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双城记忆

编辑推荐 双城记忆


作者:寂寞看风 秀才,1033.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65发表时间:2017-05-05 07:26:00

从个人的感情来说,我更喜欢把双城河当作玉田的母亲河。因为她是唯一发源于我县,全程经过我县的大型河流河,尽管名字没有蓟运河、还乡河那般响亮,治理后河道不是最长,但流域范围却是无可争议面积最大。她静静地躺在我县的中轴线上,几乎纵贯南北全境,如一根脊梁,支撑着两岸的土地;如一条动脉,滋润着两岸的人们。
   旧日的双城河发源于县城东北的黄家山,往南经亮甲店向西流经杨家套、散水头、到钱家沟向南直下,到大盘龙庄、盛家庄西北流入蓟运河,全长六十八点一公里,上游有我县最早的村落亮甲店小泉村,下游是建国后最年轻的行政村徐家胡同,见证了两岸我们祖先的繁衍生息。尽管双城的名字,来历说法各异,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她的出身历时久远,充满传奇。流域范围内有我县最早的人类遗存孟家泉旧石器时代遗址,有“玉田八景”中的无终丹灶、龙穴甘泉、暖浦飞沙,有嘉庆皇帝亲自命名的行宫和荣辉河,有革命先辈江浩、赵达、张明远,有文化名人从维熙、单学鹏。可以说,双城河沿岸的历史,始终没有离开我们的记忆。
   现在的双城河,已经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自然河道。笔直的河道,显现出人工开凿的痕迹,这也是双城河的独特之处,她一路走来,离不开两岸人们对她的不断修整完善。双城河是我县境内的一条洪沥组合河道,曾经是一条“伤心河”,每一场暴雨都会形成形成较大灾害。原来的上游无堤埝,每至雨季,上游山洪倾泻,冲毁村庄,威胁公路。下游地势低洼,河水漫流,河道受蓟运河水顶托,一遇洪水漫溢决口,旧社会虹桥以下一片汪洋,人们流离失所。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更是决心依靠大家的力量,对河道进行一系列脱胎换骨的“手术”,使双城河一改旧日容貌和性格。1958年至1959年,全县出动万余劳力,从黄庄子至还乡河新挖河道,筑起左堤,将原来流入双城河、荣辉河上游的洪水和部分山前沥水全部截住,减轻了这两条河的负担,使京沈公路以北耕地免受洪水灾害。新挖的河道被称为“双城河改道”,成为还乡河的一条支流,纳入还乡河流域,但它的名字仍然与双城河息息相通。殷家屯成为双城河当时新的起点。从1964年开始,开挖李家选至于家铺约十三公里的截流渠,把鸦鸿桥公路以北的大部分沥水排入双城河,逐渐废弃了原有河道。开挖自又展宽和深挖自虹桥至魏甫台段,先被称为荣辉新河,又改称双城河,使荣辉河成为双城河新的支流,虹桥北闸成为双城河最新的源头。1971年,又开挖并展宽魏铺台至萝卜窝的双城河故道,特别是大盘龙闸建成后,使双城河既能蓄水又防止了行洪时蓟运河水倒灌。此外,在城西北的黄庄子开挖一道东西走向的截流渠,把玉田城西北的沥水由荣辉河排入双城河,在下游洼地兴建扬水站排除农田沥水。从此,双城河完成了形状和功能的彻底转变,成为县内主要的排污河道。更可珍贵的是,这些转变,完全是依靠人工完成。遥想我们的父辈,背井离乡,风餐露宿,没有大型机械,没有运输工具,踩着泥泞的道路,齐心协力,将一担担的黑土堆积到河道两岸,锁住咆哮的洪水,尽管艰辛,却满怀豪情,为双城河的记忆留下了太多的人文色彩。
   但曾经一段时间,我们真得把她当成了收集我们生产生活废弃物的“垃圾箱”。我们肆意使用它,却忘了维护她,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建筑垃圾……使得整个河道河水不在清澈,杂草淤积,鱼虾不再生长,弥散在空中的异味使沿岸百姓叫苦连连。于是,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2014年以来,将双城河水生态治理列为民生工程,全力解决双城河上游段污泥淤积问题,清理河道淤积,展宽加高堤防,栽植经济林木,限制污水垃圾排放。尽管由于各种原因,双城河治理还有许多没有完成的项目,但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我们这一代人有信心,有决心,有对双城河拳拳的爱心,一定会用自己的双手,使母亲河重现生机。
   我们行走在如今的双城河大堤上,挺拔的杨树呼啦啦唱着温馨的歌谣,不时有各色的小鸟倏地钻进草丛,两岸成片的野花和芦苇摇曳在我们脚下。河水里重现了成群的鱼儿,听到岸上的脚步声,四散奔逃地向深处游去。我们站在桥上向远处望去,深邃的双城河水穿行在绿色的麦田中,不断流淌着新的记忆。

共 16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就是一条文化带;一条滔滔不息的河流,就是一条生机昂扬的经济走廊。河流,流去了昨天的时光,留下了曾经的精彩,记录了过去的光辉。在作者笔下,双城河就是当地的母亲河,作者较为细致地介绍两岸的过去和现在,突出了新中国建立后,对双城河的治理,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造福人民。文章语言朴实清新,充满了依依回忆的深情。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5-05 07:26:27
  一条历史悠久的河流,就是一条文化带;一条滔滔不息的河流,就是一条生机昂扬的经济走廊。河流,流去了昨天的时光,留下了曾经的精彩,记录了过去的光辉。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