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西风瘦马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西风】买房记(小说)

编辑推荐 【西风】买房记(小说)


作者:剑锐 童生,685.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57发表时间:2017-05-03 21:43:35

那年我儿子刚考上大学不久,我也从偏远的小镇调进城里街道办事处工作,可谓双喜临门。亲戚朋友都向我祝贺,为我高兴得不得了。我的同事在祝贺的同时,还向我投来羡慕嫉妒的目光。对于我们这些乡镇干部来说,梦寐以求的事有两件:一是升迁,二是进城。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来说,升迁早就没戏了,唯一的期盼是进城。那些日子,我沉浸在进城的喜悦里不能自拔。
   但好景不长,买房的困惑很快替代了进城的喜悦。与我一起进城的同事,到处看房子。那时候房价还不算高,在我们那座小城,一平方米也就一千五百元左右。像我这样一个三口之家,要买个二居室也就十多万,买二手房不过七八万元。对桌老赵,和我同时调进办事处,看房都快看疯了,多次叫我同他一起看房子,还要与我做邻居。我报之一笑,这事让我大跌脸面。过去谁穷谁光荣,如今谁穷谁狗熊。甭说买房,儿子的学费也是邻居们帮忙凑齐的,欠下两千多元债,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其实我和妻子不是不会过日子。此前妻子在一家镇办企业干临时工,工资较低;我在镇政府工作,工资虽然比妻子高不少,但那时候乡镇财政普遍困难,不仅不能足额发放工资,而且还拖欠工资。我们夫妻俩拿到手的工资加在一起,一年下来也就一万出头。收入不多,开支却不少,同事朋友邻居婚丧嫁娶、生孩子过生日,孝敬长辈,亲戚往来,还有打着滚疯长的集资提留,哪一年没有三千四千都过不去。我们夫妻俩上着班,还耕种着三亩地,起得比鸡早,干得比驴累,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就年吃年用,基本没有积蓄。
   同事当年都买了房子。我只好在单位住宿舍,买辆二手摩托车隔三岔五往家跑,好在路途不算远,四十多里地,一个多小时就到家了。父母对我很担心,刚学会骑摩托就在路上跑,不安全。母亲对我说,赶紧在城里买房子吧,省得来回跑,叫人怪担心的,我和你爸还攒了两千块钱,拿去用吧。我说娘啊,两千块钱在城里能买个啥呀,你们就放在家里养老吧!
   为了买房子,我们夫妻俩咬紧牙关过紧日子。儿子大学毕业那年,我存折上终于有了六万元积蓄。我想买房子了。
   起初我跑了几家新开张的楼盘,后来又跑二手房中介所,掌握一些信息之后,我对买房子基本就死心了。不是不想买,而是买不起。这时候房价比四年前已经翻番了,要买套新房少说也要二十七八万到三十万开外,买二手房也要近二十万元。我区区六万元顶啥用?即使按揭我还得吃饭哪。想想还是骑着摩托车跑吧,谁叫咱没钱的。
   对桌老赵时常拿房子取笑我,说我不买房子是长了颗猪脑袋(我属猪),这些年的班等于白上了,而且还要白上多少年谁也说不准,因为房价还在疯长,几乎一天一个价,就看我哪年买房了。
   老赵说我猪脑袋并不过分。他脑瓜灵,善交际,谁有用就巴结谁,都成人精了。他抽屉里有个笔记本,记的都是领导们的有关情况,还有他们七大姑八大姨同事朋友的情况,隔三岔五拿出来翻看一下,琢磨半天。他说当今社会就要研究人际关系,得学会经营人。我不善交际,他那一套学不来,但又不能不佩服,进城当年他就把他高考落榜的姑家表弟安排到办事处当打字员,次年又把他本家侄女从乡镇调进城里,你说他的神通有多大!都是朋友帮的忙。每当提起此事,他就得意地对我说。我明白,如果他不巴结那些手里握着一定权力的人谁肯帮忙?其实不仅他巴结人家,人家也巴结他,请他喝酒吃饭的人几乎排成队。虽然他家庭并不富裕,但他抽的是玉溪,天天上酒桌,回趟老家车接车送,很是风光。当然,烟不是自己买,客不是他请,车是别人出。不像我,抽最便宜的哈德门,半月二十天都没人请客,还骑着摩托车来回跑。有时我也在心里问自己,你比老赵到底差在哪里?其实,我俩的差距主要是工作岗位不同。老赵做的是民政工作,行的是为他人谋利益的善事,手里握着不小的权力,不少人都想从他那儿捞好处。而我做的是信访工作,是个上压下顶既受气又费力不讨好的差事,没人巴结我。其他方面我俩差不多,都是股级干部,同为单职工,工资收入不相上下,前些年在乡镇工作都没攒下钱,而且他还比我多一个孩子。但人家进城不久就买了房子,虽是二手房,毕竟属有房族,花了七万多,都是巴结他的那帮朋友帮忙凑的钱,如今也还得差不多了。老赵的日子比我轻松多了。
   有时候我也对老赵发几句牢骚,同为市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干部,人家在城里工作就有福利房,而我们在乡镇工作不仅分不到房子,连工资都发不齐;等我们进城了,福利房也取消了。你说我们亏不亏啊!
   老赵嘿嘿一笑说,那是上级的大政策,你能左右得了?学会钻政策空子那才叫真本事!
   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老赵时常拿这话挖苦我。
   我说我自己穷,亲戚朋友也都是些穷光蛋,我要有你那样的朋友,房子早买上了。
   我的话让老赵听着很受用。他得意地嘿嘿干笑两声,说总不能骑着摩托车跑到退休吧,奔五十的人了,房子还是要买的,别整天忙工作,得动脑子。老赵说着看我一眼。他时常以富人的姿态向我投来同情的目光。
   我不解地问,动啥脑子?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我一脸不解,你指的啥?
   老赵不禁哈哈大笑,笑过之后说,买房子嘛!
   买房子动啥脑子?
   看来你是真不知道。难道咱办事处开发的农民经济适应房你就没想过?
   想过,但那是专给本地农民建的房子,咱不属本地人,想也是白想。
   他推推鼻梁上的眼镜说,据我所知,咱单位就有人买了农民经济适用房。动动脑子,想办法弄一套,一半的钱,便宜。老赵说完,接个电话走了,有人请客,喝酒去了。
   老赵的话令我深思。农民经济适用房我是知道的,办事处所辖村庄早在四年前就冻结了宅基地,因此,这些年引发了不少纠纷和信访案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意见,市政府为此专门下发了文件,要求市区内各街道办事处统一筹建农民经济适用房,解决农民的住房问题,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免除有关税费,大约比市场价便宜一半。可是,要买这样的房子,只有具备本辖区农民户口才有资格。我虽是农民户口,可我的户口在原户籍地,即使现在想迁也迁不过来了,因为早在四年前这里农村户口就冻结了,这事我是知道的。之前我曾经为两个人办过户口,均以失败告终。一个是我本家三叔,户口在三村,居住在四村,想把户口迁到居住村,省去许多麻烦。那时候我在城西管区当区长,不懂他们户口管理方面的规定,接到三叔的电话就满口答应了,因为两个村子都在我的管辖之内,估计与村干部说明情况应该没问题。但费了好大劲,人家就是不答应。我说你们这种做法不合理。人家说甭管合理不合理,这是规定,没办法。另一个是我老乡,当年嫁到二村,户口暂放在娘家,现在想提过来,村里不接收。夫妻俩找到我,说两口子的户口不在一个本子上,你说这算是啥事啊!这一回我多长了个心眼,说办办看吧。结果还是没办成。村干部执行的是规定,没啥可说的。从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城区农村不同于乡镇农村,除了娶进门的媳妇和招上门的女婿,其他户口概不接收,管理相当严格。老赵说我们单位也有人购买了农民经济适用房,人家是怎样购买的?我独自坐在办公室里,不停地抽烟,抽得满屋子烟雾缭绕,头都想大了,也没想出个子丑寅卯。
   又一天,我和老赵喝茶聊天,谈起房子的事,我请他指点迷津。
   老赵笑着表扬我,说看来有进步了。他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刚叼到嘴上,我就不失时机地咔嚓一声打着打火机,给他点着火。他将一口烟喷到我脸上说,把你父母的户口迁过来就OK了!
   这里户口早就冻结了,怎么可能迁过来?我还是不明白。
   老赵又骂我是猪脑袋。然后告诉我,咱单位就有人把户口签了过来,信不信由你。见我一脸茫然,老赵又说,得动脑子,学会钻空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如今没有办不成的事,就看你的本事啦!
   我实在是没本事,真有本事就不是现在这种状况了。但我想在城里有个家,农民经济适用房诱惑力太大,我听老赵的话,动开了脑子。
   思来想去,我决定找农村支部书记刘鹏想想办法。我当区长时曾经包过他们村,帮过他不少忙,俩人关系不一般。说实在话,我也是没法子,他要说个不字很正常,因为户口管理我是知道的。但我买房的心情十分迫切,犹豫了几天还是给他打了电话,约他到一个小酒馆见面。好久没见面了,他答应得很爽快。我知道刘鹏是给我面子,现在他很忙,请客的人排成队,一般人请不到他。
   小包厢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一杯酒喝干,我开门见山,说我想在城里安个家,这些年也没攒下多少钱,所有积蓄总共六万元,你得帮帮我。
   刘鹏说多了没有,只能借三万。
   他还真够哥们义气,怪我没说明白。我说我不是借钱,是想买农民经济适用房。
   他两眼瞪着我说,你说吧,叫我做什么。
   我说我想把我父母的户口迁到你们村。
   他长叹一口气,说他当支书这些年,除了娶进来的媳妇和招上门的女婿,其他户口一个都没办。说完低头不语。
   这事我信,毕竟户口早在四年前就冻结了。见他不吭声,我叹口气说,实在为难就算了吧。
   为难归为难,刘鹏还是挺重义气。他皱着眉头把我敬他的一杯酒一口气喝干,然后把酒杯往酒桌上一蹾说,你从来没求过我什么,就是不干这个支书,我也要给你办成这件事。至于派出所那儿,就只有你自己想法子了。
   晚上我辗转反侧,几乎一夜没睡。开始是喜,刘鹏真够哥们,城里的房子已经在向我招手了。后来是忧,尽管户口迁入主要在接收方,但派出所没有关系也不好办,怎么办?想了一夜也没想出个头绪。这成为我购买农民经济适应房的一个难题。
   没想到因为我意外受伤,使这个难题迎刃而解。
   那天我与分管领导杨建一起去宋家村处理一个信访案件,不想遭到围攻。上访人对处理结果不服,纠集一帮人围攻了村委会,关键时刻村主任和调解委员溜之大吉,却苦了我和杨建。七八个人围着我俩,有的拿棍子,有的拿砖头,也有的空着手,但拳头握得紧紧的,他们叫喊着,要是不给个满意的说法就休想站着走出去!面对他们的无理要求和恐吓,我俩做了许多耐心的解释。但没有用,他们疯了似的,根本不听你解释。不知谁喊了一声,他俩这是欠揍了!立刻有人响应,就有人动了手。也许是一种本能反应,也许因为杨建是我领导,当看见有棍子向我俩打过来,我毫不犹豫地将杨建按倒在地,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他。110赶来时,我早已头破血流,到医院缝了十几针。还好,杨建只是胳膊去了点皮。
   在家养伤,心里一直惦记着户口的事。杨建来家里看我,见我愁眉不展的样子,再三追问,我跟他说了我的困惑。
   杨建沉思片刻说,这事有点儿难度,但我会帮你想办法的,等几天吧。
   上班后不久的一个周末,那天下班后我正准备回老家,杨建给我打电话,说是有客人,要我到金利来大酒店一起吃饭。
   推开酒店包厢的门,杨建正跟俩女子围坐在小茶几旁玩扑克,他抬头看我一眼,对身旁的姑娘说,上菜!
   姑娘是服务员,将一把牌往我手里一塞,忙她的去了。
   杨建看我一眼,朝身旁的女子一抬下巴说,公安局户籍科的牛警官。
   我这才注意仔细打量她。她看上去三十多岁,一张端正的瓜子脸,浓浓的柳叶眉下面,扑闪着一双大眼睛似乎会说话,笔挺的鼻子,右嘴角下方有一颗芝麻粒大的黑痣,长得既漂亮又水灵,尽显女人温柔之气。
   我急忙朝她伸出手,一搭手,没想到她的手粗糙有力,握得我一咧嘴。她却哈哈大笑。又吓了我一跳,粗声大嗓门,跟个爷们似的。
   几圈牌之后,菜上来了。杨建笑笑说,喝酒!
   我们把牌扔在茶几上,围桌而坐。杨建领饮了两杯酒,讲了两个黄段子,逗得牛警官哈哈大笑。
   我也不失时机地敬了一杯酒,说有幸认识牛警官非常高兴。
   牛警官给足我面子,一杯酒喝得一滴不剩,还把杯底翘得老高,一双杏眼盯着我问,老逄,这样行了吧?一看就是个爽快人。
   杨建和牛警官聊的多是过去的事,看样子是老相识。我插不上话,便埋头吃菜。
   酒过三巡,杨建端起一杯酒,先看看我,又把目光移向牛警官,笑笑说,有个户口的事儿,你得帮帮忙。
   牛警官脸一沉说,别让我犯错误呀!
   杨建一笑,谁忍心让美女犯错误,老逄你说是不是?
   我明白,杨建这是要为我办户口。心生感激,但不知道该说是还是说不是,便咧着嘴憨笑。
   杨建收住笑,认真地说,是这样,一位市领导安排个事儿,想把他亲戚的户口落在咱辖区,村的工作人家自己都做好了,派出所那儿,你得给打个招呼。
   我暗暗佩服领导的撒谎水平,心说不愧是领导,这种事儿他们办的大概不会少吧。
   牛警官哈哈大笑,那,咱们是为领导服务啦?
   杨建说,就是。这事我就不亲自跑了,你给打个招呼,改日让老逄去办一下。
   牛警官随手拿起手机,不知给谁打了个电话,简单交代几句。然后对杨建笑笑说,找管户籍的小刘就行了。
   事情竟如此简单!我不由得一阵窃喜,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了,一杯接一杯敬酒,竟把自己喝得一塌糊涂。
   接下来事情十分顺畅,刘鹏让村会计给我开了准迁证,我回老家把父母的户口迁了过来。
   次年,我以我父亲的名义,理直气壮地购买了一套八十多平米的房子,不足十四万元,比市场价大约便宜十五万。
   我妻子高兴得两眼含泪,说多少年能挣十五万啊,别看咱工资不高,但含金量高呀!
   高兴之余,我不禁思绪万千,老赵说得有道理,如今没有办不成的事,就看你动不动脑子。找不对路子到处碰壁,千难万难;找对了路子顺风顺水,轻而易举。我忽然觉得自己有进步了。
   乔迁新居,我让妻子备了一桌酒菜,请老赵到我家喝酒。我是要感谢他的。
   那天中午,老赵喝得有些高,刚迈出我家防盗门,身子一晃,接着一个趔趄,差点儿摔倒。
   我急忙搀着他说,别走了,咱先回屋睡一觉。我了解他,醉酒得睡觉,曾经好几次酒后睡倒在马路上。
   老赵一愣神,笑笑说,在别人家里哪能睡踏实了?接着从腰里摸出一串钥匙,打开对面的防盗门,嘿嘿一笑说,那,还不如回我家睡。
   我不禁一愣,咱是邻居?
   老赵笑着点点头,又朝我挤挤眼。
  
  
  

共 558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房价一直是老百性关心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一直被炒作。有钱人大量囤积楼房,楼房价格年年念飙升,导致工薪阶层的老百姓买不起房,他们总是在观望,期盼楼市降价,哪曾想楼房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此篇中通过主人公买房的经历把楼市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丑恶现象给暴露了出来。老百姓经常说的一句话:朝里有人好办事。小说充分体现了官官相护的中国特色,而老赵这个人物就是中国官场的典型代表。一篇揭露社会腐败现象的小说。感谢作者赐稿!【编辑:晶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晶莹        2017-05-03 21:48:48
  感谢剑锐老师支持西风,由于很忙,没及时编辑,抱歉!让您久等了。编按理解如果不到位希望指正!问好!
( (
2 楼        文友:谈笑中        2017-05-04 09:15:42
  能揭露现实弊端,促使社会进步,也是一种正能量吧。小说用一系列事实细节描述了普通人卖房难,恰到好处地揭示了当前政策的“灵活性”和关系学。拜读学习了。
3 楼        文友:海韵波涛        2017-05-13 14:37:41
  很现实的一篇佳作,有力地折射出某些层面。感谢老师赐稿!向老师问好!
岁月静好 海韵QQ786732982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