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天地事】母亲的电话费(征文·散文)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消息,说一位老母亲手机欠了费,家人好久都联系不上她,好多人都很着急。小儿子急中生智,在网上给母亲的手机充了费,联系这才得以顺利进行。看了这则新闻,我就想到母亲电话费一事。
母亲七十大寿那天,我的兄弟姐妹及配偶都辞掉了各自的大事小情,在统一的时间点来到母亲居住的山村给母亲庆生。母亲高兴地一遍遍喊着我们的小名,讲话时手臂挥舞不停,很像一名乐队指挥,我们一个个也跟着乐呵,生日办得很是成功。
我大哥给母亲买了新衣服,大姐从上海带回了营养品,小弟给母亲换了电视机,我大侄女给我母亲换了新手机……最让我母亲高兴的还数那部新手机:母亲拿着手机,不停地问这问那,练习各种陌生功能,简直爱不释手。
中午的生日宴结束后,我们兄弟姐妹商量起以母亲为中心的一些事。其中提到母亲的电话费固定下来由谁交,绝不能让母亲的手机欠费停机。这时,我爱人抢过话题道,你们都打工在外,给母亲充话费都各有不便,只有我们住得离母亲近,我们充话费最合适。
大家都没法说服我爱人,也就先答应下来了。但是,充话费的钱是不是由我一家来支付?这样的问题也随之摆出讨论起来。母亲的手机基本上只是接听,所以话费一年下来还不到五百块钱——这个数字并不多,谁家担着其实都不是个事。
大姐紧接着说,这几年,她们家在上海过得挺好的,五年里买了两辆车,腰包还算硬实,母亲的电话费五百块由她们一家掏。大姐一边说着一边就捋出一叠百元大钞,数出五张塞向我爱人。妈妈看见了两个人在争执什么,看见了我大姐在塞钱,一问,知道是电话费的事,就说:“你们都不用操心我的电话费!我这平时里卖鸡卖鸭,卖鸡蛋鸭蛋,卖菜卖粮卖茶……交电话费哪里还用得上你们掏包呢!我自己交。”接下来,无论我们怎么好说歹说,母亲就是坚持自己交话费。我们没辙,也只好同意。
母亲平时一直坚持自己交话费。由于所住的小山村没有充话费的营业网点,母亲及近旁的人们交话费还得到大约二十里外的镇上去。一般来说,一个月就得交一次话费,一个月也得往镇上去一回。母亲交话费的时候,一般提前约好几位同行的人,结队去镇上采买物品——这采买就相当于扫货。到了镇上,一行人各买各的,大家都买好了东西,最后一项就是交话费。
山里的人,与外界联系得少,他们也需要抽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逛逛市场,开开眼界。我们兄弟姐妹觉得,如果母亲的话费我们给交了,母亲可能就不大需要去镇上了。与其让母亲久闷在家,不如给母亲出门多留一点机会。算来算去,母亲自己交话费,还最合适不过了。
母亲去镇上回来,常常买一些针头线脑的东西,与人聊天时,总是高兴地说今天去镇上交话费了。言语间,去一趟镇上,简直如过年节般开心。由此看来,交话费也就成了小山村人出门的一次娱乐活动。
母亲已经年近八十,依然要求自己交话费,依然能够顺顺当当地到镇上去购物,我们为此感到很开心。
看到老师美文,我想起了我给我爸交电话费,还让人家骂了一顿:“你给我交电话费干啥?你把你管好就行了,我你别管。”我爸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