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莫唱当年长恨歌
五一,游临潼华清池,下榻在华清御汤院。晚,观《长恨歌》,长生殿前,平湖为台,骊山为幕,星明月朗,光影电火,浩歌长曲,霓裳舞动,天上人间,唐苑瑶池,帝妃之爱,马嵬遗恨……这一大型实景“印象”剧确实很热闹,用媒体的话说是“震撼”。
舞剧演绎着白居易的《长恨歌》,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看了杨贵妃洗浴的汤池,一朵墨玉莲花绽放在青石铺就的地面,一千四百多年了,落花流水物是人非。“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明皇窥浴,玉环回眸一笑消融了三郎的魂。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古今宫闱秘记》卷三)复制新曲《得宝子》,足见宠幸之隆。环肥燕瘦,第一次知道,玉环个高一米六三,体重一百四十八斤。说此不恭,却印证唐代崇尚肥腴的女人肉乎乎的美。
不说李隆基怎样夺了儿子寿王的妃,也不说梨园的歌舞升平。更不堪回首,马嵬兵变,三尺白绫香坟一冢。
看完《长恨歌》演出,退场,大家戏问外孙麦稻:“麦稻,有何感想?”外孙麦稻说:“不能光玩,玩完了吧!”大家哈哈一笑。十岁的孩子,他并不懂爱情却道出这场爱情悲剧背后深刻的原因,童言无忌童言无欺。我不是说红颜祸水,安史之乱却因她起。有人追究历史,说,安史之乱,一是安禄山这个蛮荒异族常入觐长安,皇室的富贵奢华对他诱惑的紧;二是,杨贵妃认安禄山为干儿子,禄山见太子不拜,只拜杨贵妃。左右曰:“何为不拜?” 禄山曰:“臣蕃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每对见,先拜太真,玄宗问之,奏曰:“蕃人先母而后父耳。”玄宗大悦。当时只是做傻卖乖阿谀奉承,事后却悔得紧——皇上一天天见老,眼看要太子登位,得罪过太子哪有好果子吃……安禄山想想都怕,就反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安破,三郎逃,玉环死。
“他们太会玩了,玩完了吧。”我家外孙麦稻说得对,唐玄宗玩丢了江山,玩丢了老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再后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流传千年,屡见回响。洪升写杂剧《长生殿》,第一出传概:今古情场,问谁个真心到底,但果有精诚不散,终成连理。万里何愁南共北,两心那论生和死。笑人间儿女怅缘悭,无情耳。感金石,回天地。昭 白日,垂青史。看臣忠子孝,总由情至。先圣不曾删郑、卫,吾侪取义翻宫、徵。借太真外传谱新词,情而已。
情而已。似乎元好问的那一问:“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生死相许。”
何为情?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所言:“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专一耳。让人叹服的是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帝,用情一人,相共十一年而不渝。三郎也是多才多艺的性情中人。不可多得。想想齐国的那个去坟墓间向扫墓的人乞讨残羹剩饭的穷人还有一妻一妾呢,何况后宫佳丽三千的玄宗皇帝。但是,这个爱,还是令人质疑:三郎爱玉环真的爱得“了生死”了吗?
读《汉史》,人常感慨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感情。“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说的就是李夫人。李夫人死,汉武帝让人画了她的图像,悬挂在他每天就寝的地方,他想睁开眼就看到她,闭上眼仍想着她,但是思念的结果只能是让他更加思念。后来,一个人自称会招魂术,汉武帝坐在一个帷帐里,远远的在另一个帷帐里有一个美丽的身影,啊,那是李夫人!他想跟她说话,她如泣如诉却默默无言,他想走近,她的身影却逐渐变暗,最后消失了,只剩下汉武帝一个人眼里晃动着泪花,苍凉地唱着:“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奈何姗姗其来迟!”白居易写过《长恨歌》,不久就写了《李夫人》。都是绝世佳人,都是宠爱一身,李夫人的结局比杨贵妃好多了,善始善终。难怪王士慎《马嵬怀古》云:巫山夜雨却归秦,金粟堆边草不春。一种倾城颇色好,茂陵终傍李夫人。
杨玉环呢?腥风血雨,孤坟野鬼。三郎何在?!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却悲剧得多。人总对悲剧落泪,记住了杨玉环却忘记了李夫人。《长恨歌》落幕了。人来了,人散了。留下青幽幽一座骊山,寂寞在夜的华清园后。
于此,我却想起袁枚的《马嵬》诗: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袁玫果然有思想,情怀悲悯。
我洗了温泉澡。我站在长生殿杨玉环雕像前,久久望着,叹曰:几度秋风渭水,落叶长安。
2017。5。1 晨 于华清御汤院草
问好猿人大哥,拜读美文,顺祝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