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项梅清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韵】初读《金瓶梅》杂感

编辑推荐 【清韵】初读《金瓶梅》杂感 ——------歪诗邪评书中主要人物12例


作者:老榆树 童生,997.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97发表时间:2017-05-04 14:11:02
摘要:初读《金瓶梅》杂感,歪诗邪评书中主要人物12例。

【清韵】初读《金瓶梅》杂感 初读《金瓶梅》(影印本)头几回,很腻味它繁琐的对话,再加上它是异体字、俗字和通假字混杂使用,不太习惯,开始怀疑自已能否有耐心把它读完。及至读完全书,就很为它巨大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社会认识意义所震撼了。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社会现实有所认识和领悟后的形象总结。因此,《金瓶梅》的“劝世”意义是不可忽视的。且看两处可能被那时的词话艺人经常使用的“套词”、“套话”:
  
   法正天心顺,
   官清民自安。
   妻贤夫祸少,
   子孝父心宽。
   (815页)
  
   公道人情两是非,
   人情公道最难为。
   若依公道人情失,
   顺了人情公道亏。
   (1295页)
   《金瓶梅》整体构思颇具匠心,情节设计巧妙,照应周到,细节处理贴近生活而又具有文学上的典型性,主要人物的复杂性格展示得自然有致而又淋漓酣畅,即使那众多的次要人物,也都个个性格鲜明,跃然于纸,让人不得不承认“文学即人学”这一说法的正确性。《金瓶梅》的突出成就是写活了人和事。
   不知道专家学者是如何评定《金瓶梅》的文学成就和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我不敢冒然涉及,怕露怯;或许也有人研究过它的方言土语(我本人和武大郞、潘金莲等属于同一方言区),即使自已也有些想法(如多次出现的“合气”一词中的“合”字,当读“ge”音,作者把作量词时读“ge”音的“合”字假借到此处作了动词用,指互相惹气、闹纠纷等),也不敢妄谈,怕贻笑大方;本人虽然对《金瓶梅》和《水浒》的关系也产生了兴趣,但因无资料,也无条件去探索。这里提到的文学成就、历史地位、语言现象、与《水浒》的关系等问题,几百年来人们肯定留下了不少著述,只是因为历来的官方对《金瓶梅》讳莫如深,平民百姓又很少了解这些材料,增加了人们对该书的神秘感,致使盗印、走私者大发“神秘”财。若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广为宣传,鼓励人们进一步去评论,出版平价书,让原著失去神秘性,不仅有助于提高群众的文学欣赏水平,因涉《金瓶梅》而获罪的现象也就不复存在了。还有一种情况不知人们是否注意到,在俗文学和假“俗文学”之名写污秽内容的作品繁荣有加的今天,在人们对文学作品主要是消遣阅读、很少欣赏性阅读、更少研究性阅读的情况下,那些不足四十岁的中学以下文化程度的读者,白送他一套繁体字的、没有明确标点符号的影印的《金瓶梅》,他未必有兴趣和耐心读完它。开放的中国,早就不该有因涉《金瓶梅》而发生的案件了。
   作为普通读者看小说,感兴趣的是人物,故特来胡诌一组歪诗,评说一下书中的12例主要人物,试图搅动一下对《金瓶梅》研究的沉寂气氛。
   一 西门庆
   经商做了官,
   做官又经商,
   官商集于身,
   织成种种关系网。
   执法变成抻皮筋儿,
   畸轻畸重靠银两。
   豪门权贵任自由,
   羸弱百姓遭祸殃。
   古西门庆纵欲死,
   今西门庆会怎样亡?
  
   二 吴月娘(西门庆大老婆)
   对西门庆温顺忍让,
   哪怕丈夫妻妾成行。
   自以为是贤德的典范,
   实际是鼓励淫行的班头娘。
   卫道乎?“解放”乎?都不像。
   贪财趋势,才是处世的方向。
   世上的好多事情呵,
   坏就坏在这“四不像”。
  
   三 李娇儿和孟玉楼(西门庆二、三妾)
   红颜不老嫁商贾,
   落得眼前享幸福。
   树倒猢狲早散去,
   携财再投新门户。
   实用的人生,保险的赌注,
   聪明人做事,总给自已留着后路。
  
   四 孙雪娥(西门庆四妾)
   陪嫁丫头孙雪娥,
   嫁给主人做四婆。
   遭人凌辱寻常事,
   背后嚼舌是弱者。
   让人骗卖娼门里,
   一生失意受揉搓。
   试问何曰“妇女解放”?
   掌握自我,独立人格。
  
   五 潘金莲(西门庆五妾)
   裁缝女儿出身贱,
   龌龊世界生存难。
   穿了几嫁衣,偷了很多汉,
   献媚又争宠,招致众人怨。
   封建藩篱锁不住,
   伦常道德等闲看,
   合伙谋杀了做幌子的夫,
   报仇者刀下进黄泉。
   留下个“荡妇”恶名后人骂,
   打虎、杀嫂的英雄扬起了革命的幡。
  
   六 李瓶儿(西门庆六妾)
   为人妾,做人妻,
   又妻又妾好苦凄。
   漂亮有人爱,财多有人娶,
   生下一个胖儿子,
   更加得宠受爱惜。
   色枯干,财匮疏,绝子息,
   如血崩,是血崩,见上帝。
   女人人格难独立呵,
   可叹芳龄二十七!
  
   七 庞春梅(潘金莲屋里丫头)
   “旋的不圆砍的圆”,
   人生穷通难预见。
   敢恨又敢爱,
   会报复又不计前嫌;
   由奴婢到做夫人,
   巧挣扎终把好梦圆。
   说穿女人命运事,
   还是靠裙带连接着儿子的肚脐眼。
  
   八 秋菊(潘金莲屋里丫头)
   秋菊是上灶丫头,
   长得愚拙又丑陋,
   挨耳光,遭棍打,
   被罚跪还要顶块大石头。
   做女人没有争宠资本,
   只好把各种折磨受。
   受折磨更需要宣泻恨和仇,
   那就是听墙根儿,嚼舌头,
   打小报告,外加上偷。
  
   九 王婆
   精于拉线,巧于撮合,
   服务于豪门,吸髓于弱者;
   世情冷暖的寒暑表,
   舌头杀人不见血;
   不平社会中的寄生虫,
   这女帮闲,叫王婆。
  
   十 应伯爵(西门庆“十兄弟”之一)
   豪门座上客,
   帮闲度日月,
   恃强凌弱黑高参,
   陪着主人玩和乐。
   图口腹之欲,
   又把金钱得。
   树倒了帮人刨根,
   根净了另寻大树投落;
   僧面长着蛇蝎心,
   廉耻情义全抛却,
   一切为已,是帮闲者的生存哲学。
  
   十一 陈经济(西门庆女婿)
   寄住岳父家避灾祸,
   耳濡目染学习颇多。
   贪货财更好近女色,
   整个地接下了丈人衣钵。
   可惜生活动荡多坎坷,
   只因为没有把官做;
   一旦手中得权势,
   肯定比师父闹得更红火。
   西门纵欲死,经济人头落,
   血缘上似乎都无后,
   接班人大概不会绝;
   且看纨绔子弟王三官〔注〕,
   正穿梭于娼门——接续了干爹的香火。
  
   〔注〕王三官是西门庆姘头王招宣府林太太的儿子,后认西门庆为义父。
  
   十二 结束语
   一部奇书《金瓶梅》,
   有人称誉有人毁。
   称誉者说它写实诫后人,
   诋毁者斥它粗俗宣淫秽。
   文人、官家分歧大,
   平民百姓广传递。
   争讼纷纭几百年,
   不知孰是与孰非。
   吾辈多事,不揣冒昧,
   挑几例人物,写歪诗评议,
   不怕大方笑咱续狗尾。
   写于一九九四年
  

共 285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以诗著诗、以戏入戏、以评留评,通读《初读<金瓶梅>杂感》足可悉知老榆树老师的文学功底十分深厚。《金瓶梅》著作其本身是好,可却不被广泛传阅,究其原因涉之人性。人之初,性本善。然该著作却被列入禁书之列。犹如深宫墙院内的红杏,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兴许这就是好奇心强的人类,你可以禁止书本,却无法禁止人类的传阅行为;你可以禁止人类的传阅行为,却无法禁止人类好奇的强烈心理。其实著书人没错,评书人也没错,错的往往是禁书人的保守思想和愚蠢行为。作为文学艺术,需要人们不断去涉足钻研,传承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文风格幽默,主旨集中,观点明确,正如老榆树老师所言:我们不仅要化繁为简,而且还要多出版平价书,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读懂。这样,我国的文化精髓或文化国萃才能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发展。拜读学习了,力荐佳作,敬请品评。感谢老榆树老师赐玉清韵,祝老榆树老师写作愉快!(编辑:饶航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饶航线        2017-05-04 14:15:11
  如有理解不到位或编按欠妥的地方,还望老师海涵。并欢迎老师及时指出不足,便于往后加以改进。感谢老谢赐稿,祝老师写作愉快!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文学,是我的江山。收江山是自己的事儿,爱文学也是自己的事儿! -----饶航线
2 楼        文友:如坐春风        2017-05-06 15:08:49
  榆老大度内敛,不慕名利,是真真埋头做学问之人。书当粮,字当饭,苦苦思索写新篇。抛开时间,都是自己的观点。学习了,祝老人家安康!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8-06-15 21:43:26
  此篇文章足以表明老榆树大哥的文学功底特别深厚,不慕功利,是实实在在静下心来做学问的高人,小弟我实在佩服!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