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天地事】童年岁月难忘怀(散文)
儿时纯真藏心间,无忧无虑悦童年。
经年时光匆匆过,让人唏嘘常感叹。
童年岁月难忘怀,趣闻轶事星星般。
绕来绕去数呀数,怎么数也数不完……
出生70后,家住鲁西南,没山有水资源丰富,一马平川大平原。
老家老屋清晨醒来,都能闻到一缕缕新鲜泥土的芳香,院里树木翠绿,枝头鸟儿欢叫,给儿时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好的情趣。那时没有多余的书本、繁重的作业,更没有各式各样的培训补习班,除了学习识字,大多时光都是与小伙伴游戏嬉闹间,快乐着不知愁为何物的童年,
溜过瓜、偷过枣、捅马蜂窝时被蜇成过“面瓜脸”;攒钱买过5分钱一根的冰棒;嘻嘻哈哈,你追我撵到处抓过萤火虫;街里看露天电影提前占了座,还会在座位下面提前挖出个尿尿的小窝窝。有时去外村看电影,人多时咱人小个矮,没办法只好看反面,哈哈,体味其中的乐趣啊!别提有多美!儿时趣事多又多,掰着指头数不完……
儿时家里清贫苦穷,没有玩具自己造,游戏多多乐童年。别在腰间的“弹弓、水枪、洋火枪、……”;树荫下摆下战场比赛的“跳马、斗鸡、投沙包、跳房子、丢手绢、过家家”;你追我赶“弹琉璃蛋、抽拉拉牛、打纸片、推铁圈……”;偶尔也去村头田野空旷处放风筝,老屋树下荡秋千,或者摆上军旗和不服气的小伙伴厮杀一番……
玩游戏累了,我们还会学着哥哥姐姐唱歌时的模样,去唱从他(她)哪里听来的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你唱跑调了!
你才唱跑调了呢?
是你,是你!
哈哈,哈哈、哈哈……
追逐的嬉闹间,歌声、笑声漾满了我们童年里美好的时光。
童年岁月里的趣事,每每忆起,便能醉透整个身心。不知道70后的你们还能记忆起多少?我的童年岁月很有趣,不信?我乐意说出来给你听听。
投沙包。儿时玩的投沙包,男女不限一起玩,场地也不受限,街道、树林、空地都可玩。缝制沙包材料家家都有,且制作方法简单,只需从母亲的针线筐里找几块花里胡哨的小碎布块,剪出大小一致的六块来,缝成一个小拳头大小口袋形状,中间装上细沙子,最后再封上口,就是一个到给我们儿时带来无穷乐趣的沙包了,这样做成的被沙包即使打着身上也不疼,三五小伙伴就可以玩耍,当然是玩的人越多越好。玩耍分两组,一个组站中间,另一组分再成两队分别站两边朝中间一组的人身上投沙包。被沙包打中就算“死”掉,直到同组的小伙伴用手抓住对方投过来的沙包,一个沙包可以兑换一条“命”,让“死”的战友起“死”回“生”。每一场投沙包游戏中,都会叽叽喳喳,大呼小叫,投中了乐的气喘吁吁蹦高高,被投中的梗着脖子嗷嗷叫,被罚下场的耷拉着脑袋蹲在墙角角,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乐趣无穷。
抽拉拉牛。选一根指头粗细的木棍,一般用布绳或棉线做一条鞭子,用鞭子上的绳缠绕拉拉牛,右手摁着拉拉牛在地面上,左手突然迅速拉动,拉拉牛就在地上飞速转动,为了保持转动时间长,左手要隔段时间用鞭子抽打,抽打的力度要根据地面场地大小,精准发力,才能保持拉拉牛长时间转动。聪明的小伙伴还在拉拉牛的底部头上再镶个自行车车轴的滚珠,这样的转起来会更快更稳、持续转动时间长。
跳马。儿时玩的“跳马”和现在奥运会体操项目里的“跳马”形式差不多,是儿时孩子们玩的最多的游戏项目,玩耍时要掌握好跑、跳、爆发力、臂力以及落地时的平衡,有块空地就能玩,人数多少不受限。一个人躬身充当“马”,其他人倒退几步助跑一段冲上前,撑住“马”的背或肩,双腿叉开从“马”身上越过。小伙伴摩拳又擦掌,人人是高手,个个都勇敢,就算是摔个鼻青又脸肿,照样拍拍屁股继续玩。
斗鸡。小伙伴大多是单挑独斗,有时也进行集体角逐,竞技性强,身体得锻炼,规则明确还简单,儿时农村的男孩子大都喜欢。看看吧,游戏开始了,小伙伴一个个抬起一条腿放到自己的另一条大腿上,用手紧紧抱着抬起的脚,靠自己的单腿在地上蹦,寻找最佳机会用抬起的那条腿膝盖来攻击别人,以脚是否落地决胜败、论输赢。
踢毽子。毽子是用棉布和一枚方孔铜钱、再用几根公鸡的毛做成。这种游戏多是女孩子玩。儿时却也乐此不疲,常跟在姐姐和童年的玩伴们一起玩,还能踢出几种花样来。最简单的是旧衣服拆下的几料废旧钮扣,用长线并起来串一起,然后就可以拉着线踢着玩。最有趣、最好玩的是做一个漂亮鸡毛毽子。首先是几个小伙伴看好谁家有长着美丽色彩尾巴的大公鸡,捡块土坷垃扔过去,惊得大公鸡叫着飞出院子里,守在外面的小伙伴就不停“投弹”,紧追不放,有时撵的鸡飞叫着跑远,只落得一地碎鸡毛。后来,经过不断总结经验,几番围追堵截,一番人鸡大战后,还真就抓着了大公鸡,在人喊鸡叫中几经折腾,拔下几根最漂亮的彩色鸡毛,还免不了招来鸡主人扬着巴掌追撵,挨一顿动嘴不动手的臭骂。
跳橡皮筋。“一、二、三、嗨嗨嗨”伸出手指,按伸出手指的单双分好组,一般三五个人为一组,选出两个人将橡皮筋拉直得崩紧,站原地不动。其余的人就围着这条橡皮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随着性子能跳出各种花样来。
丢手绢。男女小伙伴一起扯起手围成一个大圆圏,然后放下手或坐或蹲在地上,由组织者推选出一个小伙伴丢手绢。丢手绢的小伙伴手拿手绢便开始每个人的身后绕啊绕转呀转,大家伸长脖子瞪着眼,手绢丢给谁谁一般不会看见,却能看见丢给其他的任何一个小伙伴。如果把手绢悄悄丢在你的身后,丢手绢的小伙伴还会假装得若无其事似的,继续绕圈走到自己的空位上,等你觉察反映过来为时已晚,你就成了丢手绢的人。不过在你开始行使丢手绢权力之前,必须要表演一个节目。于是,在小伙伴们不依不饶、大呼小叫催促声中,你别无选择,只能站出来,给大家表演节目,不会歌谣的话也不勉强,学声狗叫、猫叫、驴叫、牛叫也能滥竽充数过了关。
过家家。嘿嘿,这个游戏自然是小女孩玩得多,小男孩多是被动参与,游戏中充当个爷爷爸爸哥哥呀什么的角色。有时学着生活中看来的娶媳妇结婚过日子等,由领头的女孩随意安排角色,女孩用事先会从家里拿来个布的或皮娃娃当孩子,然后一家人“你挑水呀,他种地,我抱娃,大家一起来做饭”嘻嘻哈哈忙的不亦乐乎,有时被大人看见了,还会害羞地装作若无其事样子,等大人一离开,有声有色继续玩。
哦,风筝飞起来了。叽叽喳喳一路快乐的跑颠里,终于把风筝送上天,风筝随风悠然飘,我躺在地上眯着小眼追逐的梦想中,不知是天上的风筝?还是那白云蓝天?
哈哈,还有就是打弹弓、射水枪、玩洋火枪、投土坷垃仗、弹琉璃蛋、推铁圈、捉迷藏、沙土窝里沙土仗……哎哟哟,不说啦,不能给你再说啦,这些游戏不是偶尔惹点“祸”,就是弄得一身脏,回到家,东钻钻,西藏藏,结果还是挨了几句骂,就差一点挨上大巴掌。
白天玩累,晚饭后也没消停过。特别是夏天的晚上。约几个小伙伴,带上玻璃瓶子,跑到村东的小桥上,捉飞来飞去的萤火虫。
有时候,早早的吃完饭,到村北头听年轻时说过书的爷爷讲故事。讲到积德行善的好故事一个个咧着小嘴笑呵呵;听到坏人作恶处,小牙咬的咯嘣嘣,个个握紧小拳头;有时临走爷爷故意讲个鬼故事,吓得个个小腿挪不动步,你看我我看你。这时爷爷就会“哈哈”笑,不慌不忙拿上旱烟袋,装满烟丝燃着了,抽着旱烟一明一暗前面走,挨个把我们一一送回家。
如果到了晚上不出去玩耍或没去听家北的爷爷讲故事,便在自家的院里架起的门板或打扫干净的地上,铺上凉席躺上面,听母亲讲“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七仙女下凡等等故事……”还听村里的老人讲过,天上每一颗流星划过,就意味着人间会有一人死去,会是这样吗?那时,只要看到天空有流星划过,我都会伤心好一阵子那?母亲还说,每个人在天上都有一颗星星对应着,只要用心都能找属于自己的那颗星。于是,我就找啊找,总希望最亮最大的那颗星星就是我,找着找着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
人生最珍贵的童年五彩缤纷,永远留在记忆里的那些简单纯粹快乐的童年岁月,是一首最幸福的歌谣,悠远绵长,虽也早已成为回忆,可记忆中的点滴都简单、快乐、幸福着我的身心。今天回想起来那个物质清贫的年代,那些简单的娱乐方式带给我们的无穷欢乐,更让人无比怀念,心怀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