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江南】 把婆婆当作妈 (随笔)

精品 【江南】 把婆婆当作妈 (随笔)


作者:华芙 布衣,225.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50发表时间:2017-05-09 06:23:36
摘要:现在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生儿子,是名气;养女儿,才是福气。但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此文,是我日常生活中与婆婆相处的一些感受,现在把它用文字表达出来,希望与赞同我观点和不赞同我观点的文友们,一起共勉!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生儿子,是名气;养女儿,才是福气。但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此文,是我日常生活中与婆婆相处的一些感受,现在把它用文字表达出来,希望赞同我观点和不赞同我观点的文友们,一起共勉!
   ——题记
  
   一
   我本善良,婆婆也善良,所以,两个善良的女人在一起,婆媳,就情同母女了。
   但生活中,不知为什么人们总有这样的偏见:似乎,婆婆都是恶毒的,儿媳都是坏心眼的。甚至,电视剧里都编有大量这样的故事情节,肆意渲染婆媳之间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调和的家庭矛盾和冲突。无形中,增加了人们对婆媳之间相处的思想负担和精神恐惧,从而造成极恶劣的负面影响,使大家对本不看好的婆媳关系,从表面的心理敬畏,上升到心理排斥。这,完全是在误导人们的视听。
   若考究婆媳之间相处的门道,也是一项大学问。只是我,二十多年来一直与婆婆互敬互爱着,根本没有外界所渲染的诸多冲突和矛盾。
   因为我始终认为,只要把婆婆当作妈来对待,而且自己做好媳妇的角色,就不怕婆婆不认可我。
   就拿婆婆这次生病来说吧。她住院十几天,我在医院精心照料了她十几天,同房间的病友看我对婆婆如此上心,以为我是她亲生闺女呢?当得知我是她儿媳时,都说婆婆有福气。
   甚至,有位张大嫂,竟冒失地问我婆婆,是不是没有女儿?或许是她每天看我一人进进出出在照顾婆婆,便以为婆婆没有女儿。当婆婆告诉她有两儿两女,并说,两个女儿因为家里忙,走不开时,那位张大嫂竟替我打抱不平地对婆婆说:“要说忙,现在谁家没有点事呀,这就要看儿女们有没有这份孝心了。”婆婆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为难的样子。我瞧见后,赶紧在旁打圆场道:“婆婆生病,我理应到医院照顾她的,而且家里确实没有什么要紧事等我去做。”可这位张大嫂是个心直口快之人,没等我把话说完,就接过话茬说:“没事,也可以在家玩,总比呆在医院舒服,儿女嘛,人人都应该尽一份孝心和责任的。”听到这话,我怕婆婆心里不好受,又赶紧替她解围,对张大嫂说道:“我不忙,在医院多尽点责任,她们忙,就少尽些义务,也是应该的,姑嫂之间,我不会跟她们计较这些。”张大嫂听我如此说,嘟哝了一句:“那是你贤惠,有度量。”说完,就坐在那儿,不再吭声。
   我不明白,张大嫂为什么要在我婆婆面前讲出这番话来?或许,是她一个人在医院服侍父亲有些厌烦了,这番话肯定话外有音,完全是为了出出自己心中的怨气。但我也看得出,婆婆听了这席话后,脸上隐约流露出一丝对我的愧疚。可我,并不需要婆婆的愧疚,我只要她的疼爱。像对待自己亲生女儿一样,疼爱我这个儿媳,便知足矣!
  
   二
   住院十几天,婆婆即使出院,身体依然很虚弱。当我牵着她的手一步步走出医院时,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还很重。要想婆婆身体完全恢复,还必须在家小心帮她调养。这个过程,更漫长、更辛苦。
   这样一来,便彻底打乱了以前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虽然,婆婆在吃方面并不讲究,但只要对她身体恢复有利的,我都尽量照顾周全。保证每日一包鲜奶,每天有新鲜水果,新鲜蔬菜,每餐有肉类。而且为了婆婆心情愉快,还经常陪她聊天。只要她乐意,我买菜,也带上她一同去菜场。这中间虽然不乏劳累,可我宁愿委屈自己一点,也要尽量让婆婆舒心一些。
   上午去买菜时,又拉上婆婆一道前往。路上,我走走停停,一边等她,一边提醒她注意往来的车辆。因为她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走路不但慢,而且来自农村的她,对什么都感兴趣,这瞅瞅,那看看,常常不去留意身边的人和车,简直就是一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可爱样子。横穿马路时,因为来来往往的车子太多,我根本不放心让她一人走,总是牵着她的手,领着她过马路。每当这时,她就像个听话的老小孩,放心地把自己交给我,任我带着她,穿行在人群和车流中。
   客观地说,婆婆对吃不是太挑剔。只是经常生病,忌口的菜特别多。一怕“火气”,二怕所谓的“发”。鸡肉,从小就不吃;鱼十几年前才不吃;现在就连豆腐、菇之类都很少吃。所以,每次买菜最绞脑汁。只是,我买什么菜,她都说中。可我,还是尽量想满足她的口味。有时,我举着手中的菜,回头征求她的意见时,她总是顺从我的意愿,善解人意地说,别管我,你们自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每当这时,那些菜老板都会笑望着她,对我说,你妈妈很好说话,任你安排。我听后一阵欣慰,应声附和道:是呀!我婆婆人很好的。那些菜老板知道站在他们眼前情同母女的两人,居然是婆媳,都露出诧异的表情,夸婆婆好福气,有个像闺女一样亲的儿媳。言外之意,女儿对自己妈妈好,天经地义,司空见惯;但儿媳对婆婆好,似乎就少见多怪,不同寻常了。
   我一直不明白,大家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心理思维?难怪,现在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生儿子,是名气;养女儿,才是福气。难道,女儿跟儿媳真有这么大的差别吗?反正,我是不信的。因为我在做好妈妈乖女儿的同时,也在努力做好婆婆的贤儿媳。我认为,只要把婆婆,看作是咱妈,就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作为女儿,能给自己亲生父母竭尽全力的关爱,那么对丈夫的父母,也应该尽心尽力地去关怀。而作为婆婆,自己的儿子亲,女儿亲,那么对儿媳,也应该一视同仁地去疼惜。说直白些,婆婆的身份,也是从妈妈的女儿,变成他人的媳妇,再由他人的媳妇,过渡成为现今的婆婆,为什么不能拥有良好的心态,去包容儿媳?而且,我这个今日媳妇,也会变成将来的婆婆,为什么不能以宽宏的心胸,去体贴年迈的婆婆?只要双方都能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以心换心,以情动人;那么婆媳之间,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来阻碍彼此感情的交流。或许,在一起相处时间长了,会因为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儿孙的教育等问题产生一些小摩擦,但不至于严重到妨碍婆媳之间的和睦,更没必要对婆媳之间的交往,敏感到谈虎色变的地步。
   不过,婆婆听闻别人夸她有福气,还是乐得合不拢嘴。而我,却没有因为别人夸我这个儿媳孝顺,就美滋滋。我压根就不赞同他们用过去老眼光来说事,这种情景,已经碰到过无数次了。今天再次遇到,心中甚是不爽。也许这世道,恶毒的婆婆和坏心眼的媳妇真的有,但不管她人怎么做,我都不会受其影响。会尽自己的本心,做好自己的本分。
   这样,我思来想去,最后买了些青菜、夹心肉和油豆腐,另外还称了几斤橘子和柿子,这些都是婆婆喜爱吃的菜和咬得动的水果,便和婆婆一道回到家。
  
   三
   回家后,洗了几件衣裳,才开始做饭。婆婆现在也很体谅我,自从身体好些后,衣裤都悄悄自己洗。有时我的衣服换下来,有事忙得没顾上及时洗,婆婆看见了,也会帮我洗晒好,让我心里着实过意不去。至于饭菜的口味,婆婆从来都不会计较,菜的咸淡和饭的软硬。
   中午,就我们婆媳俩人在家吃,我弄了三道菜:一个夹心肉炖金针花,一个青菜,还有昨晚没吃完的鸭汤炆香芋,简简单单对付过去。吃过饭,碗也没洗,就坐在饭桌边唠嗑,听婆婆聊以前她年轻时的一些往事。
   每当这时,她是最高兴的。或许上了年纪的人,都怕孤独,有人听她述说,精神马上振作起来,说话的中气也足了,脸上的表情也顷刻丰富许多。常跟我提起丈夫小时候的一些趣事,并竹筒倒豆子般把她所知道的四代家族史,毫不隐瞒地讲述给我听,其中也包括她娘家的家族史。不过有些故事,我耳朵都听出茧子,可她依然津津乐道着。所以对丈夫的家史,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我比他还了解得清楚。因为,他不可能有我这样的闲心与闲情,听自己母亲的絮叨。而我,能耐心倾听,绝大多数的原因是把这看成为婆婆饭后“消食片”来对待。因为对婆婆来说,那些风趣的故事,肯定比饭后一杯香茗更有滋味,也更有助于她脾胃的消化。我把这当作提振婆婆精神的“兴奋剂”来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她的注意力,缓解身上一些病痛,对恢复她的身心健康有益处。这样一来,我几乎每天都充分利用和享受这场,饭后“细说家史”的精彩片段。
   下午,婆婆在自己的房间休息。我料理家务,还看了一会儿书报,互不干扰。晚饭后,小叔子来看婆婆。有小儿子陪她聊天,婆婆的气色看上去更佳。
   虽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婆婆对这个小儿子,总是偏爱有加,那发自内心的牵挂和爱,总会情不自禁地表露出来。说实话,有时也免不了会有些醋意。闲聊时在丈夫面前提及,他总是宽慰我说,人老了都会这样,心胸要放宽点,别在意这些。听后,表示理解,十个手指头还有长短呢,人无完人,只要不是毫无原则的偏袒,我都能接受。因为婆婆毕竟老了,她怎能管得住自己的心呢?
   小叔子没坐多久,就被别人电话呼走了。当我起身送他到门口时,突然听到婆婆依然沿用四十多年前儿时的昵称,对小叔子叮嘱道:“瑂,路上要小心呵!”听到这一声“瑂!”我的心,顿时柔绵绵的,怔怔地倚在门边,感动了好一阵子。“瑂”是我们当地的一种方言,是针对那些没有真正长大的孩子一种特殊称谓。说来,小叔子也是快奔五十的人,可在他母亲眼里,依旧还是没有长大的“瑂”;虽说,婆婆今年也七十有一,自己体弱多病,需要别人照顾,可在她潜意识里,儿子就是她的牵挂,似乎永远都需要她的保护。一颗拳拳母爱之心,溢于言表。由此可见,这份母子情深了!
   小叔子走后,婆婆继续看电视。我因为对戏曲拖泥带水的腔调,没有共鸣的磁场,缺乏欣赏的毅力,只陪婆婆看了一会儿,就到书房打开电脑浏览自己喜欢的网页。丈夫晚上值班,没能回家。婆婆看了半个小时的电视,就呵欠连天,睡意连连。便关掉电视,洗漱睡觉。睡前,又到我的书房,嘱咐我也要早些休息,别熬夜。因为她知道,我经常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到很晚,就提醒我不要坐太久,要多活动身子骨等。面对这一大串话语,我没有嫌弃婆婆的唠叨,而是很认真地倾听。因为我深深懂得,每一句话的背后,都包含着一份厚爱,我很在乎这份关怀,也很享受这份温暖!
   莫非,婆婆心目中,亦把我这个儿媳,当作女儿看待了?
   古人云:人心都是肉长的。经过这二十几年的相处,婆婆已经切实感受到我对她的好,也记着我对她的好。所以言行中,已不知不觉把我当作自己人相看了,这是对我多年辛苦付出的充分肯定。如果婆婆真把我这个儿媳,当作女儿来看待的话,那么在今后的岁月中,我们婆媳关系会相处得更和睦、更融洽。家,也会因为我们和谐相处,充满温馨。
   我本善良,而婆婆的善良,让我更坚定地去做个善良的人。因为,善良是爱之根本!
   此刻,我突然想起婆婆出院时的情景。当我牵着她的手,一步步小心把她往家领的时候,五十多年前,婆婆不也曾这样牵着我丈夫的手,一步步把他往家带吗?对我来说,这是爱的付出;但对于婆婆来说,这是爱的回馈。因为爱,我们两个不同姓氏的女人,踏进同一个姓氏的家门;也因为爱,我们又都在为这个家,默默努力付出着……

共 43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婆媳关系向来是本难念的经。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那么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其实绝大多数婆媳关系的核心不是婆媳关系,而是行走在这个家庭周围的亲朋。聪明的媳妇懂得赞美的力量,懂得好话的力量,嘴巴甜一点,身段低一点,自能赢得婆媳关系的融洽。懂得尊重长辈的长辈的媳妇更能赢得好的婆媳关系。当然,婆婆要有公允,本着一颗呵护媳妇的宽恕之心,更是处好婆媳关系的先决条件。好的婆媳关系,婆媳双方都要尊敬对方,要忍让对方,正如作者文章中所述,只要把婆婆,看作是咱妈,就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作为女儿,能给自己亲生父母竭尽全力的关爱,那么对丈夫的父母,也应该尽心尽力地去关怀。而作为婆婆,自己的儿子亲,女儿亲,那么对儿媳,也应该一视同仁地去疼惜。作者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感人,全文中心明确,推荐阅读。【编辑:漠上花开】【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514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5-09 06:24:38
  感谢赐稿支持江南烟雨,期待精彩继续!
回复1 楼        文友:华芙        2017-05-09 16:57:34
  谢谢欣赏,问好!
2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5-09 06:25:24
  问好作者!编按疏漏之处,敬请海涵!遥祝笔健文丰!
回复2 楼        文友:华芙        2017-05-09 17:01:16
  编按写得很到位,特别是“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那么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其实绝大多数婆媳关系的核心不是婆媳关系,而是行走在这个家庭周围的亲朋。聪明的媳妇懂得赞美的力量,懂得好话的力量,嘴巴甜一点,身段低一点,自能赢得婆媳关系的融洽。懂得尊重长辈的长辈的媳妇更能赢得好的婆媳关系。当然,婆婆要有公允,本着一颗呵护媳妇的宽恕之心,更是处好婆媳关系的先决条件。”写得很精彩,观点鲜明。辛苦了,敬茶!
3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5-09 06:29:13
  注:作者确认过原创。感谢作者配合,辛苦了!
回复3 楼        文友:华芙        2017-05-09 17:02:22
  不客气,您更辛苦,遥祝夏安!
4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5-09 11:05:06
  拜读老师情感真挚的文字,认真学习品读:如果婆婆真把我这个儿媳,当作女儿来看待的话,那么在今后的岁月中,我们婆媳关系会相处得更和睦、更融洽。家,也会因为我们和谐相处,充满温馨。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4 楼        文友:华芙        2017-05-09 17:03:30
  谢谢雅赏,祝好问候!
5 楼        文友:漠上花开        2017-05-14 10:07:30
  恭贺佳作摘的精品!
回复5 楼        文友:华芙        2017-05-15 00:16:20
  谢谢社长的支持与抬爱,问候,并祝母亲节快乐!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