到这般古韵的女子而倍感幸运。美女养眼,才女养心。这样的女子不定能貌比西子,才堪咏絮,与之交流,却是能让人觉得舒坦的。纵使岁月无情,这样的女子也是值得被纵容的。我们应去宽容这份闲情逸致,去走近那些空灵的文字:赏过,三秋桂子;梦过,冰河铁马;读过,宁静致远,方知浸染文墨的气质,是胭脂水粉无法比的,方明白何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洗涤灵魂。正是老生常谈的那句“你的气质里,有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美学作家丁立梅曾说,得“净手,正襟,安坐,弃一切俗念”,欣喜地阅读。而中国诗词大会中有选手这么夸董卿,“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可见,文字是有灵性的。那些打你心上掠过的每一个字眼,都会在你身上留下浅浅淡淡的印记,然后随着时光的渐远,便像深埋于地下的女儿红,日益香醇宜人,最后浸入骨髓,形成一个人所特有的魅力,举手投足时,呢喃轻语间,尽显女子温婉,或书生儒雅。
岁月尽有书香染,沉浸墨香载梦行。愿修国学传承中华文明;愿用文学沉淀人格修养;愿得好书,烙眼眸,刻心间,最终绽放在喧嚣的尘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