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百味文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百味】走马梁家河(随笔)

编辑推荐 【百味】走马梁家河(随笔)


作者:颜为心声 布衣,260.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46发表时间:2017-05-10 13:40:44
摘要:在梁家河的所见所感

去延川公干,和一男两女顺道去梁家河一游。
   离开公路干线,我们进了一个新修起来的停车场,然后坐电动旅游车,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进了一个院子,里面是两溜房,其中一溜的门全部锁着,另一溜是村史馆,里面摆了些现在已很少见的农具。然后看贴在墙上的展板。展板当然重点宣传习近平,还用一幅幅插图来表现当年习近平带领梁家河人战天斗地的情景。我们中的那个男同志Q直说:“把习近平画得太老了!”若以展览馆的水准来要求,这个地方的水平就太差了!
   但我最终还是被打动了。
   除了那些不如人意之处,这个村史馆最成功的地方是收集到了一些习近平相关的照片及书信。而这些照片和书信突出的,是离开了梁家河之后的习近平对这里发展的注目、对这里的人的关切。1992年,当了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回到了梁家河;又分别在2007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与梁家河人书来信往,也就是说,不管是当地方官还是当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习近平都一直牵挂着这里的人。其中他在2007年的信中说,自己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村度过的难忘的7年,始终不曾忘记那片曾经劳动过的、生活过的土地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2008年要求村里干部因地制宜搞好开发项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生活更加宽裕;2011年习近平写道:“村里从实际出发,发展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增收渠道,乡亲们收入进一步增加,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对此,我深表欣慰。”2014年在信中说:“2013年夏天,延川遭受了严重的持续降雨灾害,我一直惦记着村里的乡亲们……希望你们带领乡亲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习近平真的很关心梁家河人啊!我都有点嫉妒了,同样是农村,同样有过知青插队,我们那里,怎么就没人演绎过这样的佳话呢?
   受感动的不仅仅是我,还有Q。Q是个消息灵通人士,似乎什么事都知道,在车上他说:“习近平真的爱这地方上的人!当年他在福州主政的时候,延安的媒体去采访他,他刚刚从抗灾前线上下来,就要睡下了,听说是延安来的人,马上就起来,问了很多延安的情况。简直不是媒体采访他,而是他采访媒体!”Q又说,习近平给了梁家河人很多帮助——1994年,患有腿疾的梁家河村村民吕侯生给习近平写信寻求医疗帮助,习近平把他接到福建医治,自己花钱为他看病;1992年回梁家河时,习近平给了智障村民武林娃家500元钱。1998年,习近平又给原来的村副书记雷凤影家寄了1000元。等等。有一个跟习近平关系亲密但没有接受过习近平帮助的,是这里一个上世纪90年代在西安打文化工的,文章写得很不错,混得挺滋润,还写了一本关于习近平在延川的书。因为生活不错,所以不用习近平帮助。可惜他前几年突然去世了,真是人生无常啊!
   说到这些,Q突然想起我们单位的老领导C,说:“C在陕西的长武县插过队。前些年去长武出差,他把我们带到他插过队的那个村子看望老乡去了,见人就发钱!”我有点不信,C又没做生意,要在一个村子“见人就发钱”是不可能的——过后我问C,是有这件事,但没Q说得那么夸张,去的时候是买了礼品的,但礼品送完后还不够,就掏自己身上的钱当礼品送人。
   和习近平相比,C的社会地位、奋斗历程、人生目标等天差地别,几乎没有相同点,但这两位同是知青出身的人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贫苦人民的关切!村上春树说:“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而中国共产党从开始组建政府,就是“穷人的政府”,他们组建的军队,是“穷人的军队”,他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显然继承了这一点,从他任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的所作所为可以清楚地看出,而在梁家河的村史馆,我们看到了“站在鸡蛋那方”在习近平身上持续的轨迹。
   这次去延安,我带着张承志的一本书。张承志也是知青出身,从上世纪80年代初知青题材的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开始了以“人民”为主题的探索。他笔下的主角都是穷苦大众,是他插队的乌珠穆沁的牧民们、大西北西海固的贫苦农民们;甚至在1989年,他辞去公职,进入大西北的穷山沟里,和那里的人民打成一片。别的不说,仅仅是完全地把自己抛入“鸡蛋”这一边,我们就不能把他和那些写得纸腐墨臭、一心一意赚钱的文人们并列。如果说,我们在习近平、在C身上看到的对穷人的那种关切是温暖的、相对起伏不大的一种感情波动,那么在张承志身上,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种激烈!
   但是,不管是温暖的还是激烈的,那只是表达方式的差异,感情却是同样的,都是站在劳动人民这一边,把自己当成劳动人民的一分子,“永远站在鸡蛋那方”。这,我在完全不同的三位知青身上都看到了。
   这,是一个高尚者的根本和核心。

共 19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站在鸡蛋前面”,写的是以习近平与他下乡地,梁家河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他将自己真正的融入在农村,将当地农民看作是自己的家人一样来爱护。时刻关心他们的生活,并给以物质上的帮助。从他任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后,也没有断了与梁家河民众联系。在习近平身上,我们看到的对穷人的那种关切是温暖的。其实那一带的下乡知识青年,都怀有这种情愫。感情是同样的,都是站在劳动人民这一边,把自己当成劳动人民的一分子,“永远站在鸡蛋那方”。这,是一个高尚者的根本和核心。小文简洁明快,朴实的语言,赞美了习近平主席平易近人高尚品德,力荐共赏。感谢赐稿百味,期待佳作再现。祝安好!【编辑:月儿弯弯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儿弯弯笑        2017-05-10 13:44:24
  用手中的笔,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这种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月儿弯弯笑
2 楼        文友:月儿弯弯笑        2017-05-10 13:45:20
  感谢支持百味,祝创作愉快!
月儿弯弯笑
3 楼        文友:小白兔白又白        2017-05-10 15:18:26
  看文章比学习党章记忆深刻,一遍就有印象。(*^__^*) 嘻嘻……感谢老师这篇文章。夏安文琪!
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4 楼        文友:颜为心声        2017-05-10 15:27:52
  感谢编辑辛苦!感谢朋友欣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