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美】读书,让心灵更美好(随笔)
又到“世界读书日”了。“2017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系列活动的主题旨在倡导“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风尚,使阅读更加深入人心。而“世界读书日”,正是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读书生活,通过阅读,要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洗礼、滋养。正如屋子里有了灰尘,需要时时要清扫那样,多读一点书,正是为了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美好。
年少时读书,首先是为了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和本领。同时,也是为了让心灵多有慰藉。俗话说:“人从书里乖”。一个人的教养,除了来自于家庭“原生态”的熏陶,更需要从书本里获取知识与教化,实现人生的价值。
我们这代人,出生在建国初期,成长在特定的“文化大革命”年代。那时虽然对“数理化”学习有太多欠缺,但对“革命”的、“红色”的书籍还是多有涉猎。记忆中,《雷锋的故事》令人感动,而雷锋日记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心灵的碰撞。“一个人的作用,对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要经常保养和清洗,才不会生锈。人的思想也是这样,要经常检查才不会出毛病。”这种“螺丝钉”精神,是我们那个时代做人做事的风向标。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令,使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雷锋”日,让“雷锋精神”在神州大地得到颂扬,其影响颇深,意义非凡。
读过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对广大有志青年的一种激励,也曾帮助过许多迷茫青年探寻人生的价值。那时,人心单纯,在各种正面教育的影响下,读书,让人们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心地坦然且充满力量。
人到中年,读书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是圆梦。如果说年少时读书是海阔天空,是兼收并蓄,那么,中年时读书,则学会了选择,学会了为“精神补钙”。所谓“知行合一”,需要让心灵有所寄托,让人生更加丰满。于是,我们开始读路遥、王小波、史铁生、沈从文、季羡林、周国平,也读梭罗,等等,一些切合自己心灵的书,成了闲暇时我们遨游书海的最爱。
从《平凡的世界》回首半百人生,是否有我们曾经的影子?作家把苦难转化为一种前行的精神动力,书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孙少安本是平凡之人,但在生活的磨难中,他们从不轻易向命运妥协,对生活是这样,对爱情也是这样。从他们各自的经历中,我们看到当代农民的顽强与坚韧,自尊、自强与自信。其中,孙少安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而孙少平是拥有现代文明知识、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国社会普通人人生奋斗的两极经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史铁生,一个坐在轮椅上写作的作家。读他的《我与地坛》,不但了解了作家的生存状态,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闪光。这部长篇散文作品,包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生动的文字里,洋溢着作家心灵深处的生命激情。有评论说,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道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无疑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前几年,我初读周国平《生命的品质》,就被他文字中透射的思想光芒所折服。我在自己的读后感中写道:读周先生的文字,“我们看到了生命之河的流淌,也看到了生命内核的绽放。单纯的生命,可以让人活得简单;不同的价值观却可照见不同的人生。而透过生命的本质,灵魂才能敞亮;活出生命的品质,精彩才能绽放!”阅读带给我们的共鸣,可以让内心沉静下来,坦然面对人生,面对苦难,面对一切,这样的心灵不是更美好吗?
好长时间没有读外国文学作品了,而之前对梭罗的《瓦尔登湖》也是陌生的。后来从阅读中了解到这部伟大的著作,激发了想要一阅的欲望。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书,还没看完,也正如有人所言这是一部难读的书,但我还是在阅读中,读到了作者去瓦尔登湖的初衷,及在那里生活的过程。听作者娓娓道来,像拉家常一样,让我走进了作者的生活。这本书看似小说,也像散文,更像一个记事笔记,可书中的那些故事,那些景色,却能使人安静下来,想看看这个行为诡异的人究竟是怎样想到要在瓦尔登湖孤寂地生活下去的。书读起来也许是乏味的,但人的灵魂却追随那些文字仿佛到了天高地远的瓦尔登湖——一个多么神秘的地方。有时就想,要是我们也有这样一个湖又如何呢?书,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我想,我们是不是也需要去寻找这样一隅“人间天堂”、去体验梭罗式的“简朴生活”呢?难怪有人说,尽管我们不能像梭罗那样去体味孤寂的山林生活,尽管瓦尔登湖已经永远消失,但这些都阻止不了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清澈的瓦尔登湖,时刻都能让心灵得到淘涤,沾染一点湖水的静谧和清凉,多一分恬淡与洒脱,少一分浮躁与不安。因此,此书被誉为世界上最修心的书,这大概就是这部一百多年前的伟大著作留给人们的启迪吧!
一部好书,可以直戳人的心灵,引起读者的共鸣。多少年来,人们就是这样在读书中成长、成熟,而通过大量的阅读使内心强大起来。很高兴中央电视台近几年连续推出了大型文化类节目,在引导人们阅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继《中国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之后,今年又推出了《朗读者》,由著名节目主持人首次担纲制作人,带领观众一起以朗读的方式读书,在观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是啊,在日益浮躁的社会,我们太需要静下心来读读书了。因为读书,让心灵更美好!
——写于2017年世界读书日前
有知识才有高雅,有情感才有浪漫,有品味才有层次,有真诚才有朋友。
向漫步闲庭问好,欢迎漫步柳岸,在这个文学园地展现你更多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