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云】过黄昏(外一首)
摘要:村庄外的田野,绿,蔓延着
1
一颗时间久远的树
早已成为村里的亲人
很少有人在意它的轮廓
以及站立的姿势
出门求学的
外出打工的
路过村头
都会与它说几句悄悄话
然后再回头看两眼
它摇晃着枝叶
撑着小村东面的天空
又是一季春风
蒲公英一路向北
开的厚实
北埝坡上住着
村里一群没有影子的人
除了青草、野花、鸟鸣
这里始终都是睡熟的样子
神镀给他们
一层又一层薄金
已经离开小村的
只走两条路
一条向东
另一条向北
2
她,左手拎着一个胶丝袋
右手握紧长杆夹
缓步穿行
亮起绿灯时的斑马线
捡拾行人丢弃的残物
然后等待65秒后
急匆匆的返回
打开路边的垃圾箱
犹如打开自家的柜门
规整家当
橘黄色的坎肩
映衬着皱纹堆砌的脸庞
她的娓娓乡音
很有节奏感
◇黄昏
村庄外的田野
绿,蔓延着
直到目光的尽头
五月的麦苗
拔节,抽穗
我担心,夕阳
会落在麦芒上
被刺痛的泪,染黄
六月的麦田
一如害怕
父母的老
被我们一语道破
2017.04.28
【编者按】诗歌的本源是叙事的。当下诗歌创作提倡叙事,是一种回归。子涓老师的这两首诗是原生态式的叙事诗,《过黄昏》的第一首和《黄昏》都以乡村为楔入点,前者写了春天的村庄随风远行的蒲公英和青草、野花、鸟鸣等几近静态的景物,犹如一幅国画,勾勒出清新幽静的田园风光。诗的结尾“已经离开小村的/只走两条路/一条向东/另一条向北”更是零下叙事,但言浅意深,如同书法中的留白艺术,给读者宽广的想象的空间。后者叙写春夏之交的田园风景,处处寓含着乃至悠悠乡情,一句“一如害怕/父母的老/被我们一语道破”,更是洋溢着对于他立足的乡村生活的由衷感念。故乡的一事一物,在诗中化为一种深情的心声,是诗人对亲人的怀念,是他心路历程的精神漫游。感谢作者投稿如云,期待更多的佳作。推荐赏读,问候作者。【编辑:一树菩提】
1 楼 文友:一树菩提 2017-05-03 09:00:22
子涓老师的诗作,犹如田野的风,吹来清新的气息。感谢投稿如云。
回复1 楼 文友:子涓 2017-05-06 21:57:49
感谢老师点评
2 楼 文友:鹃紫 2017-05-03 09:21:15
在寂静的夜晚,一盏灯,一杯茶,一个人细品子涓姐姐的诗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每每读子涓姐姐的诗都能让我的心安静下来,走进诗中的已经中去。这种淡淡的仿佛不经意的叙述往往流动着能拨动心弦的情愫。问候姐姐,祝姐姐笔丰体健!
3 楼 文友:默然花舞 2017-05-03 13:17:40
读着诗,好像走在乡间田野的小路上,恬静安详,金黄的麦田,起伏的波浪
4 楼 文友:铁禾 2017-05-03 15:16:24
走向一首诗歌,是源于诗歌艺术魅力之牵引;走近一首诗歌,能享受到诗歌质气和光芒的沐浴;走进一首诗歌,也是走进一片葱茏的森林,这栖居的诗意让人找到心灵的皈依。读过美作。

6 楼 文友:茉香悠然 2017-05-06 12:51:23
沿着子涓老师的文字,我眯起眼睛,于不经意间,仿佛时光倒流,泪光里,我分明看到了曾经的昨天......
7 楼 文友:子涓 2017-05-06 22:01:46
非常感谢老师们阅读及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